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政大的味道」:修訂間差異

出自政大記憶網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已建立頁面,內容為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東西, 今日重來白首,欲尋陳跡都迷。 題西太一宮壁 王安石 提到一所大學的特色,除了學術…")
 
無編輯摘要
 
(未顯示由 1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 次修訂)
第1行: 第1行: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東西,
<big>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東西,</big>
今日重來白首,欲尋陳跡都迷。
題西太一宮壁  王安石


<big>今日重來白首,欲尋陳跡都迷。</big>


    提到所大學的特色,除了學術與就業等未來取向的考量,省不了要聊聊周邊的生活環境。本校地處北市南疆,依山傍水、地靈人傑,整體而言清新幽靜,在繁忙的城市中自成一格。然而事事有一好而沒兩好,恬淡自守的代價便是生活機能的減損。雖說「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作個空谷佳人亦非壞事,然而雖隔絕了聲色犬馬,但也隔絕了諸多生活情趣,其中最令人難熬的,便是美食的匱乏。
<big>題西太宮壁  王安石</big>


    當然,要說政大是美食沙漠,比起一些雲深不知處,天天與荒煙漫草為伴的所在,這種說法絕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然而要與多采多姿的大臺北相比,那我們顯然就相形失色了。所謂好吃的食物是享受,不好吃的食物是對身體盡義務,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大抵是為了天所將降之大任作預備。


    但是乏味的食物政大並非自古以便可分割的。曾經學校周遭也存在著好些不僅是小店小食更是好店好食的店家以椒麻雞和米線聞名顛味小館、以果仁麵餅、香草雞腿與冰滴咖啡為主打的最佳選擇水岸咖啡等皆遠近馳名。其中一家,名叫如山食府如山食府,舊名革命之家,老闆人稱毛哥,登山店內則賣著道地的上海菜。清新雪菜百頁、甜而不膩烤麩、鬆軟多汁的獅子頭、軟嫩香醇的腐乳肉…那個時候過些時日便與老師、同學相約聚餐最好是選一下午沒課的日子大夥用完午飯再點杯咖啡等老闆忙完後,一起閒話家常,人人彷彿革命志士般談著自身理想、未來的抱負時不時夾雜著開懷笑聲的唱和,這便是最好休閒了
<big>提到一所大學的特色除了學術就業等未取向的考量,省了要聊聊周邊生活環境本校地處北市南疆依山傍水、地靈人傑整體而言清新幽靜在繁忙城市自成然而事事有一好而沒兩好,自守代價便是生活機能減損。雖說「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空谷佳人亦非壞事然而雖隔絕了聲色犬馬但也隔絕了諸多生活情趣其中最令難熬的,便是美食匱乏</big>


    不過,隨著如山食府搬遷至花蓮、水岸咖啡因行政大樓整修而撤出,當未來以來,許多此曾在的人、物不在,而將臨的期望仍未臨,而我還在過去與未來間的鋼索上掙扎。或許再過些時日,我會去花蓮瞧瞧,屆時將再訪回憶,只是不知尋不尋得回陳跡,又迷是不迷?
 
<big>當然,要說政大是美食沙漠,比起一些雲深不知處,天天與荒煙漫草為伴的所在,這種說法絕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然而要與多采多姿的大臺北相比,那我們顯然就相形失色了。所謂好吃的食物是享受,不好吃的食物是對身體盡義務,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大抵是為了天所將降之大任作預備。</big>
 
 
<big>但是,乏味的食物與政大並非自古以來便不可分割的。曾經,學校周遭也存在著好些不僅是小店小食,更是好店好食的店家,以椒麻雞和米線聞名的滇味小館、以果仁麵餅、香草雞腿與冰滴咖啡為主打的最佳選擇水岸咖啡等皆遠近馳名。其中一家,名叫如山食府。如山食府,舊名革命之家,老闆人稱毛哥,好登山,店內則賣著道地的上海菜。清新淡雅的雪菜百頁、甜而不膩的烤麩、鬆軟多汁的獅子頭、軟嫩香醇的腐乳肉…在那個時候,過些時日便與老師、同學相約聚餐,最好是選一個下午沒課的日子,大夥用完午飯再點杯咖啡,等老闆忙完後,一起閒話家常,人人彷彿革命志士般談著自身的理想、未來的抱負,時不時夾雜著開懷笑聲的唱和,這便是最好的休閒了。</big>
 
 
<big>不過,隨著如山食府搬遷至花蓮、水岸咖啡因行政大樓整修而撤出,當未來以來,許多此曾在的人、物不在,而將臨的期望仍未臨,而我還在過去與未來間的鋼索上掙扎。或許再過些時日,我會去花蓮瞧瞧,屆時將再訪回憶,只是不知尋不尋得回陳跡,又迷是不迷?</big>

於 2019年4月1日 (一) 01:16 的最新修訂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東西,

今日重來白首,欲尋陳跡都迷。

題西太一宮壁 王安石


提到一所大學的特色,除了學術與就業等未來取向的考量,省不了要聊聊周邊的生活環境。本校地處北市南疆,依山傍水、地靈人傑,整體而言清新幽靜,在繁忙的城市中自成一格。然而事事有一好而沒兩好,恬淡自守的代價便是生活機能的減損。雖說「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作個空谷佳人亦非壞事,然而雖隔絕了聲色犬馬,但也隔絕了諸多生活情趣,其中最令人難熬的,便是美食的匱乏。


當然,要說政大是美食沙漠,比起一些雲深不知處,天天與荒煙漫草為伴的所在,這種說法絕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然而要與多采多姿的大臺北相比,那我們顯然就相形失色了。所謂好吃的食物是享受,不好吃的食物是對身體盡義務,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大抵是為了天所將降之大任作預備。


但是,乏味的食物與政大並非自古以來便不可分割的。曾經,學校周遭也存在著好些不僅是小店小食,更是好店好食的店家,以椒麻雞和米線聞名的滇味小館、以果仁麵餅、香草雞腿與冰滴咖啡為主打的最佳選擇水岸咖啡等皆遠近馳名。其中一家,名叫如山食府。如山食府,舊名革命之家,老闆人稱毛哥,好登山,店內則賣著道地的上海菜。清新淡雅的雪菜百頁、甜而不膩的烤麩、鬆軟多汁的獅子頭、軟嫩香醇的腐乳肉…在那個時候,過些時日便與老師、同學相約聚餐,最好是選一個下午沒課的日子,大夥用完午飯再點杯咖啡,等老闆忙完後,一起閒話家常,人人彷彿革命志士般談著自身的理想、未來的抱負,時不時夾雜著開懷笑聲的唱和,這便是最好的休閒了。


不過,隨著如山食府搬遷至花蓮、水岸咖啡因行政大樓整修而撤出,當未來以來,許多此曾在的人、物不在,而將臨的期望仍未臨,而我還在過去與未來間的鋼索上掙扎。或許再過些時日,我會去花蓮瞧瞧,屆時將再訪回憶,只是不知尋不尋得回陳跡,又迷是不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