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思華」: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政大記憶網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行 84: 行 84: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0%B3%E6%80%9D%E8%8F%AF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0%B3%E6%80%9D%E8%8F%AF
[[category:企業管理研究所系友]]

於 2022年4月20日 (三) 02:47 的最新修訂

圖檔描述:吳思華大頭照  
拍攝地點:維基百科  
所有人:國立政治大學  

CC BY-NC 3.0

本網站上傳圖片採用CC-BY-NC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勿做為商業用途」

吳思華(1955年7月9日-),生於臺灣雲林縣,籍貫浙江省平陽縣[3],管理學者,研究專長為策略管理、產業與競爭分析、知識經濟、創新與創造力等,曾獲第一屆科技管理學會院士、2008年「科技管理獎」個人獎。曾任國立政治大學校長、教育部部長[4]。

國立政治大學校長[編輯]

2006年8月1日,接任國立政治大學校長。在政大歷任校長中,為首位由台灣高等教育獨立培養出的學者。

上任之初,即以「東方哈佛」為願景,希望帶領以人文社會學科為主的政大,邁向國際一流大學。

發揮管理學科專長,從事校園內的空間改造、創新實驗與資源串聯,打造有利學生「鑲嵌於校園生活、無所不在的學習」之校園環境,鼓勵教師追求學術卓越,並將學術實踐於社會,同時推動國際交流。

推動以「書院教育」為核心的博雅創新教育,包含針對大一新生的「新生書院」、大二以上學生自由申請的「主題書院」、以人文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三大領域設計課程的「通識教育」,最終理想是將大學部學生全部納入書院體系,建立學院與書院的雙聯制度,讓每位政大學生除了隸屬學院之外,同時也是書院的院生。

推動一系列校園環境的空間改造,對於政大師生的校園生活影響深遠,卻較少為人所知;包括分階段改造「藝文中心」,設置可瞭望水岸風景的木平台,增設「舜文大講堂」、「數位藝術中心」、「創意實驗室」等空間;於行政大樓大門入口左側,設置「水岸咖啡」,提供全校師生與行政人員用餐休憩之用;整修「羅馬廣場」,於太陽花學運期間,成為師生自發的公共論壇空間。

2007年8月,成立「政大出版社」,由校內外專家學者組成出版委員會,設立人文、社會科學、商管與法學四大學門編輯委員會,以嚴謹的審查制度出版學術專書,成立六年多,共計出版50餘本學術專書。

2007年11月,主動讓出校長職務宿舍,並提議將校長職務宿舍改造為「校長之家」,成為心理諮商中心的新據點,舉辦電影賞析、團體輔導、工作坊等活動。

2008年,面對全球金融風暴,感受到初出校園的社會新鮮人所面臨的無法想像未來的困頓,邀請工研院與資策會共同提案,推動「願景2025:打造臺灣產業未來力計畫」,號召近百位年輕世代,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失業壓力,在政大、工研院、資策會和各界專家學者帶領下,以創新觀點檢視臺灣產業發展,勾勒臺灣未來產業面貌。

2009年開始,將傳統的新生訓練,改為大一新生都要參加的「超政新生定位創意營」,讓大一新生透過營隊活動認識政大校園,同時培養跨系的同學友誼。

2010年擔任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建國百年基金會董事,主張學界應以其學術專長參與建國百年慶祝活動,在科技部支持下,政大邀請了行政院、考試院、中研院、國立故宮博物院、國史館以下,包括35所大學與14所公民營學術研究機構149位專家學者共同投入國內近年規模最巨的民間修史工程-「中華民國發展史撰寫計畫」,由學者發聲,掌握文史話語權,讓世界重新看見中華民國。

