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南軒」:修訂間差異

出自政大記憶網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第14行: 第14行:
1980年11月9日因心臟病過世。
1980年11月9日因心臟病過世。


==軼事==
* 根據余井塘回憶,「南軒先生為人平易近人,做事卻堅守原則。他往昔有一習慣,少為人知,即每日晨起必先靜坐默禱若干時,他非教徒,他每晨必祈禱這一天的所作所為,不論為幾為人,無不出以至誠,求其至善。就其大者而言,他一生從事教育,始終擇善固執,這是我所認識的南軒先生。」<ref name= ":4">余井塘,1981年,〈追懷吳南軒先生〉,吳南軒逝世紀念籌備會,《吳南軒先生逝世周年祭紀念專輯》,頁7-10,臺北:吳南軒逝世紀念籌備會</ref>
* 吳南軒在政校的同事程凔波指出,「講道南軒先生事功方面,他的頂巔,在他出長復旦大學時期,當時他的年齡正在四時左右,是人生經歷最強盛時期,他接復旦後不到一年,抗戰爆發。復旦當時是一所私立大學,沒有任何基金。但他率領全體師生,由上海到重慶遷校成功。」透過吳南軒先生率領眾人的努力之下,復旦大學由私立轉為國立學校,並在原有的文、理、法、商四大學院之外,開創農學院,增加學生人數。<ref name= ":5">程凔波,1981年,〈永憶吳南軒先生〉,吳南軒逝世紀念籌備會,《吳南軒先生逝世周年祭紀念專輯》,頁11-14,臺北:吳南軒逝世紀念籌備會</ref>


* 吳南軒生前遺囑強調喪葬絕對從簡,避免驚動親友,強調不追思、不公祭、不誦經、不燒紙,堅持著生平舊衣服,即冬用中式長袍、短襖、西裝褲,不要浪費另製衣服。<ref name= ":3">吳南軒逝世紀念籌備會,《吳南軒先生逝世周年祭紀念專輯》,頁7-10,臺北:吳南軒逝世紀念籌備會</ref>


==研究著作==
==研究著作==
第20行: 第25行:
*《心理衛生》(上海:教育編譯館,1935年)
*《心理衛生》(上海:教育編譯館,1935年)


==軼事==
* 根據余井塘回憶,「南軒先生為人平易近人,做事卻堅守原則。他往昔有一習慣,少為人知,即每日晨起必先靜坐默禱若干時,他非教徒,他每晨必祈禱這一天的所作所為,不論為幾為人,無不出以至誠,求其至善。就其大者而言,他一生從事教育,始終擇善固執,這是我所認識的南軒先生。」<ref name= ":4">余井塘,1981年,〈追懷吳南軒先生〉,吳南軒逝世紀念籌備會,《吳南軒先生逝世周年祭紀念專輯》,頁7-10,臺北:吳南軒逝世紀念籌備會</ref>
* 吳南軒在政校的同事程凔波指出,「講道南軒先生事功方面,他的頂巔,在他出長復旦大學時期,當時他的年齡正在四時左右,是人生經歷最強盛時期,他接復旦後不到一年,抗戰爆發。復旦當時是一所私立大學,沒有任何基金。但他率領全體師生,由上海到重慶遷校成功。」透過吳南軒先生率領眾人的努力之下,復旦大學由私立轉為國立學校,並在原有的文、理、法、商四大學院之外,開創農學院,增加學生人數。<ref name= ":5">程凔波,1981年,〈永憶吳南軒先生〉,吳南軒逝世紀念籌備會,《吳南軒先生逝世周年祭紀念專輯》,頁11-14,臺北:吳南軒逝世紀念籌備會</ref>
* 吳南軒生前遺囑強調喪葬絕對從簡,避免驚動親友,強調不追思、不公祭、不誦經、不燒紙,堅持著生平舊衣服,即冬用中式長袍、短襖、西裝褲,不要浪費另製衣服。<ref name= ":3">吳南軒逝世紀念籌備會,《吳南軒先生逝世周年祭紀念專輯》,頁7-10,臺北:吳南軒逝世紀念籌備會</ref>


==大事記==
==大事記==

於 2025年4月5日 (六) 12:40 的最新修訂

吳南軒(1895-1980),1966年到校,曾任文學院院長、心理系教授,1973年退休。資料出處:政大畢業紀念冊,典藏於政治大學圖書館。
早年在大陸的照片。資料出處:吳南軒先生逝世周年紀念專輯,典藏於政治大學圖書館。

