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樂」山「樂」水——藝中裡的青春「樂」事
」
於 2021年5月5日 (三) 07:22 由
114.37.214.158
(
留言
)
所做的修訂
(
差異
)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
差異
) |
下個修訂→
(
差異
)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警告:您目前正編輯頁面的舊修訂版本。
若您發布,在此修訂之後變更的任何內容將會遺失。
警告:
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址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
或
建立帳號
,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並能擁有另外的益處。
防垃圾訊息檢查用。
請勿
填寫此欄位!
{| class="wikitable" |- | 流金歲月匆匆,一晃眼,座落於指南路上的學生時代已邁入最終章,再過幾個月,終究要揮別這片令人又愛又恨的山水學園。回憶過去四五年的青春點滴,有些片段已如無法聚焦的鏡頭般模糊,有些則好似童年時珍藏的音樂盒的樂音般,歷久而彌新,澄澈且雋永。就好比那些曾經在管樂社度過的日子,往昔的歡笑與淚水,一點一滴,縈繞心頭,始終不曾離去。 |} {| class="wikitable" |- | 初來乍到的大一新生,對於政大依山而建的校園,肯定是抱持著相當的好奇與期待,而我也不例外。還記得當時特地規劃了一整天的空閒,打算慢慢地走訪環山內的各個角落,好好地認識這塊陌生的環境,來趟屬於自己的校園巡禮。對於周遭的一切都感到無比新鮮的我,一路上且看且走,看過尚未整修完善的行政大樓和營業中的憩賢樓,走過至今仍一如既往的風雩走廊跟環山步道。沿途中,經過了一座外觀如壁壘似的建築物之外,偌大的「藝文中心」四個字佇立在上頭。停下腳步的同時,隱隱約約地從建築內部透出了微弱、卻勾起過往的聲響——是管樂器的奏鳴聲。下意識地推開了厚重的玻璃門,走入這座音符繚繞的堡壘,不知不覺中,一篇由我親自譜寫的無形樂章,就這樣悄悄地拓展開來。 |} {| class="wikitable" |- | 循著聲音的指引,踏著空蕩蕩的梯階,我獨自來到了藝中七樓,那些飄揚的樂音,確實就是從這裡傳出來的。「欸學弟,你怎麼在這裡?」熟悉的人聲突然從背後傳來,一臉懵地回過頭,發現竟是高中時期一同玩樂團,和我素來交情不錯的學長站在身後。「好久不見啊,你應該還有在吹樂器吧?」我笑笑地點了點頭。「那就加入我們政大管吧!」再一次,我笑笑地點了點頭。 |} {| class="wikitable" |- | 或許,在政大管樂團的時光相對短暫,但卻是十足地燦爛。歡樂的、悲傷的;順利的、艱辛的;甜美的、苦澀的,盡是不可抹煞的刻骨銘心。曾經,被指揮老師與學長姊的妙語如珠逗得笑到流淚;曾經,為了樂譜上那些晦澀、難以演奏的音符跟記號而感到焦慮和煩躁;曾經,與同一聲部的組員們,在星空之下,依著政大的後山,傍著一旁的景美溪,透過手上的樂器,共同高歌我們的青春;曾經,大夥們一起坐車到花蓮、臺南等地集訓,感受壓力與世俗之外的人情;曾經,在全國學生音樂比賽獲獎之後,大家一同沈浸在苦盡甘來的雀躍,一起享受著不分你我的榮耀。曾經,代表的並不僅是所謂的曾經,而是一份份對於人、事、時、地、物的思念與羈絆。曾經,我想其實也是某種意義上的永恆,對吧? |} {| class="wikitable" |- | 「樂」山「樂」水——我們彼此之間的愛好的確是有所差異,因而偏好不同派別的樂風,演奏不同調性的樂器;也許,我們都曾有過負面、難熬的時刻,但終將迎來正向、快樂的尾聲;我們由衷地熱愛管樂,喜歡透過音符、透過樂曲、透過我們手上的樂器,在這片依山傍水的校園內,吸收大學時期的養分,撰寫和訴說一則又一則饒富餘韻的故事;我們是,政大管樂團。 |}
摘要:
請注意,所有於政大記憶網所做的貢獻可能會被其他貢獻者編輯,修改或刪除。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證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詳情請見
政大記憶網:版權
)。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取消
編輯說明
(在新視窗開啟)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
討論
貢獻
建立帳號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
編輯
編輯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