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胡春惠
」
於 2024年11月3日 (日) 13:31 由
Pailinch
(
留言
|
貢獻
)
所做的修訂
(
差異
)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
差異
) |
下個修訂→
(
差異
)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警告:您目前正編輯頁面的舊修訂版本。
若您發布,在此修訂之後變更的任何內容將會遺失。
警告:
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址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
或
建立帳號
,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並能擁有另外的益處。
防垃圾訊息檢查用。
請勿
填寫此欄位!
[[image:胡春惠2.jpg|right|350px|thumb|胡春惠(1937-2016),政大歷史系教授。攝於客座北京大學期間。資料出處:胡春惠自傳。]] 胡春惠(1937-2016),政大歷史所博士,歷史學家,專研中國近現代史、中韓關係史。曾任職國民黨黨史會,1978年起任教歷史系,2001年退休,2016年辭世。 ==生平== 胡春惠,1937年2月24日生於河南省沁陽。出生後數月即爆發第二次中日戰爭,八年抗戰結束隨即面臨國共內戰。自幼顛沛流離,未滿13歲即與姐姐來到臺灣,並加入了孫立人在臺南的入伍生教導總隊,成為首批幼年兵。先後在入伍生教導總隊和幼年兵總隊接受兩年半軍事訓練。離隊後進入孫立人創辦的鳳山誠正初級中學,畢業後考入屏東中學高中部,初高中時期依賴姐姐微薄薪水與自己半工半讀,勤苦度日。1957年高中畢業,同時考上新制中央警官學校第一期和政治大學政治系,由於警官學校提供公費,考量減輕經濟負擔,先入警官學校,其後因體能限制與志趣不合等原因,旋即退學、重入政大。 1961年自政治大學政治系畢業,先後在高雄中學、高雄女中擔任教員。但原本就不打算以中學教員終此一生,因此課餘仍持續自修。1963年錄取政大政治研究所碩士班,隨即辭去中學教職、北上就學。1966年以《我國立法院質詢權之研究》取得碩士學位,之後論文再經師長推薦,由嘉新學術基金會獎助出版專書。碩士班畢業同年錄取博士生,當時陸軍軍官學校雖有意攬才,擬聘為該校講師,但因準備深造而婉謝。就讀博士班期間,因獲中山學術基金會獎學金支助,經濟再無後顧之憂,得以專心致力學術研究。 1969年博士班在學期間,受聘擔任國民黨黨史會幹事,而得以親炙國民黨黨史原始資料,治學功力因此大幅強化,決心從此專事研究中國近現代政治史。1972年以〈韓國臨時政府與中華民國的關係〉為題,提出博士論文,獲頒國家法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原擬爭取母校教職,然而求職並不順利。主要因為過往就讀博士班期間,因校方打破慣例向研究生收取學費,曾經代表全體研究生向校方抗爭,致使校方主事者認定胡領頭鬧事,不僅博士班畢業時遭校長拒為胡撥穗,更連帶失去留校任教機會。所幸國民黨中央黨部長官非常肯定胡的工作成績,並不次拔擢,因此在黨史會一路自幹事升遷至專門委員、再擢升為總幹事。 [[image:胡春惠3.jpg|right|350px|thumb|胡春惠任教政大歷史研究所,課堂與學生們的合照。資料出處:胡春惠自傳。]] 胡返回母校教書大的心願,在1970年展現機緣,這一年李元簇甫接任政大校長,擬在政大設立歷史系所。校方以斯時九年國民教育剛開辦,中學極度欠缺歷史師資,新設系所將以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教學為目標,培養未來中學師資。此一設系過程並不順利,政大曾數度向教育部提設系申請案,卻屢遭駁回。之後李元簇校長透過胡春惠,伺機向新任中國國民黨黨主席蔣經國進言,得以當面呈送該項請求,終獲蔣經國允諾政大開設歷史系所,而此事也就成為胡日後返校專任教職的契機。 但政大向黨史會進行商調時,時任國民黨秘書長秦孝儀卻堅持留才,幾經波折,最後終於在1978年完成調任手續,離開黨史會返回母校執教。此後全力全力進行教學研究。任教期間一度借調至正中書局擔任總編輯,三年借調期間,推出《中國現代史史料選輯》、《玄覽堂文集》、《法政叢書》,以及師範專科學校教科書、海外僑教教科書等書籍近百種。三年後胡再回大學,1989年至1992年間,出任政大歷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職務,期間令政大歷史所與中研院近史所之間的學術與師資合作更形密切。 任教期間講授課程主題包括:中國近代史、中國近代政治史、中韓關係史、中國近代史專題、中國現代史研究等。同時也在中華電視臺擔任空中大學教席,主講中國現代史課程近二十年。指導之博碩士生畢業生達五十餘人。由於中韓關係為研究主題,任教期間曾赴韓國高麗大學訪問研究一年,也在國立釜山大學客座教授一年,對中韓學術交流,貢獻頗多。1991年休假期間,經中研院陳三井教授的介紹,曾赴香港珠海學院客座一年,自此與珠海結下不解之緣,之後受聘為學院校董,並長期兼任亞洲研究中心諮詢顧問。 2001年自政大退休,轉往香港珠海學院文史研究所任教,兼任該校文學院院長,以及亞洲研究中心主任。任職期間除主編過62期的《亞洲研究》期刊外,並領導亞洲研究中心主辦各型學術研討會計七十餘次。此一系列學術研討會成為青年歷史學者嶄露頭角之學術論壇,迄今仍為中國大陸、香港、台灣、韓國、日本及新加坡極為重視的史學界盛事。 2016年3月19日病逝臺北,享壽80歲。 ==著作研究== *《我國立法院質詢權之研究》 *《韓國獨立運動在中國》 *《民初的地方主義與聯省自治》 *《民國憲政運動》 *《近代中韓關係史料》近六冊。 *《北上南下記滄桑-胡春惠回憶錄》(臺北:國史館,2024) ==參考資料==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3%A1%E6%98%A5%E6%83%A0 [[Category:政治學研究所系友]]
摘要:
請注意,所有於政大記憶網所做的貢獻可能會被其他貢獻者編輯,修改或刪除。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證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詳情請見
政大記憶網:版權
)。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取消
編輯說明
(在新視窗開啟)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
討論
貢獻
建立帳號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
編輯
編輯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