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李福」:修訂間差異

出自政大記憶網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第5行: 第5行:
高李福,1949年7月19日生於台北縣木柵鄉象頭埔。出身礦工家庭,家中次男,手足九人。兩歲時搬家至臺北市臥龍街,1956年就讀大安國民學校。當時家境清苦,學費經常分期繳納。
高李福,1949年7月19日生於台北縣木柵鄉象頭埔。出身礦工家庭,家中次男,手足九人。兩歲時搬家至臺北市臥龍街,1956年就讀大安國民學校。當時家境清苦,學費經常分期繳納。


1962年小學畢業,隨即投入工作。最初在鐵工廠當學徒,也曾任職代書事務所和五金工廠。1969年3月奉召入伍,先後駐防林口和金門。1971年自金門退伍返臺,回原五金工廠供職,進入開平中學夜間補校半工半讀;參加檢定考試,取得高中學歷。嗣後離開工廠,一度以駕駛計程車維持生計。
1962年小學畢業,隨即投入工作。最初在鐵工廠當學徒,也曾任職代書事務所和五金工廠。1969年3月奉召入伍,先後駐防林口和金門。1971年自金門退伍返臺,回原五金工廠供職,同年進入開平中學夜間補校半工半讀;六年間取得初、高中學歷。1977年離開工廠,以駕駛計程車維持生計。


1979年由鄉人介紹,進入本校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擔任公務車司機。曾為中心主任蔡維屏、[[張京育]]駕駛座車。在國關中心服務期間,考取本校附設空中行政專校,利用公餘時間進修,1986年完成行專學業。
1979年由鄉人介紹,進入本校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擔任公務車司機。曾為中心主任蔡維屏、[[張京育]]駕駛座車。在國關中心服務期間,考取本校附設空中行政專校,利用公餘時間進修,1986年完成行專學業。

於 2025年4月20日 (日) 14:05 的修訂

高李福(1949-),1979年到校,任國關中心技工,1984年起任職秘書處31年,2015年退休。歷任退休人員聯誼會總幹事、會長。影像攝於年,高李福提供。

高李福(1949-),1979年到校,擔任國關中心技工。1984年調至校本部。服務秘書處31年,歷經五任校長,三度獲傑出服務獎。2015年退休後歷任退休人員聯誼會總幹事、會長。[1]

生平

高李福,1949年7月19日生於台北縣木柵鄉象頭埔。出身礦工家庭,家中次男,手足九人。兩歲時搬家至臺北市臥龍街,1956年就讀大安國民學校。當時家境清苦,學費經常分期繳納。

1962年小學畢業,隨即投入工作。最初在鐵工廠當學徒,也曾任職代書事務所和五金工廠。1969年3月奉召入伍,先後駐防林口和金門。1971年自金門退伍返臺,回原五金工廠供職,同年進入開平中學夜間補校半工半讀;六年間取得初、高中學歷。1977年離開工廠,以駕駛計程車維持生計。

1979年由鄉人介紹,進入本校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擔任公務車司機。曾為中心主任蔡維屏、張京育駕駛座車。在國關中心服務期間,考取本校附設空中行政專校,利用公餘時間進修,1986年完成行專學業。

1984年張京育就任校長,調至校本部秘書處擔任雇員,再晉升為辦事員、組員。業務掌理公文收發、保管及施用校長公務章及財務章、並負責校長室進出安全;經常隨校長出席校內活動,負責攝影工作。任職期間達卅一年,歷經張京育鄭丁旺鄭瑞城吳思華周行一等五任校長;曾三次榮獲年度傑出服務行政人員。

2015年屆齡退休,應聘擔任政大退休人員聯誼會總幹事。2022年起擔任退休人員聯誼會會長迄今。

軼事

  • 高李福任職秘書處時,職責之一是負責門禁安全,當時秘書室連同校長室總共有九個門,因此同仁戲稱他是「九門提督」。鄭瑞城校長任內的主任秘書關尚仁,要學生稱他「高爺爺」,此一稱呼不逕而走,同事都稱他為「高爺」。
  • 高李福長期負責保管和施用校長公務章及財務章。某年在年關前察覺請款清冊用印形式有異。經再三比對後,發現七顆公務章全係私刻,因細心處理,學校財務損失得以避免。

資料來源

  1. 高李福口述,2025年4月18日,〈高李福先生訪談紀錄〉,未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