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連康」:修訂間差異
(→生平) |
無編輯摘要 |
||
(未顯示由 1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54 次修訂) | |||
第1行: | 第1行: | ||
[[檔案:蔡連康.jpg|210px|thumb|right|蔡連康(1950-2023), | [[檔案:蔡連康.jpg|210px|thumb|right|蔡連康(1950-2023),曾任政大教務長、副校長。攝於2007-2008年間(攝影:杜宜玲)。]] | ||
蔡連康(1950-2023), | 蔡連康(1950-2023),{{蔡連康人物簡介}} | ||
==生平== | ==生平== | ||
蔡連康,1950年生於臺東縣池上鄉新開園 | 蔡連康,1950年生於臺東縣池上鄉新開園。祖輩清末原居桃園中壢,日治時期自苗栗獅潭遷往後山,以小農兼營雜貨維持家計<ref name=":1">陳南州編,1977年8月,〈蔡榮華長老略記〉,《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東台設教百週年紀念特刊》,花蓮壽豐: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東部中會。</ref>。1968年花蓮高中畢業後負笈北上,就讀政治大學第32期東方語文學系韓文組(韓語系前身)。 | ||
1972年畢業後入伍服役,1974年獲三年獎學金,前往韓國首爾成均館大學攻讀韓國文學,1977年獲頒碩士學位,申請進入同校博士班,1980年取得韓國文學博士學位。同年返國,任教母校政大。先後擔任東語系副教授、教授、特聘教授。 | 1972年畢業後入伍服役,1974年獲三年獎學金,前往韓國首爾成均館大學攻讀韓國文學,1977年獲頒碩士學位,申請進入同校博士班,1980年取得韓國文學博士學位。同年返國,任教母校政大。先後擔任東語系(韓語系)副教授、教授、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韓國語言學、韓語語法、韓語修辭學、韓國文化等,發表會議論文、期刊論文多篇。 | ||
他長年致力於中韓學術交流,曾與韓、臺兩地韓文學者共同編撰《中韓.韓中辭典》、《韓語語法》等工具書。此外也曾兩度赴韓國成均館大學及漢陽大學任交換教授。1990年9月,教育部借調至韓國首爾的亞洲暨太文化社會中心(ASPAC Culture and Social Centres)擔任執行官,歷時四年,推動和強化東亞國家之間的文化教育交流。 | |||
在校期間曾擔任多項行政職務。1980年甫進政大,即受時任校長[[歐陽勛]]邀請,兼任校長室秘書。此後歷任主任秘書(1994-2000)、韓文系創系主任(2000-2001年)、外語學院院長(2001-2004年)、兼通識教育中心主任(2008年12月-2009年7月)、教務長(2006-2012年),代理公企中心主任公務和人員教育中心主任(2014年7月至10月),以及副校長(2012-2015年)等職<ref name=":2">郭秋雯主編,2016年5月,〈歷屆系主任專訪─蔡連康老師〉,《國立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六十周年紀念系刊》,臺北:政治大學韓文系印行。</ref>。 | |||
擔任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期間,積極推動博雅書院。在副校長任內,專注於校務發展及社區合作事項,除戮力改善選課制度、強化國內外跨校合作機制,也積極打造優質教學學習環境,如教學意見調查、教師資訊整合系統等政策。因表現傑出,曾經多次獲校方表彰,包括:教學特優教師、傑出優良教師獎,以及傑出服務教師獎,2000年教育部資深優良教師獎。 | |||
2016年2月自政大退休,總計在學術界服務三十六年,獲頒名譽教授。退休以後應政大昔日老長官鄭丁旺校長邀請,擔任政大校友總會秘書長。 | |||
2023年8月1日辭世,享年73歲。 | |||
==軼事== | ==軼事== | ||
*蔡連康長年參與校務運作,溝通協調,處事非常圓融,待人尤其柔軟謙和。成功大學林從一教授先前任教政大時,曾經與蔡連康共事。林從一說,兩人每次談事情結束之際,蔡連康總說:「請多幫忙,我給您叩頭了」。「給您叩頭」這句話乍聽之下像是肉麻的場面話。但這句話說得又如此真誠,林從一經過幾番觀察之後終究瞭解,學者從事行政工作、違逆學術本性,多少需要自我犧牲。這句話想要表達的意思是「謝謝您為了政大的事犧牲那麼大,誠懇地請求您繼續幫忙政大。」<ref name=":3">林從一,2023年8月17日,〈我給您叩頭了!〉,未出版。</ref> | |||
*蔡連康在退休之前,將數十年來所購置價值不菲的原裝書三千多冊捐給政大圖書館。他的大學同窗翟大龍說:世上莫過布施難,讀書人最不捨是捐書,蔡連康為了母校韓文發展,不惜捐出所愛<ref name=":4">翟大龍,2023年8月,〈無涯的學識,無盡的謙卑!隨筆寫東語系及道南小舍之光--蔡連康〉,未出版。</ref>。 | |||
