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根基登高望遠」:修訂間差異
(已建立頁面,內容為 "民國61年張世賢進入政大政治研究所博士班求學,65年獲得博士學位。一句話形容求學經過「厚植根基,才能登高望遠」。的…") |
無編輯摘要 |
||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 次修訂) | |||
第1行: | 第1行: | ||
<big>民國61年張世賢進入政大政治研究所博士班求學,65年獲得博士學位。一句話形容求學經過「厚植根基,才能登高望遠」。的確,政大政治系名稱響亮,以校名為系名,寬廣開闊,才能名師出高徒,厚植根基;進而學有所用,以天下為己任。</big> | |||
<big>一、政大政治系名稱響亮,以校名為系名</big> | |||
<big>張世賢在民國51年大學聯考時,就嚮往政大政治系,但未能如願。因為政大政治系名稱響亮,以校名為系名,並且為全國最早成立的政治系,為眾多有志之士所嚮往。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的前身是創設於民國17年南京中央政治學校時期的法政學系,下分法律學及行政學兩組。民國35年,校名改為國立政治大學,本學系改名為政治學系,以校名為系名。民國43年,本校在台復校時,先行恢復碩士班,時名為行政研究所;民國44年恢復大學部,民國44年行政研究所改名為政治研究所,以校名為研究所名稱。民國45年成立博士班,為全國第一所政治研究所博士班。民國84年,系所合一,統稱政治學系。</big> | |||
<big>而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於民國36年成立,比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晚1年。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的前身是法科研究所政治學組,另為兩組為法律學組、經濟學組,於民國45年8月成立,46年2月各組各自獨立為研究所,比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晚2年。65年8月成立政治研究所博士班,比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班晚20年。</big> | |||
<big>至於要與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比較,該系的前身為民國38年成立之台灣省立地方行政專科學校民政科,翌年改名普通行政科。民國44年,台灣省立地方行政專科學校與台灣省立行政專修班合併,改制為台灣省立法商學院,行政專校普通行政科與專修班普通行政科及教育行政科合併為行政學系,系名不是政治系,晚於政大政治系之成立9年。民國50年,省立法商學院與省立農學院合併,改制為省立中興大學。民國56年,行政學系改稱公共行政學系。民國60年,省立中興大學改制為國立中興大學。研究所方面,民國66年,國立中興大學成立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晚於政大政治研究所之成立20年。民國71年更名為公共政策研究所,為國內首創培育公共政策專業人才之學府,並於民國83年開始招收博士班研究生,晚於政大政治研究所博士班之成立38年。民國88年8月,公共行政學系暨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併為目前的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民國89年2月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升格改制為國立台北大學。</big> | |||
<big>二、學有所用,以天下為己任</big> | |||
<big>張世賢於民國61年進入政大政治研究所博士班,在前10年,歷經中興大學行政系4年、服兵役1年、台大政治研究所3年、國史館工作2年。因為連跨3校,對於政大政治研究所博士班比較有新的感受。</big> | |||
1. 課程新穎實學 | <big>1. 課程新穎實學</big> | ||
<big>博士班科目必修課有「政治學新趨勢」,「政治學方法論」、「指定閱讀報告」。並且選了選修課:「中國歷代政治研究」、「政治發展」。「政治學新趨勢」由易君博老師、呂亞力老師擔任,講授政治人格、政治社會化、政治文化,對於心理學應用到政治學有深刻的體認。「政治學方法論」由易君博老師講授,探討政治學理論建構、決策研究法、系統分析法、結構功能研究法、建構類型研究法等等。「指定閱讀報告」由江炳倫老師擔任。每一學期每一位同學精讀一本有關中國歷史之英文專著。我選了艾伯哈的《征服者與統治者》( Eberhard, W. 1952. ''Conquerors and Rulers: Social Forces in Medieval China''. Leiden, Netherland: E. J.Brill.)、何炳棣的《明清社會史論》( Ho, Ping-ti.1962.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學到探討政治現象要有犀利的觀點、嚴謹的說明力、解釋力,不能泛泛敘述。選修課,「中國歷代政治研究」由張金鑑老師講授,言簡意賅,將歷代政治得失融會貫通。「政治發展」由張京育老師講授,是最新課程,當時顯學。</big> | |||
2. 著重治國宏規 | <big>2. 著重治國宏規</big> | ||
<big>早期政大政治研究所博士班的博士論文,著重制度面。但制度仍須有人運作。制度離不開人,政治人物也受制度約束。因此,研究制度,也須研究制度裡的政治人物。兩者相互影響,歸結出,制度要治國宏規,也要有治國楨幹。例如周道濟前輩學長的博士論文「漢唐宰相制度研究」也研究制度運作裡的各個宰相的政治行為。蒲薛鳳前所長的「政治五因素學說」融合了各家政治理論,將政治制度,與政治人物、政治勢力、政治思想、政治現象,結合起來。政治現象的發端,來自於政治人物。有了政治人物就要結合志同道合的人,成一股大的政治勢力。有了政治勢力,才能掌握政權,建構政治制度,及實現自己的政治思想與抱負。在治國宏規之下,才能使政治成為良治,才能福國利民,長治久安。</big> | |||
