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然之」:修訂間差異

出自政大記憶網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3 次修訂)
第1行: 第1行:
[[file:謝然之_頭像.jpg|200px|thumb|right|謝然之(1913-2009),1955年應聘擔任新聞系教授兼首屆系主任。]]
[[file:謝然之_頭像.jpg|200px|thumb|right|謝然之(1913-2009),1955年應聘擔任新聞系教授兼首屆系主任。]]
謝然之(1913-2009),名報人、新聞學者、外交官。1955應聘擔任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兼首屆系主任,歷《臺灣新生報社長、《臺灣新聞報社長、駐薩爾瓦多大使
謝然之(1913-2009),煥章,字炳文。黨政人物、報人、新聞學者、外交官。1944年擔任中央幹部學校教育長辦公室主任,1947年授課南京政治大學。1954年政治大學在臺復校,擔任新聞系教授兼首屆系主任,1960年卸。2009年辭世


==生平==
==生平==
第6行: 第6行:
謝然之,1913年6月25日生於浙江餘姚。原名煥章,字炳文。先祖曾入朝為官,七歲入塾啟蒙,1922年入崇實教會學校小學部,此後自小學至初高中均就讀教會學校,1929年由上海南方高中畢業。
謝然之,1913年6月25日生於浙江餘姚。原名煥章,字炳文。先祖曾入朝為官,七歲入塾啟蒙,1922年入崇實教會學校小學部,此後自小學至初高中均就讀教會學校,1929年由上海南方高中畢業。


1929年考入光華大學,在校期間和穆時英、儲安平共組文學研究會,和新月派筆戰,後因邀請魯迅來校演講,遭校方警告,被迫轉學。1931年轉入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研讀國際法與出版法。1932年春,和當時上海左翼作家丁玲等作家同時加入中國共產黨,由瞿秋白監誓,潘梓年和馮雪峰為聯絡員。同年十月自東吳大學畢業,秘密從上海乘輪出發,經廣東汕頭、福建上杭,抵達江西瑞金中共蘇維埃控制區(簡稱蘇區)。
1929年考入光華大學,在校期間和穆時英、儲安平共組文學研究會,和新月派筆戰,後因邀請魯迅來校演講,遭校方警告,被迫轉學。1931年轉入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研讀國際法與出版法。1932年春,和當時上海左翼作家丁玲等作家同時加入中國共產黨,由瞿秋白監誓,潘梓年和馮雪峰為聯絡員。同年十月自東吳大學畢業,秘密從上海乘輪出發,經廣東汕頭、福建上杭,抵達江西瑞金中共蘇維埃控制區(簡稱蘇區) <ref name=":0">謝然之,2000年,〈自述年譜簡編〉,收錄於姚朋編《新聞與教育生涯:謝然之教授九秩華誕祝壽文集》,頁151-193,臺北:東大圖書。</ref>


1933年就任中共江西省委宣傳委員,不久返回赤都瑞金,主編中共中央政府機關報《紅色中華》。1934年2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人民委員會改組,毛澤東辭主席職,由張聞天繼任,擔任秘書長。同年冬,紅軍被迫開始長征,因罹患肺疾無法遠行,遂與瞿秋白等人留守瑞金蘇區。1935年,國府軍隊清剿江西蘇區,隱藏會昌縣民宅,遭第十八軍羅卓英部俘擄,經轉報總指揮陳誠,因過去在上海與陳誠妻家譚府相識,遂允保釋,叛離中國共產黨 <ref name=":0">謝然之,2000年,〈自述年譜簡編〉收錄於姚朋編《新聞與教育生涯:謝然之教授九秩華誕祝壽集》臺北:三民書局。</ref>。
1933年就任中共江西省委宣傳委員,不久返回赤都瑞金,主編中共中央政府機關報《紅色中華》。1934年2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人民委員會改組,毛澤東辭主席職,由張聞天繼任,擔任秘書長。同年冬,紅軍被迫開始長征,因罹患肺疾無法遠行,遂與瞿秋白等人留守瑞金蘇區。1935年,國府軍隊清剿江西蘇區,隱藏會昌縣民宅,遭第十八軍羅卓英部俘擄,經轉報總指揮陳誠,因過去在上海與陳誠妻家譚府相識,遂允保釋,叛離中國共產黨<ref name=":1">〈顧祝同電蔣中正據匪謝然之供稱赤匪西竄定有三計畫企圖赤化川陝及未來要旨擬在川南創造一新根據地為赤化中西部之大本營與在川西加緊藏民宣傳工作〉,1935年3月28日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蔣中正總統編號:002-090300-00114-024。</ref>