吳南軒(1895-1980),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曾任清華、復旦等大學校長。1966年到校,曾任文學院院長、心理系教授,1973年退休。

生平

吳南軒,本名冕,以字行。1895年出生於江蘇儀徵,家中手足三人居長。1912年高中畢業後擔任儀徵東區新城小學校校長,1915年後辭去小學校校長,赴上海就讀復旦公學。1920年畢業後,前往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深造。最初攻讀教育,之後轉往心理學,先後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獲頒文學士、碩士,以及教育博士學位。

1923年至1928年間,曾任美國政府農務部編譯員,1928年轉任美國舊金山《少年中國晨報》總編輯,兼任林肯大學教授。1929年四月,教育部派遣考察美國教育,1929年回國,先後擔任中央政治學校教務副主任,中央訓練部測驗科主任,考試院選委員會專門委員,中央派遣留學生管理委員會委員。[1]1929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畢業,回國。

1930年奉派擔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1937年後回歸母校,擔任復旦大學校長。1943年創立國立英士大學,擔任首任校長。[2]

1949年來台。旋即應聘赴美任教。1966年應政大校長劉季洪邀請,擔任文學院院長。在校期間除開設「心理衛生」課程,並在政大倡議設立學生心理衛生中心。1973年轉任心理系教授,同年退休。在政大擔任文學院院長期間,對於政大校務的發展極為關注,曾建議增設哲學、心理、數學三個學系。1970年將文學院改為文理學院,先成立數學系。1977年在校務會議中發言,呼籲政府實施大專院校「教用合一」的計劃教育。

1980年11月9日因心臟病過世。

軼事

  • 根據余井塘回憶,「南軒先生為人平易近人,做事卻堅守原則。他往昔有一習慣,少為人知,即每日晨起必先靜坐默禱若干時,他非教徒,他每晨必祈禱這一天的所作所為,不論為幾為人,無不出以至誠,求其至善。就其大者而言,他一生從事教育,始終擇善固執,這是我所認識的南軒先生。」[3]
  • 吳南軒在政校的同事程凔波指出,「講道南軒先生事功方面,他的頂巔,在他出長復旦大學時期,當時他的年齡正在四時左右,是人生經歷最強盛時期,他接復旦後不到一年,抗戰爆發。復旦當時是一所私立大學,沒有任何基金。但他率領全體師生,由上海到重慶遷校成功。」透過吳南軒先生率領眾人的努力之下,復旦大學由私立轉為國立學校,並在原有的文、理、法、商四大學院之外,開創農學院,增加學生人數。[4]
  • 吳南軒生前遺囑強調喪葬絕對從簡,避免驚動親友,強調不追思、不公祭、不誦經、不燒紙,堅持著生平舊衣服,即冬用中式長袍、短襖、西裝褲,不要浪費另製衣服。[5]

研究著作

  • 《心理衛生》(上海:教育編譯館,1935年)


大事記

日期 大事記
1895年 出生,籍貫江蘇儀徵
1912年 高中畢業
1913年 儀徵縣東區新城小學校校長
1929年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畢業,回國
1930年 國立清華大學校長
1937年 復旦大學校長
1943年 國立英士大學首任校長
1958年 復旦中學董事
1966年 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院長
1973年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同年退休
1980年 11月9日病逝臺北。

資料來源

  1. 國史館,〈大專院校教職員任免(七)〉,國史館文物史料查詢系統,國民政府/人事/教育機關學校人員任免/大專院校人員任免,編號001-032320-00007-011
  2. 傳記文學網站https://p.udpweb.com/bio/view/bio0380020018?q=%E5%90%B3%E5%8D%97%E8%BB%92
  3. 余井塘,1981年,〈追懷吳南軒先生〉,吳南軒逝世紀念籌備會,《吳南軒先生逝世周年祭紀念專輯》,頁7-10,臺北:吳南軒逝世紀念籌備會
  4. 程凔波,1981年,〈永憶吳南軒先生〉,吳南軒逝世紀念籌備會,《吳南軒先生逝世周年祭紀念專輯》,頁11-14,臺北:吳南軒逝世紀念籌備會
  5. 吳南軒逝世紀念籌備會,《吳南軒先生逝世周年祭紀念專輯》,頁7-10,臺北:吳南軒逝世紀念籌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