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白瑜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址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並能擁有另外的益處。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發布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4: 行 4:
==生平==
==生平==


白瑜,籍貫湖南華容。先祖輩曾科舉出仕,庭訓清廉自守。八歲失怙,由父親和外祖姑張秀清撫育,自幼受長輩嚴厲鞭策,受訓誨影響深遠,就讀私塾多年後就讀縣立高小。1915年秋,考入[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B9%96%E5%8D%97%E7%AC%AC%E4%B8%80%E5%B8%88%E8%8C%83%E5%AD%A6%E9%99%A2 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就讀,受教於楊昌濟、徐特立,並與毛澤東同校三年。1919年,五四運動發生時,就讀期間曾組織湖南學生,發起驅逐張敬堯之罷學運動。1920年畢業於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在長沙加入國民黨<ref name=":0">[https://ahonline.drnh.gov.tw/index.php?act=Archive/search/eyJxdWVyeSI6W3siZmllbGQiOiJfYWxsIiwidmFsdWUiOiLnmb3nkZwifV0sImRvbWNvbmYiOnsidXNlcl9hcHBseV9jb250ZW50IjoiYmxvY2siLCJ1c2VyX2ZvbGRlcl9jb250ZW50IjoiYmxvY2siLCJxdWVyeV9oaXN0b3J5X2NvbnRlbnQiOiJibG9jayIsInBvc3RfcXVlcnlfY29udGVudCI6ImJsb2NrIiwiZmFjZXRzYnkiOiJ6b25nX25hbWUifX0%3D 〈白瑜(白上之)〉,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系列二十一,編號:129-210000-3531]</ref>。
白瑜,籍貫湖南華容。先祖輩曾入朝為官,庭訓清廉自守。八歲失怙,由父親和外祖姑張秀清撫育,自幼受長輩嚴厲鞭策,受訓誨影響深遠,就讀私塾多年後就讀縣立高小。1915年秋,考入[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B9%96%E5%8D%97%E7%AC%AC%E4%B8%80%E5%B8%88%E8%8C%83%E5%AD%A6%E9%99%A2 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就讀,受教於楊昌濟、徐特立,並與毛澤東同校三年。1919年,五四運動發生時,就讀期間曾組織湖南學生,發起驅逐張敬堯之罷學運動。1920年畢業於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在長沙加入國民黨<ref name=":0">[https://ahonline.drnh.gov.tw/index.php?act=Archive/search/eyJxdWVyeSI6W3siZmllbGQiOiJfYWxsIiwidmFsdWUiOiLnmb3nkZwifV0sImRvbWNvbmYiOnsidXNlcl9hcHBseV9jb250ZW50IjoiYmxvY2siLCJ1c2VyX2ZvbGRlcl9jb250ZW50IjoiYmxvY2siLCJxdWVyeV9oaXN0b3J5X2NvbnRlbnQiOiJibG9jayIsInBvc3RfcXVlcnlfY29udGVudCI6ImJsb2NrIiwiZmFjZXRzYnkiOiJ6b25nX25hbWUifX0%3D 〈白瑜(白上之)〉,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系列二十一,編號:129-210000-3531]</ref>。


1921年夏前往馬來亞蘇門答臘等地從事海外黨務,以教員、記者為身份掩護,發行《南洋評論》刊物為國民黨宣傳喉舌,並與共產黨份子鬥爭,而後赴新加坡期間,受到英國殖民政府壓迫,遭驅逐出境。1924年春,自星馬返國,於[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8%9C%E5%8D%97%E5%A4%A7%E5%AD%A6 東南大學]就讀一年即中輟,1925年秋入廣州[https://baike.baidu.hk/item/%E9%BB%83%E5%9F%94%E8%BB%8D%E6%A0%A1/287972黃埔軍校]本部校長辦公廳秘書室任上尉編纂課員,為蔣中正校長整理講演稿件,並兼任校史編纂委員會委員。1925年秋,帶職考取俄國[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8E%AB%E6%96%AF%E7%A7%91%E4%B8%AD%E5%B1%B1%E5%A4%A7%E5%AD%A6 莫斯科中山大學],1926年十月,正式成行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學留學並於就學間任中山大學國民黨特別黨部監察委員會主席,1927年國民黨實施清黨後,七月自莫斯科返國,適值清共與蔣中正下野,備受冷落<ref name=":1">[https://taiwanebook.ncl.edu.tw/zh-tw/book/SINICA-000752833/reader 郭廷以,張朋園訪問;馬天綱,陳三井紀錄,1986年,《白瑜先生訪問記錄》,中研院近史所口述歷史叢書第14輯]</ref>。
1921年夏前往馬來亞蘇門答臘等地從事海外黨務,以教員、記者為身份掩護,發行《南洋評論》刊物為國民黨宣傳喉舌,並與共產黨份子鬥爭,而後赴新加坡期間,受到英國殖民政府壓迫,遭驅逐出境。1924年春,自星馬返國,於[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8%9C%E5%8D%97%E5%A4%A7%E5%AD%A6 東南大學]就讀一年即中輟,1925年秋入廣州[https://baike.baidu.hk/item/%E9%BB%83%E5%9F%94%E8%BB%8D%E6%A0%A1/287972黃埔軍校]本部校長辦公廳秘書室任上尉編纂課員,為蔣中正校長整理講演稿件,並兼任校史編纂委員會委員。1925年秋,帶職考取俄國[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8E%AB%E6%96%AF%E7%A7%91%E4%B8%AD%E5%B1%B1%E5%A4%A7%E5%AD%A6 莫斯科中山大學],1926年十月,正式成行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學留學並於就學間任中山大學國民黨特別黨部監察委員會主席,1927年國民黨實施清黨後,七月自莫斯科返國,適值清共與蔣中正下野,備受冷落<ref name=":1">[https://taiwanebook.ncl.edu.tw/zh-tw/book/SINICA-000752833/reader 郭廷以,張朋園訪問;馬天綱,陳三井紀錄,1986年,《白瑜先生訪問記錄》,中研院近史所口述歷史叢書第14輯]</ref>。
請注意,所有於政大記憶網所做的貢獻可能會被其他貢獻者編輯,修改或刪除。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證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詳情請見 政大記憶網:版權)。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取消 編輯說明(在新視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