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分類:中央政治學校時期 的原始碼
←
分類:中央政治學校時期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使用者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中央政治學校前期(西元1929年至1939年)== 隨著北伐完成,全國統一,國民政府宣布進入訓政時期。民國十八年,本校改組為「中央政治學校」,由原屬短期訓練性質的黨校擴充發展為具有研究部、學院、大學部、各式專修班的高等學府。中央政校是訓政時期培育政治人才的搖籃,學生入學後完全享受公費待遇,畢業後由黨政機關分發適當工作,對知識青年有絕大號召力,錄取者皆為一時之選。 ==中央政治學校後期(西元1937年至1946年,含中央幹部學校)== 民國二十六年,對日抗戰爆發,本校由南京紅紙廊西遷至重慶小溫泉。抗戰期間,需才孔急,本校調整教育方針,一切以抗戰救國為依歸,因此停辦或緩辦長期性質的教育部門,開設短期性質的訓練部門,以造就大量可用之才。民國二十七年,蔣中正成立三民主義青年團,自兼團長。民國三十三年,為擴大訓練青年幹部,三青團創立「中央幹部學校」,以重慶復興關為校址。 [[分類:發展階段]] [[Category:政大校史]]
返回到「
分類:中央政治學校時期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建立帳號
登入
命名空間
分類
討論
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