檢視 陳治世 的原始碼
←
陳治世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使用者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mage:P08.png|right|200px|thumb|陳治世(1923-1999),政大在臺復校第五任校長。]] 陳治世(1923-1999),國際法學者,1963年返校任教,歷任外交系主任(1972-1974)、外交所所長(1974-1976)、法學院院長(1974-1980),教務長(1983-1986)、復校後第五任校長(1986-1989),1999年辭世。 ==生平== 陳治世,1923年農曆6月3日生於廣東化縣大車鄉上瀧村,山高巒疊,地瘠民貧,全村略識之無者無幾。祖上世代佃農,其父善甲耕種之餘兼營釀酒生意,家境略有起色。幼時曾為牧童,六歲入私塾,十二歲入化縣簡易師範附小,畢業後入縣立一中,初二越級考上廣東省立九中,再轉學廣西梧州高中。1943年赴重慶就讀中央政治學校,1947年自改制後畢業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ref name=":1">廣東文獻,1999年12月,〈政大陳前校長治世先生行述〉,《廣東文獻》第108期,頁60-62。</ref>。 1947年夏入陸軍訓練司令部任譯官,隨司令部遷移臺灣鳳山。1948年秋轉任台南一中英語教員。1952年外交領事人員高考及格,轉任臺灣省公路局視察。1954年實習期間結束後,因無缺額補實,赴韓國擔任美軍第八軍譯官,1955年春返國,獲派外交部條約司科員,次年旋因即出國求學辭職<ref name=":2">〈陳治世〉,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侍從室系列廿四,編號:129-240000-3961</ref>。 1956年赴美,先入加州洛杉磯西方學院(Occidental College)學習英語,隨後再轉至密蘇里州聖路易市華盛頓大學攻讀政治學,1959年獲頒碩士學位,同年再申請進入[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6%85%E5%B8%83%E6%8B%89%E6%96%AF%E5%8A%A0%E5%A4%A7%E5%AD%A6%E6%9E%97%E8%82%AF%E5%88%86%E6%A0%A1 內布拉斯卡大學](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 UNL)攻讀政治學,1963年以〈國際河川航運之使用〉論文獲頒博士學位<ref name=":3">陳治世,2000年,《回首來時路:陳治世校長回憶錄》,臺北:躍昇文化。</ref>。 1963年學成返國,獲昔日政校師長朱建民推薦返校任教。歷任政治系主任(1968-1971)、外交系主任(1972-1974)、外交所所長(1974-1976)、政治所所長(1976-1978)、法學院院長(1974-1980),教務長(1983-1986),1986年歐陽勛校長摁滿,接掌復校後第五任校長(1986-1989)。1989年屆齡卸任,1993年自政大退休。退休後轉任財團法人中國大陸問題研究中心。1999年病逝臺大醫院,享壽77歲。 ==著作== 陳治世傳世有專著和期刊論文多篇,茲列舉專著如下: *《國際法論叢》(板橋:漢苑出版社,1978年) *《法政論叢》(板橋:漢苑出版社,1978年) *《學生國際法》(板橋:漢苑出版社,1979年) *《國際法院》(臺北:臺灣商務,1983年) *《美國政府與政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國際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條約法公約析論》(臺北:臺灣學生,1992年) *《回首來時路:陳治世校長回憶錄》(臺北:躍昇文化,2000年) ==參考來源==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陳治世人物簡介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到「
陳治世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建立帳號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