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大事紀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警告: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址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建立帳號,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並能擁有另外的益處。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發布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您的文字
行 2,896: 行 2,896:
[[Image:公共行政學系.jpg|thumb|150px|right|公共行政學系]]
[[Image:公共行政學系.jpg|thumb|150px|right|公共行政學系]]
[[Image:公共行政學系照片.jpg|thumb|150px|right|公共行政學系照片]]
[[Image:公共行政學系照片.jpg|thumb|150px|right|公共行政學系照片]]
     所謂的公共行政即在研究如何有效處理公務機關中人、財、事、物、時間、空間的系統性知識。溯其創始之初,原隸屬於政治學的一環,直至20世紀,才脫離政治學而成為一項專門的學科。我國公共行政學的發展,早在民國18年即設有行政學系,遷臺後為培養高級行政人才,乃於民國47年在國立政治大學(以下簡稱政大)政治學系下設「人事行政組」;民國51年本校與美國密西根大學合作,辦理公共行政與企業管理教育,並在台北市金華街成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與企業管理教育中心」。同年本校政治系「人事行政組」並改名為「公共行政組」。民國52年正式從政治系獨立成為公共行政學系,民國53年研究所碩士班正式招生,並於民國78年成立博士班,以培養具有領導能力之中高階行政人才及學術研究人才為教育目標。民國84年,配合大學法施行,公共行政學系與研究所合一,統稱公共行政學系。
     所謂的公共行政即在研究如何有效處理公務機關中人、財、事、物、時間、空間的系統性知識。溯其創始之初,原隸屬於政治學的一環,直至20世紀,才脫離政治學而成為一項專門的學科。我國公共行政學的發展,早在民國18年即設有行政學系,遷臺後為培養高級行政人才,乃於民國47年在國立政治大學(以下簡稱政大)政治學系下設「人事行政組」;民國51年政大與美國密西根大學合作,辦理公共行政與企業管理教育,並在台北市金華街成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與企業管理教育中心」。同年政大政治系「人事行政組」並改名為「公共行政組」。民國52年正式從政治系獨立成為公共行政學系,民國53年研究所碩士班正式招生,並於民國78年成立博士班,以培養具有領導能力之中高階行政人才及學術研究人才為教育目標。民國84年,配合大學法施行,公共行政學系與研究所合一,統稱公共行政學系。


     歷任所長為張金鑑教授、雷飛龍教授、傅宗懋教授、華力進教授、張潤書教授、吳定教授、張家洋教授(之後系所合一)。歷任系主任為朱建民教授、雷飛龍教授、華力進教授、張潤書教授、吳定教授、許濱松教授(之後系所合一)、薄慶玖教授、吳瓊恩教授、蕭武桐教授、顏良恭教授、江明修教授、詹中原教授、孫本初教授、施能傑教授、朱斌妤教授、陳敦源教授、黃東益教授,現任系主任為蘇偉業教授。
     歷任所長為張金鑑教授、雷飛龍教授、傅宗懋教授、華力進教授、張潤書教授、吳定教授、張家洋教授(之後系所合一)。歷任系主任為朱建民教授、雷飛龍教授、華力進教授、張潤書教授、吳定教授、許濱松教授(之後系所合一)、薄慶玖教授、吳瓊恩教授、蕭武桐教授、顏良恭教授、江明修教授、詹中原教授、孫本初教授、施能傑教授、朱斌妤教授、陳敦源教授、黃東益教授,現任系主任為蘇偉業教授。
行 2,906: 行 2,906:
====地政學系====
====地政學系====
[[Image:地政學系.jpg|thumb|150px|right|地政學系]]
[[Image:地政學系.jpg|thumb|150px|right|地政學系]]
     民國21年,國民政府為因應土地改革之需要,培育中高層土地行政專門人才,在本校前身之中央政治學校籌設「地政研究班」,聘請蕭錚先生為班主任;該研究班之成立為我國高等地政教育之濫觴。不久,此臨時性之「地政研究班」改制為永久性之「地政學院」,而成為當時全國第一所研究所性質之學院。至民國29年地政學院第八期學員畢業後,因受中日戰爭地區擴大之影響而停辦,改設地政專修班。民國32年地政專修班改制為地政學系,此為本系名稱之由來。迄民國38年,因內戰擴大之故,本系停辦。
     民國21年,國民政府為因應土地改革之需要,培育中高層土地行政專門人才,在國立政治大學前身之中央政治學校籌設「地政研究班」,聘請蕭錚先生為班主任;該研究班之成立為我國高等地政教育之濫觴。不久,此臨時性之「地政研究班」改制為永久性之「地政學院」,而成為當時全國第一所研究所性質之學院。至民國29年地政學院第八期學員畢業後,因受中日戰爭地區擴大之影響而停辦,改設地政專修班。民國32年地政專修班改制為地政學系,此為本系名稱之由來。迄民國38年,因內戰擴大之故,本系停辦。