1936年3月自上海經橫濱轉赴東京,入東京中央大學攻讀新聞學。1937年8月淞滬戰役爆發後,回國受邀擔任陳誠機要秘書。1938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成立後,擔任設計委員,並兼侍從秘書。同年三民主義青年團在武昌成立,擔任書記長辦公室副主任。1940年陳誠辭卸兼職轉任湖北省主席,謝則調往中央,接任宣傳部副部長。同年底回鄂接任《新湖北日報》社長。1942擔任湖北省黨部委員兼宣傳部長。1943年赴渝參加青年團第一次全代表大會,首次會晤蔣經國。1944年蔣經國奉派擔任中央幹部學校教育長,轉任幹校教育長辦公室主任,協助籌備校務。同年6月奉派赴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進修,次年轉入明尼蘇達大學攻讀傳播。1947年7月取得碩士學位,自舊金山返國,次月就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宣傳部新聞處長,兼中央宣傳小組秘書;同時在首都南京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兼課,講授新聞學概論、新聞採訪、新聞編輯等課。1948年7月赴上海,協助蔣經國推行幣制改革及經濟管制。
1936年3月自上海經橫濱轉赴東京,入東京中央大學攻讀新聞學。1937年8月淞滬戰役爆發後,回國受邀擔任陳誠機要秘書。1938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成立後,擔任設計委員,並兼侍從秘書。同年三民主義青年團在武昌成立,擔任書記長辦公室副主任 <ref name=":2">謝然之,1997年10月,〈三民主義青年團往事瑣憶〉,《傳記文學》,71:4(425),19-27。</ref>。1940年陳誠辭卸兼職轉任湖北省主席,謝則調往中央,接任宣傳部副部長。同年底回鄂接任《新湖北日報》社長。1942擔任湖北省黨部委員兼宣傳部長。1943年赴渝參加青年團第一次全代表大會,首次會晤蔣經國。1944年蔣經國奉派擔任中央幹部學校教育長,轉任幹校教育長辦公室主任,協助籌備校務<ref name=":3">謝然之,1989年1月,〈從馬家寺至復興關:回憶經國先生創辦中央幹校的往事用以紀念他逝世一週年〉,《傳記文學》,54:1(320),15-24。</ref>。同年6月奉派赴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進修,次年轉入明尼蘇達大學攻讀傳播。1947年7月取得碩士學位,自舊金山返國,次月就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宣傳部新聞處長,兼中央宣傳小組秘書;同時在首都南京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兼課,講授新聞學概論、新聞採訪、新聞編輯等課。1948年7月赴上海,協助蔣經國推行幣制改革及經濟管制<ref name=":4">同註一。</ref>


1949年,原擬赴香港接辦國民黨營《香港時報》,2月間自香港赴浙江奉化溪口晉見國民黨總裁蔣介石,經陳誠推薦,5月即隨陳誠調往臺北,接任《臺灣新生報》社長、自兼總編輯,引進昔日政大新聞系門生擔任編採工作。同年創辦《臺灣新生報》南部版於高雄市,1961年將《新生報》南部版更名為《台灣新聞報》。  
1949年,原擬赴香港接辦國民黨營《香港時報》,2月間自香港赴浙江奉化溪口晉見國民黨總裁蔣介石,經陳誠推薦,5月即隨陳誠調往臺北,接任《臺灣新生報》社長、自兼總編輯,引進昔日政大新聞系門生擔任編採工作<ref name=":5">石永貴,2010年7月,〈謝然之先生逝世周年紀念〉,《傳記文學》,97:1(578),99-101。</ref>。同年創辦《臺灣新生報》南部版於高雄市,1961年將《新生報》南部版更名為《台灣新聞報》。  


