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挹峯」: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政大記憶網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無編輯摘要
行 14: 行 14:


1971年10月17日因病辭世,享壽85歲。身後安葬於臺北市郊陽明山。
1971年10月17日因病辭世,享壽85歲。身後安葬於臺北市郊陽明山。
==參考書目==

於 2024年6月16日 (日) 14:11 的修訂

吳挹峰(1888-1971),中央黨務學校創校校務委員兼首屆總務主任。

生平

吳挹峯,1888年12月16日生於浙江杭州。先世為鹽商,自安徽遷至浙江落籍。家中昆仲三人居長,自幼聰慧精幹,奉父命學習軍事。

清末就讀浙江陸軍小學,在校時與同學陳果夫創《礪言報》宣揚革命意識。1911年辛亥武昌起義之初,糾集同學在南京密謀響應,不幸因事機外洩未成,遂馳赴武昌,親身參與漢陽之役。1914年進入保定軍校二期,次年加入中華革命黨。1916年袁世凱擅變國體稱帝,和同志在天津日租界設立地下機關,秘密策動倒袁[1]

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擔任蔣介石總司令軍事幕僚。次年北伐軍攻克南京後,國民黨中常會決議籌設中央黨務學校,奉派擔任校務委員暨首屆總務主任,參與校務日常運作,對內擔任訓育委員會主任委員,分管軍事訓練部,負學生管理訓練之責。對外則指導畢業同學外出實習,從事社會服務。經營校務期間,同時擔任國民黨中央委員,參與國民黨黨務工作,日夜從公而稍未停息。1938年以任事日久、心力交瘁向校方請辭,經校務常委丁惟汾、戴季陶、陳果夫等人再三挽留不成,最終辭卸校務[2]

離校後轉任國防最高委員會黨政工作考核委員,暨浙江省黨部主任委員。抗戰期間經常驅馳戰地,履險如夷。

1949年國共內戰局勢逆轉,隨國民政府遷臺,退居臺南,闢地營建住宅,概不求人,暇時則寄情書畫。1964年應子女之邀訪美半載,遍訪當地社會機構、詳參政法制度,每日勤做筆記,返國後將所見所聞撰為建言,上書層峰供參。

1971年10月17日因病辭世,享壽85歲。身後安葬於臺北市郊陽明山。

參考書目

  1. 〈吳挹峯〉,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系列二十,編號:129-200000-3566。
  2. 〈吳挹峯〉,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編號:128000871000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