2010年12月,「國際學人暨學生會館」落成啟用,提供外籍生住宿空間。

2010至2012年,與富邦藝術基金會合作「粉樂町政大校園續展」,每年由數十件國內外藝術家創作的公共藝術品進駐校園各角落,讓政大校園成為一座無牆的美術館。

2011年7月,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中心成立全國第一個共同工作空間--「創意創新創業交易所」,簡稱「創立方」,提出「一張桌子也能創業」的號召,在短短一年內,進駐創業團隊由12家躍升到87家,進駐的創業家突破150人,並帶動台北創業圈的風氣。

2012年1月,推行校內約用人員的工作評價制度,以工作分級設定並以條件能力敘薪,建立行政人員升遷之永業發展機制,首開國內風氣之先,有效降低約用人員離職率。

2013年11月,政大校園專屬自行車Free Bike上路,由康美企業社捐贈40輛單車,提供師生自由騎乘。

2014年6月,校務會議票選,吳思華卸任後續代理校長。

教育部長[編輯]

2014年7月29日,行政院公布自8月6日起由政大校長吳思華接任教育部長。

推動2015年「教育創新行動年」:辦理提升青年學生全球移動力計畫、高等教育創新轉型方案、青年學者養成計畫、創新自造教育計畫、國民教育階段學生學習精進方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年精進計畫、偏鄉教育創新發展方案等教育創新方案。

2014年11月12日制定公布「學生輔導法」,建構三級輔導體制。

2014年11月19日制定公布「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2014年11月26日制定公布「公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委託私人辦理條例」,推動實驗教育。

2015年1月5日「國家運動訓練中心」正式營運,成為推動國家運動訓練事務及培育運動競技人才的專責機構。

2015年1月14日制定公布「技術及職業教育法」,落實技術及職業教育人才培育。

2015年4月30日核定發布「青年發展政策綱領」,勾勒全方位的青年發展政策架構。

2015年6月10日制定公布「教師待遇條例」,完備教師待遇法制。

相關作品[編輯]

吳思華等,2014,大學的蛻變:指南山下的創新實踐,台北:遠流出版社 《臺灣產業研究第四輯:知識資本在台灣》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Vol. 6, No. 2, 2005「Tiger」 BrainPower: Taiwan’s Intellectual Capit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Special Issue –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The Asian Way》

吳思華、許牧彥、侯勝宗,2006,「智慧資本策略思維」,智慧資本管理,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台灣智慧資本研究中心主編,頁27-48,台北:華泰文化出版

吳思華、許牧彥、林良陽,2006,「智慧資本運用能耐」,智慧資本管理,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台灣智慧資本研究中心主編,頁325-359,台北:華泰文化出版

吳思華、溫肇東、馮國卿,2002,「建構以知識管理為內涵之虛擬創新育成中心」,大中華管理學術論著與案例系列之高新科技管理,段樵、伍鳳儀、黃熾森編,頁345-366,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

吳思華,2002,策略九說(簡體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吳思華主編,2001,「知識管理在台灣」,台灣產業研究第四期,台北:遠流出版社

吳思華,2000,策略九說(三版),台北:臉譜文化出版社

吳思華,1998,策略九說(二版),台北:臉譜文化出版社

吳思華,1996,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台北:麥田出版社

吳思華、廖崇廷,1996,「新產品發展歷程中資源統治方式之研究」,科技體制與產業發展,蔡敦浩主編,頁197-231,高雄:復文出版社

吳思華、呂惠茹、柯顯仁,1996,「突破研發困境的本土企業-信東化學」,扭轉乾坤-台灣企業突破變局的成功實例,頁243- 260,台北: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出版

吳思華、阮愛寬、蔡玲玲,1996,「策略野心的實現-瑞鵬電訊」,決勝商場-中小企業力挽狂瀾的成功實例,頁3-24,台北: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出版

吳思華,1994,產業政策與科技政策論文集,台北:台灣經濟研究院出版

吳思華主編,1992,企業與環境個案集,台北:政大企研所所友會出版

參考資料[編輯]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0%B3%E6%80%9D%E8%8F%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