1950年政工幹校在臺北創校,應蔣經國邀請擔任新聞組首任主任。1954年政治大學甫在臺復校,在新聞研究所兼課,講授比較新聞學、新聞文獻等課程。次年應校長陳大齊邀擔任新聞系首屆系主任,任內曾引介南伊利諾大學新聞系郎豪華來臺客座,1960年辭卸,由王洪鈞繼任。1963年中國文化學院設新聞系,兼新聞系主任。<ref name=":3">謝然之,1995年5月,〈大學新聞教育在台復興之回憶:為政大新聞系創立六十週年紀念而作〉,《傳記文學》,66:5(396),66-8。</ref>
1950年政工幹校在臺北創校,應蔣經國邀請擔任新聞組首任主任。1954年政治大學甫在臺復校,在新聞研究所兼課,講授比較新聞學、新聞文獻等課程。次年應校長陳大齊邀擔任新聞系首屆系主任,任內曾引介南伊利諾大學新聞系郎豪華來臺客座,1960年辭卸,由王洪鈞繼任。1963年中國文化學院設新聞系,兼新聞系主任。<ref name=":6">謝然之,1995年5月,〈大學新聞教育在台復興之回憶:為政大新聞系創立六十週年紀念而作〉,《傳記文學》,66:5(396),66-68。</ref>


1961年奉命就任中央黨部第四組主任,1966年調任中央黨部副秘書長,1970年出任駐薩爾瓦多大使,1975年卸任後赴美依親,客居美國德州首府奧斯汀。
1961年奉命就任中央黨部第四組主任,1966年調任中央黨部副秘書長,1970年出任駐薩爾瓦多大使,1975年卸任後赴美依親,客居美國德州首府奧斯汀。

於 2024年6月8日 (六) 05:06 的最新修訂

謝然之(1913-2009),1955年應聘擔任新聞系教授兼首屆系主任。

謝然之(1913-2009),原名煥章,字炳文。黨政人物、報人、新聞學者、外交官。1944年擔任中央幹部學校教育長辦公室主任,1947年授課南京政治大學。1954年政治大學在臺復校,擔任新聞系教授兼首屆系主任,1960年卸任。2009年辭世。

生平[編輯 | 編輯原始碼]

謝然之,1913年6月25日生於浙江餘姚。原名煥章,字炳文。先祖曾入朝為官,七歲入塾啟蒙,1922年入崇實教會學校小學部,此後自小學至初高中均就讀教會學校,1929年由上海南方高中畢業。

1929年考入光華大學,在校期間和穆時英、儲安平共組文學研究會,和新月派筆戰,後因邀請魯迅來校演講,遭校方警告,被迫轉學。1931年轉入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研讀國際法與出版法。1932年春,和當時上海左翼作家丁玲等作家同時加入中國共產黨,由瞿秋白監誓,潘梓年和馮雪峰為聯絡員。同年十月自東吳大學畢業,秘密從上海乘輪出發,經廣東汕頭、福建上杭,抵達江西瑞金中共蘇維埃控制區(簡稱蘇區) [1]

1933年就任中共江西省委宣傳委員,不久返回赤都瑞金,主編中共中央政府機關報《紅色中華》。1934年2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人民委員會改組,毛澤東辭主席職,由張聞天繼任,擔任秘書長。同年冬,紅軍被迫開始長征,因罹患肺疾無法遠行,遂與瞿秋白等人留守瑞金蘇區。1935年,國府軍隊清剿江西蘇區,隱藏會昌縣民宅,遭第十八軍羅卓英部俘擄,經轉報總指揮陳誠,因過去在上海與陳誠妻家譚府相識,遂允保釋,叛離中國共產黨[2]。。

