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與意念」:修訂間差異
(已建立頁面,內容為 " 有本小說曾寫道:「看書是很私密的活動。」我認為書法也是如此。通常人們不會特意模仿他人的字跡,但在書法中,這…") |
無編輯摘要 |
||
(未顯示由 1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 次修訂) | |||
第1行: | 第1行: | ||
有本小說曾寫道:「看書是很私密的活動。」我認為書法也是如此。通常人們不會特意模仿他人的字跡,但在書法中,這是日常,也是基本功。書寫者數次閱讀一篇字帖,觀察筆鋒走向,筆畫間的轉折與映帶,及墨色濃淡等等。如果說閱讀歷史人物的情書和日記時,會有窺探他人隱私之感,那麼觀察字帖的一點一畫,就與書法家更親密、距離更貼近,彷彿是連對方最微小的習慣都想得知的戀人。若字帖是良人的面孔,書寫的人便像一個仰慕者,仔細端詳良人的五官,皮膚和妝飾,直到閉上眼睛,佳容仍能在心中浮現。 | 有本小說曾寫道:「看書是很私密的活動。」我認為書法也是如此。通常人們不會特意模仿他人的字跡,但在書法中,這是日常,也是基本功。書寫者數次閱讀一篇字帖,觀察筆鋒走向,筆畫間的轉折與映帶,及墨色濃淡等等。如果說閱讀歷史人物的情書和日記時,會有窺探他人隱私之感,那麼觀察字帖的一點一畫,就與書法家更親密、距離更貼近,彷彿是連對方最微小的習慣都想得知的戀人。若字帖是良人的面孔,書寫的人便像一個仰慕者,仔細端詳良人的五官,皮膚和妝飾,直到閉上眼睛,佳容仍能在心中浮現。<br> | ||
書法社的楊芬 | 書法社的楊芬茹老師常提到的「意在筆先」即是此理。她說平時須熟讀字帖,待真正提筆時,面對空白的宣紙,各個字在紙上的相對位置早已在心中布局完成,只差以筆墨付諸實行。<br> | ||
意念帶領著筆的走向,因此下筆之先首要之務為凝定心神。在常常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大學生活中,書法使我得在當下只專注於一件事,因為放下毛筆需要小心避免墨汁揮濺到衣服上,並且只要一分神,原本存留的意念便倏然而逝,不可復得。 | 意念帶領著筆的走向,因此下筆之先首要之務為凝定心神。在常常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大學生活中,書法使我得在當下只專注於一件事,因為放下毛筆需要小心避免墨汁揮濺到衣服上,並且只要一分神,原本存留的意念便倏然而逝,不可復得。<br> | ||
關於布局,楊老師從書法名家李蕭錕老師承接了書法作品不一定要整齊如一的想法。即使是楷書和篆書,也可以寫得非常緊密,使每個字的各部位彼此接合,如同中世紀的鑲嵌馬賽克一般。同樣地,墨色未必要呈均勻的黑色,可有濃有淡,甚至使用彩色墨水書寫,藉此讓文字與繪畫、東洋與西洋共融,在傳統下與現代的大眾美學並行。 | 關於布局,楊老師從書法名家李蕭錕老師承接了書法作品不一定要整齊如一的想法。即使是楷書和篆書,也可以寫得非常緊密,使每個字的各部位彼此接合,如同中世紀的鑲嵌馬賽克一般。同樣地,墨色未必要呈均勻的黑色,可有濃有淡,甚至使用彩色墨水書寫,藉此讓文字與繪畫、東洋與西洋共融,在傳統下與現代的大眾美學並行。<br> | ||
意念在墨色的發揮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楊老師頻繁告訴我,不須在墨快寫完時馬上沾墨,可再繼續寫以呈現乾濕筆之別。起初我仍照著原本的習慣書寫,在經過多次練習之後,由於專注在把筆中的墨完全寫乾,所以漸漸克服毛筆與紙磨擦的阻力,而稍微達到老師期待的效果。墨色均勻的作品確有平衡之美,不過如同日本的枯山水中有象徵山的石塊和象徵流水的碎石,一篇作品中有濃有淡、有深有淺、有濕有乾,反而更類似陽剛與陰柔並存的大自然。 | 意念在墨色的發揮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楊老師頻繁告訴我,不須在墨快寫完時馬上沾墨,可再繼續寫以呈現乾濕筆之別。起初我仍照著原本的習慣書寫,在經過多次練習之後,由於專注在把筆中的墨完全寫乾,所以漸漸克服毛筆與紙磨擦的阻力,而稍微達到老師期待的效果。墨色均勻的作品確有平衡之美,不過如同日本的枯山水中有象徵山的石塊和象徵流水的碎石,一篇作品中有濃有淡、有深有淺、有濕有乾,反而更類似陽剛與陰柔並存的大自然。<br> | ||