  政府遷臺之後,有鑑於土地問題涉及私人財產,亦為國家公共政策重要之一環,為積極培育地政相關專業人才,以具體化國家土地政策,本系乃於民國52年復系,成為國內授予土地專業知識之重鎮。為使知識之傳承得以配合時代之變遷,追求更高深之專業學術領域,本系於民國57年與財團法人中國地政研究所合作成立地政研究所,招考碩士班研究生;民國70年,又經核准於研究所增設博士班,成為國內首先設有學士、碩士、博士完整地政教育之系所;民國82年起,碩士班與博士班同時開始招收在職研究生,以提供土地相關人員於工作之餘之進修管道。民國82年起,因應社會環境之變遷,學士班成立「土地管理組」與「土地資源規劃組」兩組分別招生。
  政府遷臺之後,有鑑於土地問題涉及私人財產,亦為國家公共政策重要之一環,為積極培育地政相關專業人才,以具體化國家土地政策,本系乃於民國52年復系,成為國內授予土地專業知識之重鎮。為使知識之傳承得以配合時代之變遷,追求更高深之專業學術領域,本系於民國57年與財團法人中國地政研究所合作成立地政研究所,招考碩士班研究生;民國70年,又經核准於研究所增設博士班,成為國內首先設有學士、碩士、博士完整地政教育之系所;民國82年起,碩士班與博士班同時開始招收在職研究生,以提供土地相關人員於工作之餘之進修管道。民國82年起,因應社會環境之變遷,學士班成立「土地管理組」與「土地資源規劃組」兩組分別招生。
行 2,940: 行 2,940:
學系沿革:
學系沿革:


     本系的學術發展背景與傳承,最早可以追溯至本校的前身中央政治學校在大陸時期的「邊政」教研。當時政府為培育蒙、藏邊疆及僑務人才,即開設相關之課程和班級,為建設憲政體制邊疆事務培養第一線的專業人才。中央政府遷台後,本校於民國44年在台復校之五系中即設有「邊政學系」,首任系主任為著名的邊政學者胡耐安教授。本系於民國58年奉教育部令改為「民族社會學系」(隸屬於法學院),同年並成立「邊政研究所」,由著名的蒙古學學者札奇斯欽教授出任首任所長,以培養碩士級的高等邊政人才為目標。改名後的「民族社會學系」一直保有相關的邊政課程,但為配合社會的實際需要,本系逐漸增加有關社會學的課程與師資。民國70年,「民族社會學系」改名為「社會學系」,並走向一般國內社會學系的發展模式。至此,本校原邊政教研的傳統便由「邊政研究所」繼續承襲。
     本系的學術發展背景與傳承,最早可以追溯至國立政治大學(以下簡稱政大)的前身中央政治學校在大陸時期的「邊政」教研。當時政府為培育蒙、藏邊疆及僑務人才,即開設相關之課程和班級,為建設憲政體制邊疆事務培養第一線的專業人才。中央政府遷台後,政大於民國44年在台復校之五系中即設有「邊政學系」,首任系主任為著名的邊政學者胡耐安教授。本系於民國58年奉教育部令改為「民族社會學系」(隸屬於法學院),同年並成立「邊政研究所」,由著名的蒙古學學者札奇斯欽教授出任首任所長,以培養碩士級的高等邊政人才為目標。改名後的「民族社會學系」一直保有相關的邊政課程,但為配合社會的實際需要,本系逐漸增加有關社會學的課程與師資。民國70年,「民族社會學系」改名為「社會學系」,並走向一般國內社會學系的發展模式。至此,政大原邊政教研的傳統便由「邊政研究所」繼續承襲。


