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金耀基 的原始碼
←
金耀基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使用者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金 耀 基.jpg|right|200px|thumb|{{image:金 耀 基.jpg}}]] 金耀基{{金耀基人物簡介}} ==生平== 台灣省立成功中學畢業,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士,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美國匹茲堡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新亞書院院長、香港中文大學校長(1970年受聘於新亞社會學教授,2004年由中大校長一位退休),又嘗於英國劍橋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德國海德堡大學等校訪問研究,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榮休講座教授,研究興趣主要為中國現代化及傳統在社會、文化轉變中的角色。 他是香港高級程度會考中國語文及文化科中《中國的傳統社會》一文的作者。 在任職中大校長期間,他曾經推展裁併學系計劃,為大學開源節流,但遭受學生強烈反對,最後只推展部分計劃(包括取消由理學院及工商管理學院合辦之「化學管理」課程;但原本屬裁併對象的人類學系及日本研究課程則保留)。而在即位初期,亦曾表示有條件支持「中科合併」。 他自從在2004年從中大退休後,多以寫作及整理著作文章為主,較少就大學及書院發表個人意見。而在2017年,金耀基罕有地贊助該年新亞書院歌唱比賽「扣人新弦」;2019年4月,他亦獲新亞書院邀請,主講「新亞書院七十週年學術講座」。 他亦曾為中大校內多個部門、書院題字;而最近一次則為2012年,為新落成、由其舊部李沛良教授出任院長之伍宜孫書院題字,而該五字的書法風格較金氏舊作豪放。而他唯一並非為中大題字的「墨寶」,則為沙田瀝源邨福海樓的真善美攝影公司招牌,亦是唯一沒有「題」或「敬題」落款的金氏「墨寶」。 ==主要著作== 《中國民本思想之史底發展》(1964) 《現代人的夢魘》(1966) 《海德堡語絲》(1986) 《中國社會與文化》(1993)(2013春季全新修訂版) 《中國民本思想史》(1993) 《中國現代化與知識份子》(1994) 《大學之理念》(1983)(2000)(2013春季全新修訂版) 《中國政治與文化》(1997)(2013春季全新修訂版) 《中國民主之困局與發展》(1997) 《從傳統到現代》(1997) 《金耀基自選集》(2002) 《中國的現代轉向》(2004)(2013春季全新修訂版) 《敦煌語絲》(2007) 《社會學與中國研究》(2013) ==文章== 全球化、現代性與世界秩序 中國現代的文明秩序的建構──論中國的「現代化」與「現代性」 文化自覺、全球化與中國現代性之構建 尋求中國現代的文明秩序 ==參考資料==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7%91%E8%80%80%E5%9F%BA [[Category:政治學研究所系友]]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檔案:金 耀 基.jpg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CC-BY-NC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金耀基人物簡介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到「
金耀基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建立帳號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更多
檢視歷史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