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劉文雄
」
於 2020年7月17日 (五) 10:31 由
Liuli0827
(
留言
|
貢獻
)
所做的修訂
(已建立頁面,內容為 "
right|200px|thumb|{{image:劉文雄.jpg}}
劉文雄(1954年9月18日-2017年7月31日),)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籍貫浙江溫…")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
差異
) |
下個修訂→
(
差異
)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警告:您目前正編輯頁面的舊修訂版本。
若您發布,在此修訂之後變更的任何內容將會遺失。
警告:
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址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
或
建立帳號
,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並能擁有另外的益處。
防垃圾訊息檢查用。
請勿
填寫此欄位!
[[image:劉文雄.jpg|right|200px|thumb|{{image:劉文雄.jpg}}]] 劉文雄(1954年9月18日-2017年7月31日),)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籍貫浙江溫州,回族,臺灣戰後中國大陸移民第2代,生於基隆,臺灣伊斯蘭教信徒(穆斯林),曾任中國國民黨籍臺灣省議員、親民黨立法委員、親民黨副秘書長等。2017年獲蔡英文政府提名為監察委員,由於送交國會審理中而尚未通過此人事案。7月21日凌晨,劉文雄因酒後嘔吐窒息而緊急住院,10日後不治。 任職省議員期間,劉文雄與時任臺灣省長宋楚瑜非常友好,日後宋楚瑜創建親民黨,劉文雄從國民黨轉投親民黨,並成為黨內重要領袖之一,此後一直留在親民黨,未如許多親民黨政治人物重回國民黨。 ==經歷== 劉文雄是政治大學地政系畢業,原本從商,27歲時於青商會結識基隆市長張春熙,因機智、口才便給,張春熙拔擢之為基隆市政府機要秘書,因而步入政壇。而後擔任臺灣省議會第9、10屆省議員,連任第4、5、6屆立法委員。 1997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劉文雄參選基隆市長,時為國民黨籍的基隆市議員許財利執意違反黨紀退黨參選,導致藍軍票源分裂,由民進黨提名的李進勇當選基隆市長。鑒於1997年許財利脫黨事件,2001年劉文雄禮讓許財利參選,而許財利也公開承諾倘若當選只當一屆,次屆市長選舉將全力輔選劉文雄。 2005年三合一選舉,時任基隆市長許財利違背當初僅任一屆市長的承諾,再度參選。劉文雄憤而參選,可惜不敵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輔選而引發的棄保效應,最後以敗選收場。但許財利任期未過半即因糖尿病、蜂窩性組織炎、敗血症病逝。而當時的基隆市議會議長張通榮即宣布參選市長補選。2007年3月11日(許財利喪禮次日)劉文雄也在基隆碧砂漁港的蔣經國銅像前宣布參選,但劉文雄因不欲破壞泛藍團結,宣布以無黨籍身分參與補選,但還是敗給了有國民黨奧援的張通榮。最終劉文雄三度問鼎市長寶座都落敗。 2008年,國民黨、親民黨原本有共識,要讓劉文雄轉任監委,最後卻因當時總統馬英九反對而破局,劉文雄因而轉行當名嘴,時常上政論節目猛烈批評馬政府。 2016年劉文雄代表親民黨參選立委選舉(基隆市選舉區),與民國黨的楊石城、國民黨的郝龍斌、民進黨的蔡適應一同角逐,結果不敵蔡適應,亦輸給郝龍斌,只拿下第3名。 2017年3月,總統蔡英文提名劉文雄為監察委員,但人事案在立法院引發爭議。據透露,是部分綠委對於劉文雄身為親民黨的泛藍血統「很有意見」。劉文雄本不願回應,後來表示他自己「從頭到尾都是被動」、「能為國家做事情的話就做」。 2017年7月21日,劉文雄凌晨酒醉嘔吐窒息,引發心肌梗塞送醫。家人發現後立刻通報119專線,救護員施以心肺復甦術、電擊才恢復心跳、呼吸,但依然無意識,緊急送往基隆長庚醫院搶救,期間曾以葉克膜維繫生命,但最終依然在7月31日因心肌梗塞逝世,享壽64歲。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總統蔡英文等多位政要皆前往致哀。8月3日於臺北清真寺舉行喪禮,並土葬於回教公墓。 ==文獻參考==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A%89%E6%96%87%E9%9B%84_(%E5%9F%BA%E9%9A%86%E5%B8%82) 維基百科 劉文雄]
摘要:
請注意,所有於政大記憶網所做的貢獻可能會被其他貢獻者編輯,修改或刪除。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證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詳情請見
政大記憶網:版權
)。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取消
編輯說明
(在新視窗開啟)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檔案:劉文雄.jpg
(
編輯
)
模板:CC-BY-NC
(
編輯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
討論
貢獻
建立帳號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
編輯
編輯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