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吳俊升 的原始碼
←
吳俊升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使用者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吳俊升(1901年12月24日—2000年2月5日),字士選,江蘇如臯人,教育哲學家。鑽研杜威之思想並受其影響,畢生致力於教育領域。 ==生平== 1901年12月24日,吳俊升出生於江蘇省如臯縣,自小接受新式教育。1914年通過如臯縣師範學校入學考試,畢業後於如臯師範學校附屬高等小學擔任教職。 1920年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畢業後擔任南京高師附中教員兼推廣部主任,教授倫理學和初中公民。 1923加入少年中國學會。 1925年擔任少年中國學會南京年會主席。 1928年赴法國巴黎大學留學。 1931年取得教育哲學博士學位,而後赴北京大學任教並曾擔任教育系主任,教授教育哲學、德育原理、教育社會學等。 1936年赴美國考察當地中小學教育情形。 1938年至1945年回國就任高等教育司司長。 1951年赴臺,擔任正中書局編審委員,主編華僑學校課本。 1952年任職於國立臺灣師範學院,教授杜威教育思想。 1958年擔任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院長兼教育研究所教授。 1960年赴港,擔任新亞書院副校長。 1965年擔任新亞書院院長。 1964年至1968年擔任新亞研究所所長。 1979年移居美國。 ==研究與著作== 1920年與劉大紳、戴杰等人合編之《新法國語教科書》被各高等小學廣泛採用。1934年出版《論理學》,1935年出版《教育哲學大綱》,1957年發表《人性、文化與戰爭》,1958年出版其在巴黎大學之博士論文《杜威教育學說》,1969年出版《德育原理》。其他重要專書與專文尚包括《中華民國大學誌》、《中華民國教育誌》、《戰時教育發展》、《國家主義的教育之進展及其評論》等。 ==大事記== {| class="wikitable" |+ 說明文字 |- ! 日期 !! 大事記 |- | 11901年12月 || 出生於江蘇省如臯縣 |- | 1920年 || 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 |- | 1925年 || 畢業後擔任南京高師附中教員兼推廣部主任 |- | 1923年 || 加入少年中國學會 |- | 1925年 || 擔任少年中國學會南京年會主席 |- | 1928年 || 赴法國巴黎大學留學 |- | 1931年 || 取得教育哲學博士學位 |- | 1936年 || 赴美國考察當地中小學教育情形 |- | 1938年 || 回國就任高等教育司司長 |- | 1951年 || 擔任正中書局編審委員 |- | 1952年 || 任職於國立臺灣師範學院 |- | 1958年 || 擔任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院長兼教育研究所教授 |- | 1960年 || 擔任新亞書院副校長 |- | 1965年 || 擔任新亞書院院長 |- | 1964年|| 擔任新亞研究所所長。 |- | 1979年 || 移居美國 |} ==參考書目== 司琦、徐珍,《吳俊升先生暨夫人倪亮女士年譜》,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4月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吳俊升人物簡介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到「
吳俊升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建立帳號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