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酆裕坤」:修訂間差異

出自政大記憶網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30 次修訂)
第1行: 第1行:
[[檔案:酆裕坤_半身照.jpg|220px|thumb|right|酆裕坤(1903-),資料來源國家文化資料庫]]
[[檔案:酆裕坤.jpg|230px|thumb|right|酆裕坤(1902-不詳,1961年到校執教政治系、曾任政大總務長、公企中心副主任,1974年退休。影像出處畢業紀念冊典藏於政治圖書館。]]
[[檔案:酆裕坤_頭照.png|220px|thumb|right|酆裕坤(1903-)資料來源:中華學術院政治學協會]]


酆裕坤(1903-不詳),湖南平江人,字靖方。曾任警政重要職務屬於戴笠派。著有多警察教育書籍
酆裕坤(1902-不詳),曾任內政部警政司長。1961年到校執教政治、曾任政大總務長、公企中心副主任,1974年退休


畢業公立中路師範(今湖南省立第一師範)附屬小學。<ref name=":1">白瑜,1976《湖南第一師範校長易培基》,《傳記文學》第二十八第五期,頁55至58。</ref>
==生平==
 
酆裕坤,字靖方(靜方),1902年8月生湖南平江。湖南中路師範附屬小學畢業。1920年負笈北平,就讀清華學堂,1927年清華學堂高等科畢業,前往美國深造。
 
在美留學期間,曾就讀華盛頓大學、再轉入加州大學經濟學系,警察行政學士學位,一度轉往密西根大學,最後在史丹佛大學市政學系取得碩士學位。1931年入英國伯明罕警官學校深造,次年赴德、奧、意等國考察警政後返國。<ref name=":1">國史館,〈酆裕坤〉,國史館文物檔案查詢系統,軍事委員會侍從室系列,編號:129-210000-1593。</ref>
 
返國後加入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成為軍統組織負責人戴笠在警政系統的重要助手。<ref name=":2">章微寒,1989年〈戴笠龐大的軍統局組織〉,《傳記文學》第45第5期,頁87-100。</ref> 1933年任職首都員警廳,1934年轉任浙江省警官學校訓練部主任。1936年任中央警官學校校務委員。1937年1月署理內政部警政司司長。1938年5月真除司長。在內政部警政司任內,致力推動警政現代化,引進美國最先進鑑識技術和員警勤務管理制度。<ref name=":3">梁禾(譯),2004年,《間諜王:戴笠與中國特工》,北京:團結出版社(原著: Wakeman Jr. F. Spymater: Dai Li and the Chinese Secret Service)</ref> 1939年2月6日派任中央警官學校校務委員。1940年11月29日派任中央圖書雜誌審查委員會委員。戰爭結束後復員南京,1946年11月晉升少將,並擔任內政部員警總署副署長。
 
1949年隨政府渡臺,最初任行政院設計委員會委員、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委員。1961年到校,專任政治系教授,1961年任職總務長(1961-1962),1962年擔任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中心副主任(1962-1974)。
 
1974年屆齡退休,卒年不詳。
 
==著作研究==
*《保護外僑之基本知識與態度》(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7年)
*《都市建設問題論集》(臺北:中國市政學會,1971年)
*《員警行政學教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都市警政學》(臺北,正中書局,1972年)
*《各國員警制度通論》(臺北,著者自行出版,1976年)
*《警政論集》(臺北,著者自行出版,1981年)
*《現代員警研究》


==大事記==
==大事記==
第10行: 第28行:
!日期!!大事記
!日期!!大事記
|-
|-
|1920||就讀北京清華學校(今北京清華大學)
|1920||就讀清華學校,在校七年。
|-
|-
|1932||任浙江省警官學校教務主任<ref name=":2">章微寒,1989《戴笠與龐的軍統局組織》,《傳記文》第四十五卷第五期,頁87至100</ref>
|1927||清華學校畢業赴美深造。先後就讀美國華盛頓大學、加州大學。
|-
|-
|1938||5月17日任內政部警政司司長
|1930||加州大學經濟系畢業後,入學美國密西根大學、史丹福大學。
|-
|-
|1939||2月6日任中央官學校務委員
|1931||取得史丹福大學市政系碩士,赴英國伯明罕就讀警校
|-
|-
|1940||11月29日中央圖書雜誌審查委員會委員
|1932||學成返國,擔浙江省警官學校教務主任。
|-
|-
|1946||11月11日內政部員警總署副署長
|1933||任職首都員警廳。
|-
|-
|1961||國立中央政治大學總務長
|1934||轉任浙江省警官學校訓練部主任。
|-
|1938||5月17日,任內政部警政司司長
|-
|1939||2月6日,任中央警官學校校務委員
|-
|1940||11月29日,任中央圖書雜誌審查委員會委員。
|-
|1946||11月11日,警政司改組為警政總署,晉升少將,並擔任內政部警察總署副署長。
|-
|1949||9月,擔任基隆市政府委員。
|-
|1949||9月,擔任基隆市政府委員。
|-
|1953||9月,擔任行政院設計委員會委員。
|-
|1961||11月,受聘政大專任教授,執教政治系,兼任政治大學總務長
|-
|1962||10月,轉任公企中心副主任。
|-
|1974||10月,自政大退休。
|-
|-
|}
|}
==著作研究==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於 2025年4月24日 (四) 10:07 的最新修訂

