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夏道平 的原始碼
←
夏道平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使用者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檔案:夏道平.png|230px|thumb|right|夏道平(1907-1995),1965年到校,任教政治大學會計系,1975年退休]] 夏道平(1907-1995),經濟學家和政論家,曾任《自由中國》雜誌主筆。1965年到校,任教會計系,1975年退休,1995年辭世。 ==生平== 1907年4月生於湖北大治保安鎮,九代同堂,為家中獨子。家境殷實,自幼家中延聘塾師啟蒙,接受八年家塾教育薰陶後,進入武昌國學館,就讀一年半後轉學私立共進中學,接受新式教育。1929年進入武漢大學預科,1931年直升武漢大學,攻讀經濟學,1935年武漢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ref name=":1">吳惠林,1996年3月,〈悼民主政治、自由經濟的導師-夏道平先生〉,《經濟前瞻》,第44期</ref><ref name=":2">國史館,〈夏道平〉,國史館文物檔案典藏系統,侍從系列二十四,編號:129-240000-1583</ref> 1938年2月18日[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AD%A6%E6%B1%89%E4%BC%9A%E6%88%98 武漢會戰]爆發,隨武漢大學西遷四川樂山,途中遭空襲險喪命,體認「現代戰爭無所謂前方後方之別」。之後投筆從戎,隨軍開赴洛陽前線。抗戰後期返回重慶,任職[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B%BD%E6%B0%91%E5%8F%82%E6%94%BF%E4%BC%9A 國民參政會]經濟建設策進會研究室主任,任職參政會期間結識[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E%8B%E9%9B%B2%E4%BA%94 王雲五](1888—1979)及參政會副秘書長[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B%B7%E9%9C%87_(%E4%B8%AD%E5%8D%8E%E6%B0%91%E5%9B%BD%E6%94%BF%E6%B2%BB%E4%BA%BA%E7%89%A9) 雷震](1897—1979),受雷震賞識。 1945年戰爭結束,隨國民政府復員南京,任職經濟部擔任參事。在雷震引薦下結識[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3%A1%E9%81%A9 胡適](1891—1962)。<ref name=":3">同註一</ref><ref name=":4">夏明,2017年9月,〈夏道平其人其事〉,《湖北經濟學院學報》,第15卷,第5期</ref><ref name=":5">劉遠芳,2016年,〈三棲名家夏道平〉,《檔案記憶 Archives & Memories》,第8期</ref> 1949年,隨政府撤退來台,先在王雲五籌辦的華國出版社工作。<ref name=":6">同註三</ref>同年11月,雷震、胡適等人在台北創刊《自由中國》半月刊,擔任編輯和主筆,《自由中國》雜誌出刊的十一年間著作甚勤,總共出刊249期,社論429篇,其中116篇出自夏道平,與雷震、胡適和[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E%B7%E6%B5%B7%E5%85%89 殷海光](1919—1969)並稱該雜誌的四大撰稿人。<ref name=":7">同註一</ref><ref name=":8">同註四</ref> 1951年6月1日,在《自由中國》發表〈政府不可誘民入罪〉一論,在社會上引來熱烈迴響,知識份子多表支持,卻也因引起情治單位滿,臺省保安司令部一度擬究責雜誌及作者,事後夏道平被迫重新撰寫一篇社論,以示「道歉」,風波才暫時平息。然而此一事件發生之後,《自由中國》後續社論如〈奉命不上訴〉、〈我們反對軍隊黨化〉等等,依舊以「觀點犀利、立場鮮明、固守自由經濟原則」讓當局頭痛。 1960年9月雷震等人遭當局逮捕入罪,《自由中國》停刊。選擇退出政論雜誌,此後專注於閱讀與翻譯,不再公開發表政治言論。1965年重返校園,任教於會計系,講授經濟學等課程。課餘在東吳大學、輔仁大學、東海大學、銘傳商專等校講授經濟相關課程。 1975年自政大退休,至中華經濟研究院擔任特約研究員,直至1989年因病離開中華經濟研究院回家休養。 1995年12月23日辭世。<ref name=":9">同註一</ref> ==經濟、政治和宗教觀點== *夏道平主張經濟自由主義。