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校史」:修訂間差異
小 (已更改 "政大校史" 的保護層級([移動=僅允許管理員] (無限期))) |
無編輯摘要 |
||
(未顯示由 1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62 次修訂) | |||
第1行: | 第1行: | ||
'''政大校史''' | | '''政大校史''' | [[政大精神]] | [[校史故事]] <br /> | ||
===中央黨務學校時期( | ===中央黨務學校時期(西元1927年至1929年)=== | ||
民國建立以後,內憂外患紛沓而來,國家長期動亂,迫切需要革命建國人才。民國十六年,中國國民黨決定籌設「中央黨務學校」於南京紅紙廊,以訓練軍政時期的黨政幹部。當年五月二十日,正式通過蔣中正先生為校長,此日後來成為本校校慶之日。因為中央黨校師生同時擔負從事黨務、協助北伐與參與國家建設的多重使命,當時本校以培訓革命幹部從事政治宣傳與組織動員為發展目標。 | 民國建立以後,內憂外患紛沓而來,國家長期動亂,迫切需要革命建國人才。民國十六年,中國國民黨決定籌設「中央黨務學校」於南京紅紙廊,以訓練軍政時期的黨政幹部。當年五月二十日,正式通過蔣中正先生為校長,此日後來成為本校校慶之日。因為中央黨校師生同時擔負從事黨務、協助北伐與參與國家建設的多重使命,當時本校以培訓革命幹部從事政治宣傳與組織動員為發展目標。 | ||
===中央政治學校前期( | |||
===中央政治學校前期(西元1929年至1939年)=== | |||
隨著北伐完成,全國統一,國民政府宣布進入訓政時期。民國十八年,本校改組為「中央政治學校」,由原屬短期訓練性質的黨校擴充發展為具有研究部、學院、大學部、各式專修班的高等學府。中央政校是訓政時期培育政治人才的搖籃,學生入學後完全享受公費待遇,畢業後由黨政機關分發適當工作,對知識青年有絕大號召力,錄取者皆為一時之選。 | 隨著北伐完成,全國統一,國民政府宣布進入訓政時期。民國十八年,本校改組為「中央政治學校」,由原屬短期訓練性質的黨校擴充發展為具有研究部、學院、大學部、各式專修班的高等學府。中央政校是訓政時期培育政治人才的搖籃,學生入學後完全享受公費待遇,畢業後由黨政機關分發適當工作,對知識青年有絕大號召力,錄取者皆為一時之選。 | ||
===中央政治學校後期( | |||
===中央政治學校後期(西元1937年至1946年,含中央幹部學校)=== | |||
民國二十六年,對日抗戰爆發,本校由南京紅紙廊西遷至重慶小溫泉。抗戰期間,需才孔急,本校調整教育方針,一切以抗戰救國為依歸,因此停辦或緩辦長期性質的教育部門,開設短期性質的訓練部門,以造就大量可用之才。民國二十七年,蔣中正成立三民主義青年團,自兼團長。民國三十三年,為擴大訓練青年幹部,三青團創立「中央幹部學校」,以重慶復興關為校址。 | 民國二十六年,對日抗戰爆發,本校由南京紅紙廊西遷至重慶小溫泉。抗戰期間,需才孔急,本校調整教育方針,一切以抗戰救國為依歸,因此停辦或緩辦長期性質的教育部門,開設短期性質的訓練部門,以造就大量可用之才。民國二十七年,蔣中正成立三民主義青年團,自兼團長。民國三十三年,為擴大訓練青年幹部,三青團創立「中央幹部學校」,以重慶復興關為校址。 | ||
===改制國立政治大學( | |||
===改制國立政治大學(西元1946年至1949年)=== | |||
民國三十四年,抗戰勝利,中央政校預備遷回南京紅紙廊。民國三十五年,國民黨決議中央政校與中央幹校合併,改制為「國立政治大學」。民國三十六年,為配合國民政府施行憲政,本校由國民黨改隸於教育部。民國三十七年,徐蚌會戰國軍失利。民國三十八年一月,本校行政會議決議準備遷校,以「旅行」的名義,員生自由參加,最後轉進回到重慶小溫泉。當年底,共軍攻入川東,本校同學三百餘人前往成都投筆從戎,校務因而停頓。 | 民國三十四年,抗戰勝利,中央政校預備遷回南京紅紙廊。民國三十五年,國民黨決議中央政校與中央幹校合併,改制為「國立政治大學」。民國三十六年,為配合國民政府施行憲政,本校由國民黨改隸於教育部。民國三十七年,徐蚌會戰國軍失利。民國三十八年一月,本校行政會議決議準備遷校,以「旅行」的名義,員生自由參加,最後轉進回到重慶小溫泉。當年底,共軍攻入川東,本校同學三百餘人前往成都投筆從戎,校務因而停頓。 | ||
===在臺復校初期( | |||
===在臺復校初期(西元1954年至1973年)=== | |||
