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璋」:修訂間差異

出自政大記憶網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建立內容為「 朱國璋,1913年生於浙江吳興書香門第,叔父朱家驊曾為教育部長、中央研究院院長。朱夫人束冠男女士,則是中國近代赫赫有名的實業家束雲章的次女。 1936年自上海商學院畢業後,即赴英國伯明罕大學深造,取得碩士學位。回國後主持上海商學院(上海財經大學前身),該校是孕育中國企業家、金融家和會計師的搖籃。課餘亦在任重慶、中央大…」的新頁面)
 
無編輯摘要
 
(未顯示由 1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9 次修訂)
第1行: 第1行:
朱國璋{{朱國璋人物簡介}}


朱國璋,1913生於浙江吳興書香門第,叔朱家驊曾為教育部長、中央研究院院長。朱夫人束冠男女士,則是中國近代赫赫有名的實業家束雲章的次女
==生平==
朱國璋,字仲謀,1913年10月31日生於浙江吳興鄉紳家庭。父親中年謝世從養於三叔朱家驊曾為教育部長、中央研究院院長。


1936年自上海商學院畢業後,即赴英國伯明罕大學深造,取得碩士學位。國後主持上海商學院(上海財經大學前身),該校是孕育中國企業家金融家和會計師的搖籃。課餘亦在任重慶、中央大學、中央政治學校等大學任教。
1936年自上海商學院畢業後,即赴英國伯明罕大學深造,取得碩士學位。時值二次大戰,繞道緬甸歸轉往重慶,先擔任重慶大學教授、工商管理系任、國立重慶大學工商管理系主任、會計統計系主任、商學院院長等職。課餘亦在中央大學、中央幹部學校等大學任教。1946年被推舉為上海商學院復校籌備委員會委員,6月出任院長,時年31歲。1948年當選為第一屆國民大會教育團體代表


先後從事於、工、商各界40多年;於1948獲選為首屆教育團體大代表,之後於時期任考試院高及特種考試典試委員、教育部大專院校會計系評鑑委員主任委員、財政部稅制委員會委員,且曾率團加菲律賓之遠東會師會議。1968任美國伊利諾學客座教授,並在美國進行多次學術演講,榮譽卓著
1949年隨府來臺,曾任教國立臺灣大學,1960年到校,任企管所。1968曾任美國伊利諾大學客座教授曾任中國會計學會理事長多,結合全會計專家學者及從業人員精進會計學術即時物發展,先擔任臺灣省、臺北市會計師公會常務理事,對促進會計師業合作及提高會計師職業水準,貢獻極大。曾主持完成中華民國會計師職業道德規範、一般公認會計原則以及一般公認查帳準則職業規範,為我國會計師執業之準繩。1970年代表計師界應聘為財政部稅制委員會委員,1977年與設計華隆等五大纖維公司合併畫,對於企業合併具有引領作用。1979自政退休


1949來臺,先後於台大、政大、東吳任教,還曾經擔任美國伊利諾大學客座教授。1970年,朱國璋教授和陳振銑教授共同立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前身――國璋、振銑會計師事務所,協助經濟事業健全會計作業,工商業有口皆碑,尤以參籌議華隆等五大纖維公司之合併為最。朱教授畢生倡導會計學術及實暨培育人才
1970年和陳振銑教授合作辦朱陳會計師事務所,後以「朱陳」上海音諧「資陳」,改名資誠會計師事務所,象徵「資深望重誠正服務」的創所理念。1972年資誠會計師事務所 國際性會師事務所 Price Waterhouse 結盟,1998年7月1日 與 Coopers & Lybraud 合併Price waterhouse Coopers Taiwan(PwC),成為全球會計諮詢專業服機構


1981年12月29日辭世,享壽69歲。


著作有《高等會計》、《成本會計之理論與實務》及協助籌畫之版《華民會計道德規範》等書
==軼事==
*重慶大學商學院生在1943年民主投票方式,推請朱國璋任商學院院長,使他成為中國教育史上由學生選舉出任院長第一人。
*朱國璋1948至1949年間擔任上海商學院院長,任職期間提出了「嚴格訓練,樹立制度,開誠佈公,生合作」的辦學四項原則和「理論實兩相兼顧」的教學方針。他認為,每一個大學應該有一種「大學空氣」(College atmosphere),這種大學空氣應該包括:「第一是濃厚的學術空氣,第二是活潑的運動空氣,第三是和氣的家庭空氣」