<big>張世賢的博士論文「晚清治臺政策1874-1895」,跟隨著這個思考脈絡,於民國65年完成,尋求清廷治理台灣的良規,探討清廷處在甚麼的環境下,要有甚麼的治臺目標、治臺政策內容、執行治臺方案的楨幹人才、財務經費。其中涉及制度的改革與人才的選用。制度與人才相互關聯,達成治臺目標。如改用現代的複雜性理論觀點闡述,也就是「任何事都是事在人為」。有作用力的政治人物在推動歷史的發展。蒲薛鳳老師所講的政治人物就是複雜性理論所說的作用者(agents)。作用者之間的互動,而形成政治勢力、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現象。治國良規要從政治人物開始進展。這些觀念,都是以天下為己任,著重實學實用,張世賢學習不少。</big> |
於 2019年4月24日 (三) 08:29 的最新修訂
民國61年張世賢進入政大政治研究所博士班求學,65年獲得博士學位。一句話形容求學經過「厚植根基,才能登高望遠」。的確,政大政治系名稱響亮,以校名為系名,寬廣開闊,才能名師出高徒,厚植根基;進而學有所用,以天下為己任。
一、政大政治系名稱響亮,以校名為系名
張世賢在民國51年大學聯考時,就嚮往政大政治系,但未能如願。因為政大政治系名稱響亮,以校名為系名,並且為全國最早成立的政治系,為眾多有志之士所嚮往。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的前身是創設於民國17年南京中央政治學校時期的法政學系,下分法律學及行政學兩組。民國35年,校名改為國立政治大學,本學系改名為政治學系,以校名為系名。民國43年,本校在台復校時,先行恢復碩士班,時名為行政研究所;民國44年恢復大學部,民國44年行政研究所改名為政治研究所,以校名為研究所名稱。民國45年成立博士班,為全國第一所政治研究所博士班。民國84年,系所合一,統稱政治學系。
而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於民國36年成立,比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晚1年。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的前身是法科研究所政治學組,另為兩組為法律學組、經濟學組,於民國45年8月成立,46年2月各組各自獨立為研究所,比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晚2年。65年8月成立政治研究所博士班,比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班晚20年。
至於要與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比較,該系的前身為民國38年成立之台灣省立地方行政專科學校民政科,翌年改名普通行政科。民國44年,台灣省立地方行政專科學校與台灣省立行政專修班合併,改制為台灣省立法商學院,行政專校普通行政科與專修班普通行政科及教育行政科合併為行政學系,系名不是政治系,晚於政大政治系之成立9年。民國50年,省立法商學院與省立農學院合併,改制為省立中興大學。民國56年,行政學系改稱公共行政學系。民國60年,省立中興大學改制為國立中興大學。研究所方面,民國66年,國立中興大學成立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晚於政大政治研究所之成立20年。民國71年更名為公共政策研究所,為國內首創培育公共政策專業人才之學府,並於民國83年開始招收博士班研究生,晚於政大政治研究所博士班之成立38年。民國88年8月,公共行政學系暨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併為目前的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民國89年2月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升格改制為國立台北大學。
二、學有所用,以天下為己任
張世賢於民國61年進入政大政治研究所博士班,在前10年,歷經中興大學行政系4年、服兵役1年、台大政治研究所3年、國史館工作2年。因為連跨3校,對於政大政治研究所博士班比較有新的感受。
1. 課程新穎實學
博士班科目必修課有「政治學新趨勢」,「政治學方法論」、「指定閱讀報告」。並且選了選修課:「中國歷代政治研究」、「政治發展」。「政治學新趨勢」由易君博老師、呂亞力老師擔任,講授政治人格、政治社會化、政治文化,對於心理學應用到政治學有深刻的體認。「政治學方法論」由易君博老師講授,探討政治學理論建構、決策研究法、系統分析法、結構功能研究法、建構類型研究法等等。「指定閱讀報告」由江炳倫老師擔任。每一學期每一位同學精讀一本有關中國歷史之英文專著。我選了艾伯哈的《征服者與統治者》( Eberhard, W. 1952. Conquerors and Rulers: Social Forces in Medieval China. Leiden, Netherland: E. J.Brill.)、何炳棣的《明清社會史論》( Ho, Ping-ti.1962.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學到探討政治現象要有犀利的觀點、嚴謹的說明力、解釋力,不能泛泛敘述。選修課,「中國歷代政治研究」由張金鑑老師講授,言簡意賅,將歷代政治得失融會貫通。「政治發展」由張京育老師講授,是最新課程,當時顯學。
2. 著重治國宏規
早期政大政治研究所博士班的博士論文,著重制度面。但制度仍須有人運作。制度離不開人,政治人物也受制度約束。因此,研究制度,也須研究制度裡的政治人物。兩者相互影響,歸結出,制度要治國宏規,也要有治國楨幹。例如周道濟前輩學長的博士論文「漢唐宰相制度研究」也研究制度運作裡的各個宰相的政治行為。蒲薛鳳前所長的「政治五因素學說」融合了各家政治理論,將政治制度,與政治人物、政治勢力、政治思想、政治現象,結合起來。政治現象的發端,來自於政治人物。有了政治人物就要結合志同道合的人,成一股大的政治勢力。有了政治勢力,才能掌握政權,建構政治制度,及實現自己的政治思想與抱負。在治國宏規之下,才能使政治成為良治,才能福國利民,長治久安。
張世賢的博士論文「晚清治臺政策1874-1895」,跟隨著這個思考脈絡,於民國65年完成,尋求清廷治理台灣的良規,探討清廷處在甚麼的環境下,要有甚麼的治臺目標、治臺政策內容、執行治臺方案的楨幹人才、財務經費。其中涉及制度的改革與人才的選用。制度與人才相互關聯,達成治臺目標。如改用現代的複雜性理論觀點闡述,也就是「任何事都是事在人為」。有作用力的政治人物在推動歷史的發展。蒲薛鳳老師所講的政治人物就是複雜性理論所說的作用者(agents)。作用者之間的互動,而形成政治勢力、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現象。治國良規要從政治人物開始進展。這些觀念,都是以天下為己任,著重實學實用,張世賢學習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