國民政府遷臺以後,曾有原則上大陸公立大學在臺一律不考慮復校之決議,然而鑑於本校在國家動亂中每能展現疾風勁草之精神,民國四十三年,教育部作出政治大學首先復校之動議。政治大學在臺復校,校園建築、教學設備與圖書等物質條件卻是從無到有的開創歷程,在全體師生的戮力經營之下,奠定本校的初步規模。 | 國民政府遷臺以後,曾有原則上大陸公立大學在臺一律不考慮復校之決議,然而鑑於本校在國家動亂中每能展現疾風勁草之精神,民國四十三年,教育部作出政治大學首先復校之動議。政治大學在臺復校,校園建築、教學設備與圖書等物質條件卻是從無到有的開創歷程,在全體師生的戮力經營之下,奠定本校的初步規模。 | ||
===在臺復校中期( | |||
===在臺復校中期(西元1973年至1994年)=== | |||
民國六○至七○年代,本校在原有學術基礎之上,持續質量並重的擴充與精進,各項校務都有顯著進展,例如︰社會科學資料中心、中正圖書館之落成,為同時期國內各大學中最現代化之建物;而鄰近山坡地之收購或撥用也擴增了學校幅員,逐步向山上校區發展。此外,學術研究方面,亦大幅度的提昇,在國際冷戰局勢之下,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亦在本時期改隸本校,成為本校一大特色。 | 民國六○至七○年代,本校在原有學術基礎之上,持續質量並重的擴充與精進,各項校務都有顯著進展,例如︰社會科學資料中心、中正圖書館之落成,為同時期國內各大學中最現代化之建物;而鄰近山坡地之收購或撥用也擴增了學校幅員,逐步向山上校區發展。此外,學術研究方面,亦大幅度的提昇,在國際冷戰局勢之下,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亦在本時期改隸本校,成為本校一大特色。 | ||
===在臺復校近期(西元1994年以後)=== | |||
民國八十三年,本校第一次經專任教師直接投票選出校長,時值我國政治社會日益開放,本校亦在一向見長的人文、社會、法、商、傳播領域之基礎上,以教學與研究兼籌,理論與實際並重,國際化與本土化均衡為原則,促成學術研究自由多元發展,包括教學卓越計畫及頂尖研究中心等多項計畫已獲教育部補助。為實現人文校園,民國九十年起,持續舉辦「包種茶節」及「駐校藝術家」等藝文活動。民國九十四年,政大附中正式招生,象徵本校構成自幼稚園至博士班的一貫完整學園。 | |||
民國九十七年,政大書院成立,藉由傳統中國書院精神與西方住宿學院制度的整合,推行學宿合一計畫。同年,開始推動大學城計畫與校園規劃,使大學教育永續發展並深耕在地文化。民國一百年,本校獲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肯定,通過第二期計畫,以「發展卓越研究」與「培養國際領導人才」為核心,重點發展「兩岸關係與中國研究」、「選舉研究」、「創新研究」等領域,期能達成「成為亞太地區人文社科學術重鎮」、「培養世界公民與未來社會領導人」兩大願景。民國一○三年,建置研究總中心,整合從研究、創新、育成到社會落實的研發道路。 | 民國九十七年,政大書院成立,藉由傳統中國書院精神與西方住宿學院制度的整合,推行學宿合一計畫。同年,開始推動大學城計畫與校園規劃,使大學教育永續發展並深耕在地文化。民國一百年,本校獲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肯定,通過第二期計畫,以「發展卓越研究」與「培養國際領導人才」為核心,重點發展「兩岸關係與中國研究」、「選舉研究」、「創新研究」等領域,期能達成「成為亞太地區人文社科學術重鎮」、「培養世界公民與未來社會領導人」兩大願景。民國一○三年,建置研究總中心,整合從研究、創新、育成到社會落實的研發道路。 | ||
在臺復校初期,本校原僅有教育、政治、新聞、外交、邊政等五學系,發展至今,現已成為擁有文、理、法、商、社會科學、外國語文 | 在臺復校初期,本校原僅有教育、政治、新聞、外交、邊政等五學系,發展至今,現已成為擁有文、理、法、商、傳播、教育、資訊、社會科學、外國語文、國際事務、創新國際等十一個學院之綜合型大學,無論在教學、研究及國際化等方面均展現優異成果。創校以來本校始終秉持「親愛精誠」的校訓精神,並以「深耕學術、多元連結、自我超越」為發展目標,未來,將持續追求學術卓越,期許能培養具「人文關懷、專業創新、國際視野」的新世紀領導人,型塑成為國際一流的人文學術殿堂。 |
於 2024年7月18日 (四) 05:08 的最新修訂
中央黨務學校時期(西元1927年至1929年)[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民國建立以後,內憂外患紛沓而來,國家長期動亂,迫切需要革命建國人才。民國十六年,中國國民黨決定籌設「中央黨務學校」於南京紅紙廊,以訓練軍政時期的黨政幹部。當年五月二十日,正式通過蔣中正先生為校長,此日後來成為本校校慶之日。因為中央黨校師生同時擔負從事黨務、協助北伐與參與國家建設的多重使命,當時本校以培訓革命幹部從事政治宣傳與組織動員為發展目標。
