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大事紀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址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並能擁有另外的益處。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發布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3,371: 行 3,371:
[https://comm.nccu.edu.tw/zh_tw/about/introduction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https://comm.nccu.edu.tw/zh_tw/about/introduction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新聞學系====
====新聞學系====
本系創立至今已逾80年,在國內新聞傳播科系中向居領導地位。
    本系創立至今已逾80年,在國內新聞傳播科系中向居領導地位。


民國24年,本校前身之中央政治學校成立新聞系。此後至民國38年政府遷台為止,時值國家長期動盪,本系學生及系友紛以行動表達對國家的支持,並創辦實習刊物《中外月刊》,其活潑多樣且具國際視野之內容廣受各界注目。馬星野先生亦於此時期填詞創作了本系系歌,揭櫫新聞工作者「燃起人心正義火,高鳴世界自由鐘」之崇高理想,因而造就眾多國內新聞史之知名人物,如中國第一位女記者徐鍾珮女士、新聞教育家王洪鈞先生、傳播研究領航者徐佳士先生等。
    民國24年,本校前身之中央政治學校成立新聞系。此後至民國38年政府遷台為止,時值國家長期動盪,本系學生及系友紛以行動表達對國家的支持,並創辦實習刊物《中外月刊》,其活潑多樣且具國際視野之內容廣受各界注目。馬星野先生亦於此時期填詞創作了本系系歌,揭櫫新聞工作者「燃起人心正義火,高鳴世界自由鐘」之崇高理想,因而造就眾多國內新聞史之知名人物,如中國第一位女記者徐鍾珮女士、新聞教育家王洪鈞先生、傳播研究領航者徐佳士先生等。
   
   
民國43年,政大於現址復校,同年新聞研究所與其他三所招生,由曾虛白先生出任所主任(即所長),隔年恢復大學部,由時任新生報社長之謝然之先生兼掌系務。當時正逢國內政局困頓、物資窘迫之際,高等教育人才之培育備極艱辛,學子皆在篳路藍縷環境中求學,卻也因而培育出堅忍不拔、奮發上進的中堅世代,如前新聞所所長李瞻先生、曾任多家媒體負責人之石永貴先生、本校傳播學院前院長潘家慶教授、本系前系主任賴光臨先生、聯合報前社長張作錦先生等,皆曾對媒體發展與新聞教育卓有貢獻。
  民國43年,政大於現址復校,同年新聞研究所與其他三所招生,由曾虛白先生出任所主任(即所長),隔年恢復大學部,由時任新生報社長之謝然之先生兼掌系務。當時正逢國內政局困頓、物資窘迫之際,高等教育人才之培育備極艱辛,學子皆在篳路藍縷環境中求學,卻也因而培育出堅忍不拔、奮發上進的中堅世代,如前新聞所所長李瞻先生、曾任多家媒體負責人之石永貴先生、本校傳播學院前院長潘家慶教授、本系前系主任賴光臨先生、聯合報前社長張作錦先生等,皆曾對媒體發展與新聞教育卓有貢獻。
   
   
民國50年代初興建了當時足以傲視群倫的新聞館大樓,兼具完善設備與優良師資,因此締造出國內新聞教育的黃金年代。此時期的新聞人不僅以學識豐富見長,更在許多運動競賽中拔得頭籌,充分展現了媒體人所當具有的充沛精力與多元創意;這樣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已成為本系特色。
  民國50年代初興建了當時足以傲視群倫的新聞館大樓,兼具完善設備與優良師資,因此締造出國內新聞教育的黃金年代。此時期的新聞人不僅以學識豐富見長,更在許多運動競賽中拔得頭籌,充分展現了媒體人所當具有的充沛精力與多元創意;這樣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已成為本系特色。


民國60年代,國家遭逢退出聯合國之外交劇變,剎時陷入孤立無援的國際政治困境。國內局勢則民情沸騰,上下一片團結之聲,無論是保釣運動、向美使抗議等事件,均可見政大新聞人的身影穿梭其間。
  民國60年代,國家遭逢退出聯合國之外交劇變,剎時陷入孤立無援的國際政治困境。國內局勢則民情沸騰,上下一片團結之聲,無論是保釣運動、向美使抗議等事件,均可見政大新聞人的身影穿梭其間。
   
   
民國70年,耗資千萬添購之攝影棚落成,係當時全東南亞最具規模的教學攝影棚,促成本系多位系友開始跨足於電子媒體領域。此外,本系延攬多位歸國學人任教,如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先生、《天下雜誌》發行人殷允芃女士等,皆帶來嶄新且開放之學習視野與精神,隨之成為本系教學傳統主要特色。
  民國70年,耗資千萬添購之攝影棚落成,係當時全東南亞最具規模的教學攝影棚,促成本系多位系友開始跨足於電子媒體領域。此外,本系延攬多位歸國學人任教,如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先生、《天下雜誌》發行人殷允芃女士等,皆帶來嶄新且開放之學習視野與精神,隨之成為本系教學傳統主要特色。


自民國77年報禁解除,隨著政治情勢的轉變,以及諸種媒體經營權漸次開放,新聞傳播事業之瑰麗前景吸引眾多青年學子投考本系,當前多位知名新聞工作者均為本系系友,如李四端(39屆)、黃素娟、莊素玉(41屆)、童中白、黃清龍(44屆)、張雅琴、黃晴雯(46屆)、方念華(48屆)、陳若華(49屆)、陶晶瑩(51屆)、鎖彬安(56屆)等皆為此階段之代表。在朝氣蓬勃的新聞媒體中,金字招牌的「政大新聞人」除了提供最深入、完整的專業報導外,更較一般新聞從業者多了一份「民胞物與」的情懷,也就是一份源於政大新聞系長期賦予的社會使命。而在學術研究方面,國內傳播研究之傑出獎項常由以本系教師獲得,足見本系歷來兼備學術研究與專業實務之取向已獲各方肯定。
  自民國77年報禁解除,隨著政治情勢的轉變,以及諸種媒體經營權漸次開放,新聞傳播事業之瑰麗前景吸引眾多青年學子投考本系,當前多位知名新聞工作者均為本系系友,如李四端(39屆)、黃素娟、莊素玉(41屆)、童中白、黃清龍(44屆)、張雅琴、黃晴雯(46屆)、方念華(48屆)、陳若華(49屆)、陶晶瑩(51屆)、鎖彬安(56屆)等皆為此階段之代表。在朝氣蓬勃的新聞媒體中,金字招牌的「政大新聞人」除了提供最深入、完整的專業報導外,更較一般新聞從業者多了一份「民胞物與」的情懷,也就是一份源於政大新聞系長期賦予的社會使命。而在學術研究方面,國內傳播研究之傑出獎項常由以本系教師獲得,足見本系歷來兼備學術研究與專業實務之取向已獲各方肯定。


*文獻參考
*文獻參考
請注意,所有於政大記憶網所做的貢獻可能會被其他貢獻者編輯,修改或刪除。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證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詳情請見 政大記憶網:版權)。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取消 編輯說明(在新視窗開啟)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