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吳兆棠
」
於 2024年10月5日 (六) 11:18 由
Pailinch
(
留言
|
貢獻
)
所做的修訂
(
差異
)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
差異
) |
下個修訂→
(
差異
)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警告:您目前正編輯頁面的舊修訂版本。
若您發布,在此修訂之後變更的任何內容將會遺失。
警告:
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址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
或
建立帳號
,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並能擁有另外的益處。
防垃圾訊息檢查用。
請勿
填寫此欄位!
[[file:吳兆棠 頭像A.png|right|190px|thumb|{{image:吳兆棠 頭像A.png}}]] 吳兆棠(1905-1964),字昭讜。籍貫安徽休寧,教育學者,我國童子軍教育發展推手。1943年曾任幹校籌備委員、教授。1955年到校,歷任本校訓導長、教育研究所所長。臺灣省教育廳長。 ==生平== 吳兆棠,生於1905年10月30日。字昭讜,籍貫安徽休寧,祖上世代兼營農商,家道殷實。自幼學習經史,中學時期先後就讀安徽省立三中、江蘇省立一中。1922年高中畢業後,原進入廈門大學就讀,但因水土不服、轉往上海同濟大學。1925年畢業後東渡日本,至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進修。 1928年返國,最初任職考試院。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加入國民黨內部組織民族復興社(簡稱「復興社」)。1934年夏,奉派到德國研究教育及考察青年組訓,以德國柏林為核心,號召留學生和僑胞組成反共陣線。同年進入柏林大學哲學研究院攻讀教育,1938年獲博士學位。 返國時正逢抗戰爆發,隨即奉派至重慶主持童子軍教導人員訓練,並將獲致經驗和心得編纂成《童子軍教育之理論與實際》一書。1941年奉調擔任中央訓練團教務組長,公餘在中央大學講授教育課程。次年轉任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幹事會幹事,兼任該團中央團部訓練處副處長。 1945年抗戰勝利後,首批還都南京,負責光復地區青年輔導。次年,擔任南京臨時大學教務長。1947年應教育部長朱家驊邀請,擔任教育部簡任督學,視導全國高等教育。同年五月,江西南昌中正大學發生學生示威遭軍警鎮壓事件,校長蕭蘧因輿論壓力請辭,奉派前往代理校長。事件平息後回任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司長。同年當選國民大會代表。 1949年國共內戰局勢惡化,行政院南遷至廣州,奉派至澳門設立中山教育學院,負責收容大陸撤退師生。後學院因經費無著停辦,遂於1950年辭職渡海來臺。來臺之初,擔任交通部訓練委員會副主委,調訓交通部所屬中高階幹部二千餘人,並將所獲經驗集結成《訓導原理與實施》一書。 政治大學在臺復校後,受校長陳大齊邀請,自1955年起擔任政大在臺復校後首任訓導長,次年改任教育研究所主任,同年應蔣經國之請,擔任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副主任。1963年奉派接替閻振興出任臺灣省教育廳廳長,1964年春因病請辭廳長職務,同年7月3日病逝臺北。享年61歲。 吳兆棠為我國童子軍教育發展之推手。其妻立法委員汪秀端在其病故後捐贈版稅收入,設立中國童子軍總會獎學金。 ==著作== 畢生著作包括:《童子軍教育之理論與實際》、《訓導原理與實施》二本專書,及《教育原理》、《研究方法》、《人格心理學》三種初稿。 == 大事記 == {| class="wikitable" |+ 說明文字 |- ! 日期 !! 大事記 |- | 1905年 || 11月出生於安徽省休寧縣 |- | 1925年 || 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德文科 |- | 1925年 || 赴日攻讀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 |- | 1929年 || 出任考試院編譯 |- | 1930年 || 出任考試院考選彙編鑽委員 |- | 1932年 || 出任軍事委員會政訓處上校秘書 |- | 1933年 || 出任中央軍校訓育總教官 |- | 1934年 || 2月出任中央軍校高教班政治主任教官 |- | 1934年 || 6月奉派赴德國留學 |- | 1938年 || 6月考獲頒德國柏林大學教育博士學位 |- | 1938年 || 出任中國童子軍總會主任秘書 |- | 1939年 || 6月出任中央訓練團童幹班少將副主任 |- | 1939年 || 9月出任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幹事 |- | 1940年 || 出任中國童子軍協會全國理事 |- | 1941年 || 擔任中央大學教育系教授 |- | 1943年 || 擔任中央幹部學校籌備委員 |- | 1946年 || 出任南京大學教務長 |- | 1947年 || 出任教育部督學,同年當選國大代表 |- | 1949年 || 出任台灣省政委兼教育廳長 |- | 1950年 || 出任交通部訓練委員會副主委 |- | 1952年 || 出任中華民國16屆世運籌委會常委 |- | 1953年 || 出任中馬文經協會理事 |- | 1955年 || 出任中國國民黨候補中央委員 |- | 1955年 || 8月出任國立政治大學訓導長 |- | 1956年 || 改任政大教育研究所主任 |- | 1964年 || 7月3日因病辭世,其夫人汪瑞女士以吳博士出版所得收入交由中國童子軍總會創立獎學金。 |} ==連結== 參見[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598985dad4d5d43be357a69643be554f/ 國家教育研究院樂詞網],國史館藏。 [[Category:政大人物]] [[Category:政大教職員]] [[Category:教育學者]] [[Category:教育系]] [[Category:教育學院]] [[Category:訓導長]] [[Category:國立政治大學時期]]
摘要:
請注意,所有於政大記憶網所做的貢獻可能會被其他貢獻者編輯,修改或刪除。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證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詳情請見
政大記憶網:版權
)。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取消
編輯說明
(在新視窗開啟)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檔案:吳兆棠 頭像A.png
(
編輯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
討論
貢獻
建立帳號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
編輯
編輯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