中央政治學校前期(西元1929年至1939年)[編輯 | 編輯原始碼]
隨著北伐完成,全國統一,國民政府宣布進入訓政時期。民國十八年,本校改組為「中央政治學校」,由原屬短期訓練性質的黨校擴充發展為具有研究部、學院、大學部、各式專修班的高等學府。中央政校是訓政時期培育政治人才的搖籃,學生入學後完全享受公費待遇,畢業後由黨政機關分發適當工作,對知識青年有絕大號召力,錄取者皆為一時之選。
中央政治學校後期(西元1937年至1946年,含中央幹部學校)[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民國二十六年,對日抗戰爆發,本校由南京紅紙廊西遷至重慶小溫泉。抗戰期間,需才孔急,本校調整教育方針,一切以抗戰救國為依歸,因此停辦或緩辦長期性質的教育部門,開設短期性質的訓練部門,以造就大量可用之才。民國二十七年,蔣中正成立三民主義青年團,自兼團長。民國三十三年,為擴大訓練青年幹部,三青團創立「中央幹部學校」,以重慶復興關為校址。
改制國立政治大學(西元1946年至1949年)[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民國三十四年,抗戰勝利,中央政校預備遷回南京紅紙廊。民國三十五年,國民黨決議中央政校與中央幹校合併,改制為「國立政治大學」。民國三十六年,為配合國民政府施行憲政,本校由國民黨改隸於教育部。民國三十七年,徐蚌會戰國軍失利。民國三十八年一月,本校行政會議決議準備遷校,以「旅行」的名義,員生自由參加,最後轉進回到重慶小溫泉。當年底,共軍攻入川東,本校同學三百餘人前往成都投筆從戎,校務因而停頓。
在臺復校初期(西元1954年至1973年)[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國民政府遷臺以後,曾有原則上大陸公立大學在臺一律不考慮復校之決議,然而鑑於本校在國家動亂中每能展現疾風勁草之精神,民國四十三年,教育部作出政治大學首先復校之動議。政治大學在臺復校,校園建築、教學設備與圖書等物質條件卻是從無到有的開創歷程,在全體師生的戮力經營之下,奠定本校的初步規模。
在臺復校中期(西元1973年至1994年)[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民國六○至七○年代,本校在原有學術基礎之上,持續質量並重的擴充與精進,各項校務都有顯著進展,例如︰社會科學資料中心、中正圖書館之落成,為同時期國內各大學中最現代化之建物;而鄰近山坡地之收購或撥用也擴增了學校幅員,逐步向山上校區發展。此外,學術研究方面,亦大幅度的提昇,在國際冷戰局勢之下,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亦在本時期改隸本校,成為本校一大特色。
在臺復校近期(西元1994年以後)[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民國八十三年,本校第一次經專任教師直接投票選出校長,時值我國政治社會日益開放,本校亦在一向見長的人文、社會、法、商、傳播領域之基礎上,以教學與研究兼籌,理論與實際並重,國際化與本土化均衡為原則,促成學術研究自由多元發展,包括教學卓越計畫及頂尖研究中心等多項計畫已獲教育部補助。為實現人文校園,民國九十年起,持續舉辦「包種茶節」及「駐校藝術家」等藝文活動。民國九十四年,政大附中正式招生,象徵本校構成自幼稚園至博士班的一貫完整學園。
民國九十七年,政大書院成立,藉由傳統中國書院精神與西方住宿學院制度的整合,推行學宿合一計畫。同年,開始推動大學城計畫與校園規劃,使大學教育永續發展並深耕在地文化。民國一百年,本校獲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肯定,通過第二期計畫,以「發展卓越研究」與「培養國際領導人才」為核心,重點發展「兩岸關係與中國研究」、「選舉研究」、「創新研究」等領域,期能達成「成為亞太地區人文社科學術重鎮」、「培養世界公民與未來社會領導人」兩大願景。民國一○三年,建置研究總中心,整合從研究、創新、育成到社會落實的研發道路。
在臺復校初期,本校原僅有教育、政治、新聞、外交、邊政等五學系,發展至今,現已成為擁有文、理、法、商、傳播、教育、資訊、社會科學、外國語文、國際事務、創新國際等十一個學院之綜合型大學,無論在教學、研究及國際化等方面均展現優異成果。創校以來本校始終秉持「親愛精誠」的校訓精神,並以「深耕學術、多元連結、自我超越」為發展目標,未來,將持續追求學術卓越,期許能培養具「人文關懷、專業創新、國際視野」的新世紀領導人,型塑成為國際一流的人文學術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