1981辭世。
==著作和研究==
*《公司理財》(上海:中華書局,1945
*《成本會計之理論與實務》(上海:中華書局,1948年),
*《中國會計》(臺北:中國會計學會,1954年)
*《成本控制與成本抑減》(臺北:正中書局,1968年)
*《近代會計理論之介紹》(臺北:中華書局,1971年)
*《高等會計學》(臺北:中華書局,1978年)

於 2025年2月20日 (四) 10:51 的最新修訂

朱國璋(1913-1981)字仲謀,英國伯明罕大學碩士。曾任教中央大學、中央幹部學校、上海商學院等校,曾於重慶大學擔任系主任、商學院長。1944年任教幹校。遷臺後歷任臺大、考試院考試委員,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共同創辦人。1960年到校,任教企管所。1979年退休,1981年辭世。

生平

朱國璋,字仲謀,1913年10月31日生於浙江吳興鄉紳家庭。父親中年謝世,從養於三叔朱家驊曾為教育部長、中央研究院院長。

1936年自上海商學院畢業後,即赴英國伯明罕大學深造,取得碩士學位。時值二次大戰,繞道緬甸歸國轉往重慶,先後擔任重慶大學教授、工商管理系主任、國立重慶大學工商管理系主任、會計統計系主任、商學院院長等職。課餘亦在中央大學、中央幹部學校等大學任教。1946年被推舉為上海商學院復校籌備委員會委員,6月出任院長,時年31歲。1948年當選為第一屆國民大會教育團體代表。

1949年隨政府來臺,曾任教國立臺灣大學,1960年到校,任教企管所。1968年曾任美國伊利諾大學客座教授;曾任中國會計學會理事長多年,結合全國會計專家學者及從業人員,精進會計學術即時物之發展,先後擔任臺灣省、臺北市會計師公會常務理事,對於促進會計師同業合作及提高會計師職業水準,貢獻極大。曾主持完成中華民國會計師職業道德規範、一般公認會計原則,以及一般公認查帳準則等職業規範,為我國會計師執業之準繩。1970年代表會計師界應聘為財政部稅制委員會委員,1977年參與設計華隆等五大纖維公司合併計畫,對於企業合併具有引領作用。1979年自政大退休。

1970年和陳振銑教授合作創辦朱陳會計師事務所,後以「朱陳」上海音諧「資陳」,改名資誠會計師事務所,象徵「資深望重,誠正服務」的創所理念。1972年資誠會計師事務所 與國際性會計師事務所 Price Waterhouse 結盟,1998年7月1日 與 Coopers & Lybraud 合併,為 Price waterhouse Coopers Taiwan(PwC),成為全球最大會計諮詢專業服務機構。

1981年12月29日辭世,享壽69歲。

軼事

  • 重慶大學商學院學生在1943年以民主投票方式,推請朱國璋出任商學院院長,使他成為中國教育史上由學生選舉出任院長第一人。
  • 朱國璋1948至1949年間擔任上海商學院院長,任職期間提出了「嚴格訓練,樹立制度,開誠佈公,師生合作」的辦學四項原則和「理論實務兩相兼顧」的教學方針。他認為,每一個大學應該有一種「大學空氣」(College atmosphere),這種大學空氣應該包括:「第一是濃厚的學術空氣,第二是活潑的運動空氣,第三是和氣的家庭空氣」。

著作和研究

  • 《公司理財》(上海:中華書局,1945年)
  • 《成本會計之理論與實務》(上海:中華書局,1948年),
  • 《中國會計》(臺北:中國會計學會,1954年)
  • 《成本控制與成本抑減》(臺北:正中書局,1968年)
  • 《近代會計理論之介紹》(臺北:中華書局,1971年)
  • 《高等會計學》(臺北:中華書局,197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