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真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劉真(1912-2012),1963年到校,任教教育所,曾任教育研究所所長。1981年退休,2012年逝世。
生平
劉真,字白如,1912年10月18日生於安徽省鳳台,世居縣邑西北坡之劉家樓。家境小康,且家學淵源,祖父飽讀四書、五經,篤信儒家思想。毓秀小學畢業後就讀壽縣初中,高中畢業進入安徽大學哲學教育系,再赴日就讀東京高等師範教育研究科,主修心理學。[1] [2]
抗日戰爭時期,任職於湖北省教育廳與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歷任同上校秘書、政治教官與教育官員,並積極參與幹部訓練與軍政教學。1943年起任教國立湖北師範學院,兼訓導主任。[3]
1949年隨政府遷臺,擔任省立台北高級中學校長兼台灣省立師範學院院長,1955年師範學院升格為臺灣師範大學,續任師大校長[4],期間推動高等師資教育制度。1950年倡議提出訂孔子誕辰為教師節,並獲教育部核定[5]
1953年赴美賓州大學攻讀研究課程。返臺後積極參與多項教育與文化政策,先後擔任行政院顧問、政治大學教授與教育研究所所長[6] 1960年至1980年間參與教育制度改革、語文政策、心理衛生推廣等事務。1972年起,出任國家建設研究委員會文化組主任。
1987年成立「劉真先生學術基金會」,1991年擔任《教育大辭書》編纂主任委員,1992年出任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董事長,1995年獲選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副會長。1997年受聘為總統府資政。
劉真長期參與教育、心理、語文與文化推展,對中華文化傳承與台灣教育制度影響深遠。2012年3月28日病逝台北立和平醫院,享壽101歲[7]。
軼事
- 當劉真擔任師大校長時,重視生活教育,每日清晨升旗成為全校學生的共同記憶。根據師大退休教授馬驥伸回憶,當時師大住宿生須在早上6點50分參加晨會,讓不少學生感到壓力。有次校園走廊出現一幅漫畫:學生躺在床上望著窗外下雨,滿臉喜色,圖說寫著「感謝上帝」,引起學生會心一笑,因為當天可免晨會。[8]
- 劉真校長對學生備極關懷,每逢過年過節,劉校長必先至學生餐廳,陪伴學生用餐共慶佳節,然後再回家與家人團聚。[9]
研究著作
- 《儒家倫理思想述要》(新北:正中書局,1946年)
- 《旅美書簡》(臺北:臺灣商務,1954年)
- 《山水人物》(臺北:廣文,1964年)
- 《辦學與從政》(臺北:臺灣商務,1965年)
- 《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自述》(臺北:臺灣商務,1965年)
- 《由中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
- 《教書匠與教育家》(臺北: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1976年)
- 《清白集》(臺北:臺灣中華,1976年)
- 《教育即奉獻》(臺北:三民,1977年)
- 《文教叢談》(臺北:臺灣商務,1978年)
- 《勞生自述》(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9年)
- 《中國文化的前途》(臺北:幼獅,1981年)
- 《信心與定力》(臺北:臺灣商務,1987年)
- 《劉真選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 《劉真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90年)
- 《教育家的智慧——劉真先生語粹》(臺北:遠流,1995年)
- 《中國的師道》(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1998年)
- 《師道》(臺北:臺灣中華,2018年)
大事記
日期 | 大事記 |
---|---|
1912 | 10月18日生於安徽省鳳台縣,世居縣邑西北坡之劉家樓 |
1920 | 春季進入其父所主持之毓秀小學就讀 |
1925 | 進入壽縣初中 |
1931 | 入讀安徽大學哲學教育系 |
1935 | 赴日留學,就讀東京高等師範教育研究科,主修心理學 |
1938 | 返國後,任湖北省教育廳第三課科長 |
1939 | 轉任軍事委員會政治部上校隨從秘書,同年9月再轉任中央訓練團政治教官 |
1940 | 調任第六戰區長官部上校秘書 |
1942 | 任湖北省地方行政幹部訓練團訓導處長,並進入中央訓練團第二十二期黨政班(在職進修) |
1943 | 轉任湖北省教育學院教授兼訓導長 |
1944 | 轉任國立湖北師範學院教授兼訓導主任 |
1945 | 任軍事部參議 |
1946 | 出任中央訓練團團長室主任秘書,8月轉任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團部訓練處副處長 |
1947 | 兼任國防部民事局處長,10月轉任中央青年部處長 |
1948 | 當選立法院立法委員 |
1949 | 來台,同時擔任台灣省立台北高級中學校長與台灣省立師範學院院長。 |
1950 | 呈請教育部將孔子誕辰暨教師節訂為9月28日 |
1953 | 赴美留學,就讀賓州大學研究所 |
1955 | 回國後出任台灣省立師範大學校長(師範學院改制更名) |
1959 | 擔任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第四屆監事上屬(兼任) |
1961 | 出任中國語文學會理事長,並兼任中華民國學校衛生學會第一屆監事 |
1962 | 就讀國防研究院,之後受聘為行政院顧問,並兼任政治大學教授 |
1963 | 續任中國語文學會第十屆理事 |
1964 | 兼任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 |
1967 | 擔任國家建設計畫委員會委員,兼文化組副召集人 |
1972 | 隨機構更名為「國家安全會議國家建設研究委員會」,續任委員並擔任文化組主任 |
1983 | 擔任教育部學制改革研究小組召集人 |
1987 | 創立「劉真先生學術基金會」 |
1989 | 擔任教育部人文及社會科學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
1991 | 擔任《教育大辭書》編纂主任委員,並於8月受聘為總統府國策顧問 |
1992 | 出任「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
1995 | 當選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副會長 |
1997 | 受聘為總統府資政 |
2012 | 3月28日,逝世於台北市立和平醫院,享年101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