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王文俊 的原始碼
←
王文俊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使用者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檔案:王文俊.jpeg|230px|thumb|right|王文俊(1901-不詳),1958年到校,任教本校哲學系,1973年退休。資料出處:政治大學畢業紀念冊,典藏於政大圖書館。]] 王文俊(1901-不詳),曾任湖北教育廳長。1958年到校,任教哲學系,1973年退休。 ==生平== 王文俊,字渭珍,1901年4月11日(農曆2月23日)生於湖北黃岡。1921年就讀國立北京大學德文系,1925年畢業後,擔任湖北黃岡縣教育局長,之後任教湖北省立六中。1929年自漢口市黨部宣傳秘書卸任後,先後任教湖北省立六中、女子職校、湖北省立二中等校。1932年獲公費赴德國柏林大學深造,專攻西洋文化哲學,留學期間擔任民黨駐柏林支部執行委員。1937年獲哲學博士學位。 同年對日戰爭爆發返國,最初受朱家樺邀請,擔任管理中英庚款董事會設計委員,次年出任該會所屬青海湟川中學校長,兼領國民黨青年團西寧支團部幹事兼主任。戰爭結束後離開青海,1946年就任湖北省政府教育廳長,兼省黨部常務監察委員。<ref>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系列二十一,編號:129-210000-1314</ref> 1949年隨國民政府渡臺,1951年出任臺灣省教育廳編審委員會主任委員。1958年到校,任教哲學系,暇餘兼課臺灣師範大學。 1973年退休,卒年不詳。 ==軼事== *1947年擔任湖北省教育廳長時,捲入湖北國立師範學院校長王治孚貪污案件,因袒護王治孚,致發生學潮,學校因此遭解散,湖北教育界為之譁然。事後王治孚則遭法院問罪,因此也受監委糾舉。<ref>國史館,同前註。</ref> ==研究與著作== *《文化形態學研究》(出版者不詳) *《西德沙爾區國民學校課程綱要》(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1959年) *《中學訓育之理論與實施》(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哲學概論》(臺北:正中書局,1967年) *《教育的展望》(臺北:出版者及年份不詳) *《人文主義與教育》(臺北:五南;出版者及年份不詳) ==大事記== {| class="wikitable" |- |1921 ||就讀北京大學德文系。 |- |1925 ||畢業國立北京大學德國文學系。 |- |1927 ||8月,擔任湖北黃岡縣教育局局長。 |- |1928 ||3月,出任湖北省立第六中學教員一職。 |- |1929 ||1月,擔任漢口特別市黨部宣傳部秘書,同年4月任職湖北省立第六中學訓育主任。 |- |1930 ||1月,轉任湖北省立第六中學事務主任,同年9月轉任湖北省立女子職業學校教員。 |- |1931 ||2月,任職湖北省立第二中學訓育主任,同年遠赴德國柏林大學修讀哲學院教育系。 |- |1936 ||5月,擔任國民黨駐柏林支部執委。 |- |1937 ||獲德國柏林大學哲學院哲學教育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 |- |1937 ||自柏林返國,受朱家驊邀請,擔任管理中英庚款董事會輔助西北教育設計委員會,同年 |- |1938 ||4月,應管理中英庚款董事會指派,擔任隍川中學校長,並兼任國民黨青年團直屬西寧分團籌備主任。 |- |1946 ||4月,轉任青年團中央監察會監察。 |- |1947 ||就任湖北教育廳廳長,兼湖北省黨部常務監察委員。 |- |1958 ||8月,任教政治大學哲學系。 |- |1973 ||2月,自政治大學退休。 |} ==參考資料==
返回到「
王文俊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建立帳號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