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記憶中政大的味道
」
於 2019年3月28日 (四) 17:12 由
118.160.96.89
(
留言
)
所做的修訂
(已建立頁面,內容為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東西, 今日重來白首,欲尋陳跡都迷。 題西太一宮壁 王安石 提到一所大學的特色,除了學術…")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
差異
) |
下個修訂→
(
差異
)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警告:您目前正編輯頁面的舊修訂版本。
若您發布,在此修訂之後變更的任何內容將會遺失。
警告:
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址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
或
建立帳號
,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並能擁有另外的益處。
防垃圾訊息檢查用。
請勿
填寫此欄位!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東西, 今日重來白首,欲尋陳跡都迷。 題西太一宮壁 王安石 提到一所大學的特色,除了學術與就業等未來取向的考量,省不了要聊聊周邊的生活環境。本校地處北市南疆,依山傍水、地靈人傑,整體而言清新幽靜,在繁忙的城市中自成一格。然而事事有一好而沒兩好,恬淡自守的代價便是生活機能的減損。雖說「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作個空谷佳人亦非壞事,然而雖隔絕了聲色犬馬,但也隔絕了諸多生活情趣,其中最令人難熬的,便是美食的匱乏。 當然,要說政大是美食沙漠,比起一些雲深不知處,天天與荒煙漫草為伴的所在,這種說法絕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然而要與多采多姿的大臺北相比,那我們顯然就相形失色了。所謂好吃的食物是享受,不好吃的食物是對身體盡義務,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大抵是為了天所將降之大任作預備。 但是,乏味的食物與政大並非自古以來便不可分割的。曾經,學校周遭也存在著好些不僅是小店小食,更是好店好食的店家,以椒麻雞和米線聞名的顛味小館、以果仁麵餅、香草雞腿與冰滴咖啡為主打的最佳選擇水岸咖啡等皆遠近馳名。其中一家,名叫如山食府。如山食府,舊名革命之家,老闆人稱毛哥,好登山,店內則賣著道地的上海菜。清新淡雅的雪菜百頁、甜而不膩的烤麩、鬆軟多汁的獅子頭、軟嫩香醇的腐乳肉…在那個時候,過些時日便與老師、同學相約聚餐,最好是選一個下午沒課的日子,大夥用完午飯再點杯咖啡,等老闆忙完後,一起閒話家常,人人彷彿革命志士般談著自身的理想、未來的抱負,時不時夾雜著開懷笑聲的唱和,這便是最好的休閒了。 不過,隨著如山食府搬遷至花蓮、水岸咖啡因行政大樓整修而撤出,當未來以來,許多此曾在的人、物不在,而將臨的期望仍未臨,而我還在過去與未來間的鋼索上掙扎。或許再過些時日,我會去花蓮瞧瞧,屆時將再訪回憶,只是不知尋不尋得回陳跡,又迷是不迷?
摘要:
請注意,所有於政大記憶網所做的貢獻可能會被其他貢獻者編輯,修改或刪除。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證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詳情請見
政大記憶網:版權
)。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取消
編輯說明
(在新視窗開啟)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
討論
貢獻
建立帳號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
編輯
編輯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