     民國79年8月1日教育部令准「邊政研究所」改名為「民族研究所」,此係為配合當時國家社會環境的改變,希冀以更為寬廣的「民族研究」,來取代明顯具有時代侷限性的「邊政研究」,並為海峽兩岸關係互動下的民族學開創出更為有利的發展情勢。由於更名後的「民族研究所」當時只招收碩士班研究生,為健全整體教學發展,隨即規劃設立「民族學系」(學士班),並於民國82年奉准成立。此後為配合新大學法的修正,政大自85年起實施系所合一制,原「民族研究所」建制與「民族學系」合併,統稱為「民族學系(學士班與碩士班)」。而為更進一步培養國內民族學研究的專業人才,本系於民國90年奉准招收博士生。至此本系之學士、碩士、博士教育遂成整體一貫。
     民國79年8月1日教育部令准「邊政研究所」改名為「民族研究所」,此係為配合當時國家社會環境的改變,希冀以更為寬廣的「民族研究」,來取代明顯具有時代侷限性的「邊政研究」,並為海峽兩岸關係互動下的民族學開創出更為有利的發展情勢。由於更名後的「民族研究所」當時只招收碩士班研究生,為健全整體教學發展,隨即規劃設立「民族學系」(學士班),並於民國82年奉准成立。此後為配合新大學法的修正,政大自85年起實施系所合一制,原「民族研究所」建制與「民族學系」合併,統稱為「民族學系(學士班與碩士班)」。而為更進一步培養國內民族學研究的專業人才,本系於民國90年奉准招收博士生。至此本系之學士、碩士、博士教育遂成整體一貫。
行 2,946: 行 2,946:
     五十多年來,本系在原有悠久的中國邊疆(少數民族)研究的基礎上,也關注台灣原住民族多樣性的族群關係與文化的發展趨勢,同時更將關懷層面提昇到當代的兩岸關係,以及國際變局中國家與民族問題之間的各種影響與關聯性。因此,多民族、多族群的性質異同的理性認知是本系的教學主旨,探究不同民族、族群之間文化內涵的理解是本系的教學風格。在此共識上,以尊重專業知識為本,並兼顧調和民族、族群關係的思維,進而落實貢獻社會的人文關懷與具體實踐,則是本系培育人才的基本理念。
     五十多年來,本系在原有悠久的中國邊疆(少數民族)研究的基礎上,也關注台灣原住民族多樣性的族群關係與文化的發展趨勢,同時更將關懷層面提昇到當代的兩岸關係,以及國際變局中國家與民族問題之間的各種影響與關聯性。因此,多民族、多族群的性質異同的理性認知是本系的教學主旨,探究不同民族、族群之間文化內涵的理解是本系的教學風格。在此共識上,以尊重專業知識為本,並兼顧調和民族、族群關係的思維,進而落實貢獻社會的人文關懷與具體實踐,則是本系培育人才的基本理念。


     本系為當前國內大學中唯一的「民族學系」,隸屬於本校社會科學學院(更早為法學院)。由於本系繼承政大超過半個世紀以來的「邊政-民族」教學與研究的特殊傳統,因此從時空歷史傳承與相關人文社會學科領域的發展看來,本系無論是在本校或是國內整體教育環境中,都可以說是相當具有特色的一個學系。
     本系為當前國內大學中唯一的「民族學系」,隸屬於政大社會科學學院(更早為法學院)。由於本系繼承政大超過半個世紀以來的「邊政-民族」教學與研究的特殊傳統,因此從時空歷史傳承與相關人文社會學科領域的發展看來,本系無論是在政大或是國內整體教育環境中,都可以說是相當具有特色的一個學系。


教學資源:
教學資源:
行 2,952: 行 2,952:
(一)圖書
(一)圖書


     本系設有民族學系圖書室、李學智教授紀念圖書室,藏書多為系上專任教師利用前往中國大陸研究考察機會所添購,亦有部份是歐陽無畏、蔣君章兩位已故教授的捐贈,以及本系代管「邊疆問題研究委員會」之藏書。圖書目錄已全部鍵入電腦,供系所師生教研借閱使用;目前有中西文圖書一萬一千餘冊、 中西文期刊近三千冊。大部分圖書蒐羅不易,有早年系上教師透過特殊管道購入,或退休教師之捐贈,皆為研習本學門知識之重要輔助資源;其中並有本校或國內其他大學圖書館未能收藏之珍貴圖書,益加突顯本系藏書之重要性與特殊性。
     本系設有民族學系圖書室、李學智教授紀念圖書室,藏書多為系上專任教師利用前往中國大陸研究考察機會所添購,亦有部份是歐陽無畏、蔣君章兩位已故教授的捐贈,以及本系代管「邊疆問題研究委員會」之藏書。圖書目錄已全部鍵入電腦,供系所師生教研借閱使用;目前有中西文圖書一萬一千餘冊、 中西文期刊近三千冊。大部分圖書蒐羅不易,有早年系上教師透過特殊管道購入,或退休教師之捐贈,皆為研習本學門知識之重要輔助資源;其中並有政大或國內其他大學圖書館未能收藏之珍貴圖書,益加突顯本系藏書之重要性與特殊性。


(二)電腦資訊設備
(二)電腦資訊設備
行 2,961: 行 2,961:


     為仔細保管並充分運用自邊政系、民社系、邊政所時期以來所蒐集的二千多件台灣原住民族及中國少數民族文物、標本及照片,本系於社科院興建綜合院館大樓時,便積極爭取適當空間,規劃籌設民族博物館。博物館落成後,其展示內容多能配合本系課程規劃,結合相關學科理論與實務,發揮博物館教學、研究、典藏之多元功能。
     為仔細保管並充分運用自邊政系、民社系、邊政所時期以來所蒐集的二千多件台灣原住民族及中國少數民族文物、標本及照片,本系於社科院興建綜合院館大樓時,便積極爭取適當空間,規劃籌設民族博物館。博物館落成後,其展示內容多能配合本系課程規劃,結合相關學科理論與實務,發揮博物館教學、研究、典藏之多元功能。
     由於學校經費與人力規劃的限制,民族博物館目前暫時定位為教學博物館。迨日後獲得學校資源之有效挹注,該館將在擴大典藏等功能上繼續提昇。目前民族博物館館長一職,由本系張駿逸副教授兼任,展覽內容以該館部分收藏品常設陳列為主,分為台灣原住民族文物、中國少數民族文物兩大部分,並配合每年校慶,規劃不同主題之特展。在館長與全體師生精心管理下,民族博物館已成為政大校園一大特色,並成為本校接待外賓必訪之處。
     由於學校經費與人力規劃的限制,民族博物館目前暫時定位為教學博物館。迨日後獲得學校資源之有效挹注,該館將在擴大典藏等功能上繼續提昇。目前民族博物館館長一職,由本系張駿逸副教授兼任,展覽內容以該館部分收藏品常設陳列為主,分為台灣原住民族文物、中國少數民族文物兩大部分,並配合每年校慶,規劃不同主題之特展。在館長與全體師生精心管理下,民族博物館已成為政大校園一大特色,並成為政大接待外賓必訪之處。
*文獻參考
*文獻參考
[http://www.ethnos.nccu.edu.tw/institute.asp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http://www.ethnos.nccu.edu.tw/institute.asp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行 3,020: 行 3,020:
     近年失業問題尤其嚴重,大量解僱、關廠歇業等勞資糾紛層出不窮,然而不論政府與公民營企業,一致感到處理問題之理論依據與專業人材均大量不足,尤其基層人員多由非專業人員擔任,對處理業務亦缺乏必要之知識,致使勞動問題往往直接變成社會、政治問題,影響社會、政治安定。  
     近年失業問題尤其嚴重,大量解僱、關廠歇業等勞資糾紛層出不窮,然而不論政府與公民營企業,一致感到處理問題之理論依據與專業人材均大量不足,尤其基層人員多由非專業人員擔任,對處理業務亦缺乏必要之知識,致使勞動問題往往直接變成社會、政治問題,影響社會、政治安定。  
     勞動問題在其層面上具有國際性,我國目前對此問題在學術上研究不足,無法在學術國際交流上積極參與,對國際勞工組織之聯繫亦難以推展。鑑於上述問題與社會的需要,是以正式成立勞工研究所。
     勞動問題在其層面上具有國際性,我國目前對此問題在學術上研究不足,無法在學術國際交流上積極參與,對國際勞工組織之聯繫亦難以推展。鑑於上述問題與社會的需要,是以正式成立勞工研究所。
     配合本校的國際化,積極朝向研究型大學之方向努力,本所兼重學術研究及教學,並致力於培育國內外勞資關係等相關議題之專業人才。目前核定招收碩士班研究生26名,其中一般生21名、在職生5名;此外,本所尚可招收外籍生正式生及選讀生數名。
     配合國立政治大學的國際化,積極朝向研究型大學之方向努力,本所兼重學術研究及教學,並致力於培育國內外勞資關係等相關議題之專業人才。目前核定招收碩士班研究生26名,其中一般生21名、在職生5名;此外,本所尚可招收外籍生正式生及選讀生數名。


課程理念規劃:
課程理念規劃:
行 3,034: 行 3,034:


特色:
特色:
本所除六名社會工作與社會福利專長師資提供學生社會工作專業課程外,亦結合本校社會學系、心理系等相關師資合開課程,期從社會工作專業直接服務、行政管理與政策規劃等知能的全方向養成,及理論與實務並重的紮實訓練,為我國培育具備專業知能與宏觀視野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
本所除六名社會工作與社會福利專長師資提供學生社會工作專業課程外,亦結合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心理系等相關師資合開課程,期從社會工作專業直接服務、行政管理與政策規劃等知能的全方向養成,及理論與實務並重的紮實訓練,為我國培育具備專業知能與宏觀視野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
*文獻參考
*文獻參考
[https://socialwork.nccu.edu.tw/intro/pages.php?ID=intro1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https://socialwork.nccu.edu.tw/intro/pages.php?ID=intro1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請注意,所有於政大記憶網所做的貢獻可能會被其他貢獻者編輯,修改或刪除。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證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詳情請見 政大記憶網:版權)。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取消 編輯說明(在新視窗開啟)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