酆裕坤(1902-不詳),1961年到校,執教政治系、曾任政大總務長、公企中心副主任,1974年退休。影像出處:政大畢業紀念冊,典藏於政治大學圖書館。

酆裕坤(1902-不詳),曾任內政部警政司長。1961年到校,執教政治系、曾任政大總務長、公企中心副主任,1974年退休。

生平

酆裕坤,字靖方(靜方),1902年8月生於湖南平江。湖南中路師範附屬小學畢業。1920年負笈北平,就讀清華學堂,1927年清華學堂高等科畢業,前往美國深造。

在美留學期間,曾就讀華盛頓大學、再轉入加州大學經濟學系,警察行政學士學位,一度轉往密西根大學,最後在史丹佛大學市政學系取得碩士學位。1931年入英國伯明罕警官學校深造,次年赴德、奧、意等國考察警政後返國。[1]

返國後加入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成為軍統組織負責人戴笠在警政系統的重要助手。[2] 1933年任職首都員警廳,1934年轉任浙江省警官學校訓練部主任。1936年任中央警官學校校務委員。1937年1月署理內政部警政司司長。1938年5月真除司長。在內政部警政司任內,致力推動警政現代化,引進美國最先進鑑識技術和員警勤務管理制度。[3] 1939年2月6日派任中央警官學校校務委員。1940年11月29日派任中央圖書雜誌審查委員會委員。戰爭結束後復員南京,1946年11月晉升少將,並擔任內政部員警總署副署長。

1949年隨政府渡臺,最初任行政院設計委員會委員、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委員。1961年到校,專任政治系教授,1961年任職總務長(1961-1962),1962年擔任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中心副主任(1962-1974)。

1974年屆齡退休,卒年不詳。

著作研究

  • 《保護外僑之基本知識與態度》(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7年)
  • 《都市建設問題論集》(臺北:中國市政學會,1971年)
  • 《員警行政學教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 《都市警政學》(臺北,正中書局,1972年)
  • 《各國員警制度通論》(臺北,著者自行出版,1976年)
  • 《警政論集》(臺北,著者自行出版,1981年)
  • 《現代員警研究》

大事記

日期 大事記
1920 就讀清華學校,在校七年。
1927 清華學校畢業,赴美深造。先後就讀美國華盛頓大學、加州大學。
1930 加州大學經濟系畢業後,入學美國密西根大學、史丹福大學。
1931 取得史丹福大學市政系碩士,赴英國伯明罕就讀警校。
1932 學成返國,擔任浙江省警官學校教務主任。
1933 任職首都員警廳。
1934 轉任浙江省警官學校訓練部主任。
1938 5月17日,任內政部警政司司長
1939 2月6日,任中央警官學校校務委員
1940 11月29日,任中央圖書雜誌審查委員會委員。
1946 11月11日,警政司改組為警政總署,晉升少將,並擔任內政部警察總署副署長。
1949 9月,擔任基隆市政府委員。
1949 9月,擔任基隆市政府委員。
1953 9月,擔任行政院設計委員會委員。
1961 11月,受聘政大專任教授,執教政治系,兼任政治大學總務長。
1962 10月,轉任公企中心副主任。
1974 10月,自政大退休。

參考資料

  1. 國史館,〈酆裕坤〉,國史館文物檔案查詢系統,軍事委員會侍從室系列,編號:129-210000-1593。
  2. 章微寒,1989年,〈戴笠與龐大的軍統局組織〉,《傳記文學》第45卷第5期,頁87-100。
  3. 梁禾(譯),2004年,《間諜王:戴笠與中國特工》,北京:團結出版社(原著: Wakeman Jr. F. Spymater: Dai Li and the Chinese Secret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