1936年3月自上海經橫濱轉赴東京,入東京中央大學攻讀新聞學。1937年8月淞滬戰役爆發後,回國受邀擔任陳誠機要秘書。1938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成立後,擔任設計委員,並兼侍從秘書。同年三民主義青年團在武昌成立,擔任書記長辦公室副主任 [3]。1940年陳誠辭卸兼職轉任湖北省主席,謝則調往中央,接任宣傳部副部長。同年底回鄂接任《新湖北日報》社長。1942擔任湖北省黨部委員兼宣傳部長。1943年赴渝參加青年團第一次全代表大會,首次會晤蔣經國。1944年蔣經國奉派擔任中央幹部學校教育長,轉任幹校教育長辦公室主任,協助籌備校務[4]。同年6月奉派赴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進修,次年轉入明尼蘇達大學攻讀傳播。1947年7月取得碩士學位,自舊金山返國,次月就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宣傳部新聞處長,兼中央宣傳小組秘書;同時在首都南京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兼課,講授新聞學概論、新聞採訪、新聞編輯等課。1948年7月赴上海,協助蔣經國推行幣制改革及經濟管制[5]

1949年,原擬赴香港接辦國民黨營《香港時報》,2月間自香港赴浙江奉化溪口晉見國民黨總裁蔣介石,經陳誠推薦,5月即隨陳誠調往臺北,接任《臺灣新生報》社長、自兼總編輯,引進昔日政大新聞系門生擔任編採工作[6]。同年創辦《臺灣新生報》南部版於高雄市,1961年將《新生報》南部版更名為《台灣新聞報》。

1950年政工幹校在臺北創校,應蔣經國邀請擔任新聞組首任主任。1954年政治大學甫在臺復校,在新聞研究所兼課,講授比較新聞學、新聞文獻等課程。次年應校長陳大齊邀擔任新聞系首屆系主任,任內曾引介南伊利諾大學新聞系郎豪華來臺客座,1960年辭卸,由王洪鈞繼任。1963年中國文化學院設新聞系,兼新聞系主任。[7]

1961年奉命就任中央黨部第四組主任,1966年調任中央黨部副秘書長,1970年出任駐薩爾瓦多大使,1975年卸任後赴美依親,客居美國德州首府奧斯汀。

2009年6月27日病逝加州洛杉磯,享壽97歲。同年7月2日下午3時,安葬於洛城近郊玫瑰崗墓園(Rose Hills)。

參考資料[編輯 | 編輯原始碼]

  1. 謝然之,2000年,〈自述年譜簡編〉,收錄於姚朋編《新聞與教育生涯:謝然之教授九秩華誕祝壽文集》,頁151-193,臺北:東大圖書。
  2. 〈顧祝同電蔣中正據匪謝然之供稱赤匪西竄定有三年計畫企圖赤化川陝及未來要旨擬在川南創造一新根據地為赤化中西部之大本營與在川西加緊藏民宣傳工作〉,1935年3月28日,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蔣中正總統文物,編號:002-090300-00114-024。
  3. 謝然之,1997年10月,〈三民主義青年團往事瑣憶〉,《傳記文學》,71:4(425),19-27。
  4. 謝然之,1989年1月,〈從馬家寺至復興關:回憶經國先生創辦中央幹校的往事用以紀念他逝世一週年〉,《傳記文學》,54:1(320),15-24。
  5. 同註一。
  6. 石永貴,2010年7月,〈謝然之先生逝世周年紀念〉,《傳記文學》,97:1(578),99-101。
  7. 謝然之,1995年5月,〈大學新聞教育在台復興之回憶:為政大新聞系創立六十週年紀念而作〉,《傳記文學》,66:5(396),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