書法社常給人靜態的印象,或是只有文藝氣質的人會加入。但無論是草書的飛揚,行書的流暢,都有動態的展現,社內也有商業菁英和科技新貴一般的社員。在楊老師跳脫學校書法課的指導方針下,同學們自由地選擇要學習的字體。在臨帖階段,我們力求與書法家的筆畫一致,觀察著點形成的弧線,及豎畫的長度,同時聞著墨水的香氣,聽著移動紙張的細碎聲響。最重要的,寫字的意念使我們在社課時合一,探究這門與古人以奇妙方式交流的學問。在一切都飛快進行著的大學裡,書法社令我有一刻得以靜心,直面在泛黃宣紙上留下痕跡的書法家,與他們在筆墨中傳達的情懷。 | 書法社常給人靜態的印象,或是只有文藝氣質的人會加入。但無論是草書的飛揚,行書的流暢,都有動態的展現,社內也有商業菁英和科技新貴一般的社員。在楊老師跳脫學校書法課的指導方針下,同學們自由地選擇要學習的字體。在臨帖階段,我們力求與書法家的筆畫一致,觀察著點形成的弧線,及豎畫的長度,同時聞著墨水的香氣,聽著移動紙張的細碎聲響。最重要的,寫字的意念使我們在社課時合一,探究這門與古人以奇妙方式交流的學問。在一切都飛快進行著的大學裡,書法社令我有一刻得以靜心,直面在泛黃宣紙上留下痕跡的書法家,與他們在筆墨中傳達的情懷。 |
於 2021年5月5日 (三) 06:24 的最新修訂
有本小說曾寫道:「看書是很私密的活動。」我認為書法也是如此。通常人們不會特意模仿他人的字跡,但在書法中,這是日常,也是基本功。書寫者數次閱讀一篇字帖,觀察筆鋒走向,筆畫間的轉折與映帶,及墨色濃淡等等。如果說閱讀歷史人物的情書和日記時,會有窺探他人隱私之感,那麼觀察字帖的一點一畫,就與書法家更親密、距離更貼近,彷彿是連對方最微小的習慣都想得知的戀人。若字帖是良人的面孔,書寫的人便像一個仰慕者,仔細端詳良人的五官,皮膚和妝飾,直到閉上眼睛,佳容仍能在心中浮現。
書法社的楊芬茹老師常提到的「意在筆先」即是此理。她說平時須熟讀字帖,待真正提筆時,面對空白的宣紙,各個字在紙上的相對位置早已在心中布局完成,只差以筆墨付諸實行。
意念帶領著筆的走向,因此下筆之先首要之務為凝定心神。在常常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大學生活中,書法使我得在當下只專注於一件事,因為放下毛筆需要小心避免墨汁揮濺到衣服上,並且只要一分神,原本存留的意念便倏然而逝,不可復得。
關於布局,楊老師從書法名家李蕭錕老師承接了書法作品不一定要整齊如一的想法。即使是楷書和篆書,也可以寫得非常緊密,使每個字的各部位彼此接合,如同中世紀的鑲嵌馬賽克一般。同樣地,墨色未必要呈均勻的黑色,可有濃有淡,甚至使用彩色墨水書寫,藉此讓文字與繪畫、東洋與西洋共融,在傳統下與現代的大眾美學並行。
意念在墨色的發揮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楊老師頻繁告訴我,不須在墨快寫完時馬上沾墨,可再繼續寫以呈現乾濕筆之別。起初我仍照著原本的習慣書寫,在經過多次練習之後,由於專注在把筆中的墨完全寫乾,所以漸漸克服毛筆與紙磨擦的阻力,而稍微達到老師期待的效果。墨色均勻的作品確有平衡之美,不過如同日本的枯山水中有象徵山的石塊和象徵流水的碎石,一篇作品中有濃有淡、有深有淺、有濕有乾,反而更類似陽剛與陰柔並存的大自然。
書法社常給人靜態的印象,或是只有文藝氣質的人會加入。但無論是草書的飛揚,行書的流暢,都有動態的展現,社內也有商業菁英和科技新貴一般的社員。在楊老師跳脫學校書法課的指導方針下,同學們自由地選擇要學習的字體。在臨帖階段,我們力求與書法家的筆畫一致,觀察著點形成的弧線,及豎畫的長度,同時聞著墨水的香氣,聽著移動紙張的細碎聲響。最重要的,寫字的意念使我們在社課時合一,探究這門與古人以奇妙方式交流的學問。在一切都飛快進行著的大學裡,書法社令我有一刻得以靜心,直面在泛黃宣紙上留下痕跡的書法家,與他們在筆墨中傳達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