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天驄

出自政大記憶網
於 2019年12月2日 (一) 02:54 由 Jared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已建立頁面,內容為 "right|200px|thumb|{{image:尉天驄.jpg}} 尉天驄(1935年1月24日-),原籍江蘇省碭山縣,作家、文學評論家,1949年…")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圖檔描述:尉天驄大頭照  
引用自:聯合文學 

CC BY-NC 3.0

本網站上傳圖片採用CC-BY-NC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勿做為商業用途」

尉天驄(1935年1月24日-),原籍江蘇省碭山縣,作家、文學評論家,1949年起定居臺灣,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政治大學中文系所教授,退休後仍於該校中文研究所、臺灣文學研究所兼課。曾任《筆匯》月刊、《文學季刊》、《中國論壇》等刊物主編。

生平

據台灣大百科全書記載:「1959年5月4日,尉天驄從王藍、陳紀瀅手中接辦《筆匯》雜誌,並標明「革新號」,以與過去的黨國色彩切割。該雜誌強調以青年人為主體,和陳映真、劉國松、許常惠等人介紹新的文化思潮,與另一份學院色彩較強、由白先勇等人辦的《現代文學》,在1960年代前後出現,展現出當時年輕文化人與寫作者對現況不滿,意欲引介西潮、擴展本地視野的企圖心。

1970年代,尉天驄提倡寫實文學,主張文學應該面對生活,面對社會,並反映社會各階層人民,對於辦雜誌十分熱衷;影響1950年代至1980年代頗多。1972年,他和唐文標於《文季》展開對以現代詩為主的現代派作品批判,引發唐文標事件。1977年8月,在臺灣鄉土文學論戰中,尉天驄與陳映真、王禎和等首當其衝,受到親國民黨文人余光中、彭歌等的批評和攻擊。事後,他編輯了一本《鄉土文學討論集》(1978),請胡秋原寫序,共收錄了雙方七十四篇文章,是研究臺灣鄉土文學的重要參考資料。寫作文類以文學評論、雜文隨筆為主,亦有短篇小說。為文,肯定人的尊嚴、對各種形式之專制獨裁,批判不遺於力。

1983年,尉天驄以《民族與鄉土》獲巫永福評論獎。退休後,仍然繼續擔任政治大學中文系、臺文所兼任教授, 2009年獲政治大學頒授名譽教授,一生與政大關係密切。歷經世事之演變以及多年的沉潛,尉天驄思想為之一變,對個人、家族、國家和世界思潮多作反省,以「理想主義」的追尋自我期許。平日為文肯定人性尊嚴,對各種形式之專制獨裁,批判不遺於力。

尉天驄的姑丈為政治理論家任卓宣,已過世的妻子孫桂芝為聲樂家、畫家,其子尉任之亦為作家。



重要研究

現代文學

  關於現代文學的研究,尉天驄早期提倡寫實文學,主張文學應面對生活、反映社會,為人生而服務。他於民國六十六年的「鄉土文學論戰」中,提出「鄉土文學是民族精神在文學上的反映」、「個人才具的有無發展,決定於他是否合於整個民族的喜怒哀樂」,及「反分裂」、「反媚外」反對貴族文學的無病呻吟等影響廣泛的觀點。尉天驄不但提出理論,亦親自投身於筆耕薪傳的工作,其寫作文類以文學評論、雜文隨筆為主,亦有文字樸實無華、情感真摯溫馨的小說,如《到梵林墩去的人》。在教育理念上,他呼籲扎實建設台灣的現代鄉土文學,並認為在文化和社會問題方面必須採取主動,根據實際問題去探討;而就其創作作品觀之,可清晰見證一個現代中國文學思想家的蛻變:由一個過客變成歸人,最終夙興夜寐地在鄉土中散播種籽。尉天驄期盼文學作家能從現實中建立起人文關懷、進而達到改變社會現況的遠大理想,從他焚膏繼晷的研究、春風化雨的教學、以及質樸凝鍊的筆端,深刻而有力地持續散發著影響力,其風範與風骨更於學界之中備受尊崇。
   尉天驄的文學作品以散文和雜文為主,散文集有《棗與石榴》,雜文集有《天窗集》、《眾神》、《理想的追尋》、《荊棘中的探索》;而文學批評和理論研究的作品大多收集在《路不是一個人走得出來的》和《民族與鄉土》等書中,渴望能藉此澄清文學的本質、追求文字的真純,並在文學中寫下對鄉土的關懷。
   總之,尉天驄非常重視臺灣的現代鄉土文學,文藝精神廣及臺灣民俗戲劇,而這股堅持也讓尉天驄投身參與五○、六○年代重要文學雜誌的推動,接辦《筆滙》革新版,創辦《文學季刊》、《文學雙月刊》、《文季》系列刊物,今日文壇的許多重要作家,例如陳映真、七等生、黃春明、王禎和,早期發表的作品,都與這幾份刊物有關。正如呂正惠所說,尉天驄所主持的這一系列的刊物,「由一種穩重的折衷態度逐漸走向鮮明關懷本土、提倡現實主義文學的立場,終於成為七○年代鄉土文學潮流的先導及主導力量,它在戰後臺灣文學史的地位與貢獻是有目共睹的。」
   除此之外,尉天驄的文學技巧亦備受肯定,許國衡評曰:「比起許多同輩作家,天驄可以說是得天獨厚,他沒有完全受到西化、現代化的影響,也沒有譁眾取寵被市場化污染,他數十年如一日地寫他的濃冽的鄉土作品,就像他故鄉的驢子一樣,固執地獨自站在那棵棗樹下,默默地咀嚼著遍地皆是的棗子,甜甜的帶著一絲苦澀……。」

作品

論著

  • 《文學扎記》(1971,新風出版社)
  • 《路不是一個人走出來的》、《民族與鄉土》(1979,香港縱橫出版社/1979,臺灣慧龍出版社)

小說集

  • 《到梵林墩去的人》(1970,大林書局)

散文集

  • 《棗與石榴》(2006,印刻出版社)
  • 《回首我們的時代》(2011,印刻出版社)

雜文集

  • 《天窗集》(1976,藍燈出版社)
  • 《眾神》(1976,遠行出版社)
  • 《理想的追尋》(1985,新地出版社)
  • 《荊棘中的探索》(1985,新地出版社)

參考資料

尉天驄-維基百科

尉天驄學思歷程- 政大中文系圖數位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