早年就讀武漢大學一年級時,當時盛行計畫經濟思潮,而其最先接觸的經濟學思想便是當時德國流行的社會主義經濟學,夏道平一度接受了這套理論,但在其二年級時,受到當時任教且曾留學倫敦經濟學院的經濟學家[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B%BB%E5%87%AF%E5%8D%97 任凱南](1884—1949)影響,轉向推崇經濟自由主義。 *1957年,閱讀[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7%AF%E5%BE%B7%E7%B6%AD%E5%B8%8C%C2%B7%E9%A6%AE%C2%B7%E7%B1%B3%E5%A1%9E%E6%96%AF 路德維希·馮·米塞斯](Ludwig Heinrich Edler von Mises,1881—1973)的著作後,大為欣賞,隨後便開始大量接觸相關學術理論學者諸如[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9%87%8C%E5%BE%B7%E9%87%8C%E5%B8%8C%C2%B7%E5%93%88%E8%80%B6%E5%85%8B 弗里德利希·海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1899—1992)的著作,並開始著手進行翻譯,成為當時華語界第一個系統化翻譯現代市場經濟名著的學者,以及在中國提倡經濟自由的先驅,當中的奧地利經濟學派與經濟自由主義思想對其影響深遠。<ref name=":10">同註四</ref> *在政治上主張言論自由與憲政主義,其在《自由中國》雜誌中發表過許多相關論述,諸如〈請從今天起有效地保障言論自由〉、〈又一個關係憲政的問題〉等等。 *1989年離開中華經濟研究院返家休養期間,開始接觸各種宗教文獻,諸如佛教《金剛經》、《心經》、《六祖 壇經》、天主教與基督教《聖經 》等,最後選擇基督教,並正式受洗,死後葬於基督教陵園,並留有〈自由主義與宗教〉、〈一個自由經濟學者成為基督教徒的心路歷程〉等相關自述。<ref name=":11">同註一</ref><ref name=":12">夏明,2013年9月,〈願記憶與歷史同行-緬懷夏道平先生〉,《經濟前瞻》,第149期</ref> == 著作研究 == *《分配經濟學》(譯,四川:商務,1941年) *《誣蔑了的資本主義》(譯,台北:經濟安定委員會工業委員會,1957年) *《經濟科學的最後基礎》(譯,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1968年) *《消費支出稅》(譯,台北:財政部財訓所,1972年) *《人的行為》(譯,台北:台灣銀行,1976年) *《經濟成長與安定:經濟變動與經濟政冊的分析》(譯,台北:台灣銀行,1977年) *《自由社會的經濟學》(譯,台北:台灣銀行,1979年) *《莎氏經濟學》(譯,臺北市 :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 中華, 中央文物經售,1981年) *《自由經濟的魅力:明日資本主義》 (譯,台北市 : 天下文化發行 : 黎光實業總經銷,1988年) *《自由經濟的思路》(台北市 : 遠流,1989年) *《我在〈自由中國〉》(台北市 : 遠流,1989年) *《自由社會的經濟學》(譯,台北市 : 遠流,1991年) *《反資本主義的心境》(譯,台北市 : 遠流出版 : 信報發行,1991年) *《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譯,臺北市 : 遠流出版 : 信報發行,1993年) *《夏道平先生雜文選》(臺北市 : 桂冠,1994年) *《自由經濟學家的思與言》(臺北市 : 遠流,1995年) == 大事記 == {| class="wikitable" ! 年份 !! 大事記 |- |1907年 || 4月出生於湖北大治縣 |- |1929年 || 考取武漢大學文預科班,兩年後畢業,直升武漢大學法學院經濟學系 |- |1935年 || 從武漢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 |- |1938年 || 抗戰期間,隨武漢大學遷至重慶,歷經武漢會戰 |- |1949年 || 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11月與雷震等人在台北創刊《自由中國》半月刊 |- |1965年 || 到校,任教政治大學會計系 |- |1975年 || 從政治大學退休 |- |1995年 || 12月辭世 |} == 資料來源 ==
返回到「
夏道平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建立帳號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