*蔡連康酒量甚佳,是有名的「大海納百川」。他的政大同事陳樹衡教授回憶,2012年十月,時任副校長的蔡連康帶領政大主管組團前往韓國,拜訪姊妹校成均館大學,洽談學術合作事宜。會後韓方設宴款待,席上約定雙方每許一願,則浮一大白。當日蔡連康在眾韓將輪番勸進之下,雖顯略有醉意,但均能鎮定自若,面帶微笑,在一群酒仙暨酒聖中持續「許願」,展現出灌不倒的氣勢。陳樹衡說,那一天最終讓成均館大學同儕見識到政大人的度量<ref name=":5">陳樹衡,2023年8月,〈遙思故人 懷念蔡連康副校長〉,未出版。</ref>。 | |||
==著作== | ==著作== | ||
政大圖書館整合查詢作品,期刊30篇、會議論文21篇。圖書兩本書目如下: | |||
* 韓文著作《現代韓國語의 時制語尾研究》(漢城:금강선,1998年) | |||
* 韓文譯作《사랑과믿음》(中譯《愛與信仰》,李登輝著,臺北:光華,1992年) | |||
==參考資料== | ==參考資料== | ||
於 2024年12月28日 (六) 16:52 的最新修訂
蔡連康(1950-2023),韓國語文學者,1980年到校,歷任韓語系教授、主任秘書、韓文系主任、外語學院院長、教務長(2006-2012)、副校長(2010-2014)。2016年退休,2023年辭世。
生平[編輯 | 編輯原始碼]
蔡連康,1950年生於臺東縣池上鄉新開園。祖輩清末原居桃園中壢,日治時期自苗栗獅潭遷往後山,以小農兼營雜貨維持家計[1]。1968年花蓮高中畢業後負笈北上,就讀政治大學第32期東方語文學系韓文組(韓語系前身)。
1972年畢業後入伍服役,1974年獲三年獎學金,前往韓國首爾成均館大學攻讀韓國文學,1977年獲頒碩士學位,申請進入同校博士班,1980年取得韓國文學博士學位。同年返國,任教母校政大。先後擔任東語系(韓語系)副教授、教授、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韓國語言學、韓語語法、韓語修辭學、韓國文化等,發表會議論文、期刊論文多篇。
他長年致力於中韓學術交流,曾與韓、臺兩地韓文學者共同編撰《中韓.韓中辭典》、《韓語語法》等工具書。此外也曾兩度赴韓國成均館大學及漢陽大學任交換教授。1990年9月,教育部借調至韓國首爾的亞洲暨太文化社會中心(ASPAC Culture and Social Centres)擔任執行官,歷時四年,推動和強化東亞國家之間的文化教育交流。
在校期間曾擔任多項行政職務。1980年甫進政大,即受時任校長歐陽勛邀請,兼任校長室秘書。此後歷任主任秘書(1994-2000)、韓文系創系主任(2000-2001年)、外語學院院長(2001-2004年)、兼通識教育中心主任(2008年12月-2009年7月)、教務長(2006-2012年),代理公企中心主任公務和人員教育中心主任(2014年7月至10月),以及副校長(2012-2015年)等職[2]。
擔任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期間,積極推動博雅書院。在副校長任內,專注於校務發展及社區合作事項,除戮力改善選課制度、強化國內外跨校合作機制,也積極打造優質教學學習環境,如教學意見調查、教師資訊整合系統等政策。因表現傑出,曾經多次獲校方表彰,包括:教學特優教師、傑出優良教師獎,以及傑出服務教師獎,2000年教育部資深優良教師獎。
2016年2月自政大退休,總計在學術界服務三十六年,獲頒名譽教授。退休以後應政大昔日老長官鄭丁旺校長邀請,擔任政大校友總會秘書長。
2023年8月1日辭世,享年73歲。
軼事[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蔡連康長年參與校務運作,溝通協調,處事非常圓融,待人尤其柔軟謙和。成功大學林從一教授先前任教政大時,曾經與蔡連康共事。林從一說,兩人每次談事情結束之際,蔡連康總說:「請多幫忙,我給您叩頭了」。「給您叩頭」這句話乍聽之下像是肉麻的場面話。但這句話說得又如此真誠,林從一經過幾番觀察之後終究瞭解,學者從事行政工作、違逆學術本性,多少需要自我犧牲。這句話想要表達的意思是「謝謝您為了政大的事犧牲那麼大,誠懇地請求您繼續幫忙政大。」[3]
- 蔡連康在退休之前,將數十年來所購置價值不菲的原裝書三千多冊捐給政大圖書館。他的大學同窗翟大龍說:世上莫過布施難,讀書人最不捨是捐書,蔡連康為了母校韓文發展,不惜捐出所愛[4]。
- 蔡連康酒量甚佳,是有名的「大海納百川」。他的政大同事陳樹衡教授回憶,2012年十月,時任副校長的蔡連康帶領政大主管組團前往韓國,拜訪姊妹校成均館大學,洽談學術合作事宜。會後韓方設宴款待,席上約定雙方每許一願,則浮一大白。當日蔡連康在眾韓將輪番勸進之下,雖顯略有醉意,但均能鎮定自若,面帶微笑,在一群酒仙暨酒聖中持續「許願」,展現出灌不倒的氣勢。陳樹衡說,那一天最終讓成均館大學同儕見識到政大人的度量[5]。
著作[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政大圖書館整合查詢作品,期刊30篇、會議論文21篇。圖書兩本書目如下:
- 韓文著作《現代韓國語의 時制語尾研究》(漢城:금강선,1998年)
- 韓文譯作《사랑과믿음》(中譯《愛與信仰》,李登輝著,臺北:光華,1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