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

出自政大記憶網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兩年前唸淡江大學,校園內有條宮燈大道,我放學都會走那條路。整條路很寬敞,路中央立著一列白色宮燈,目光可由宮燈一路延伸到遠方觀音山,觀音山平躺在的淡水河上,淡水河承載著漁船緩緩駛出海口,出海口的盡頭是天海界線分明的海平面,此時長河正微微張口準備吞下落日,落日被完整吞下後,夜色就會撲天蓋地的來臨。這樣開闊的興象,是淡水河邊的學子所共享的日常,這裡的每一眼都是大山大海,久而自然養成疏蕩的習氣,也漸漸習慣緩慢的步調。

  但這樣的步調,來到臺北後便不得不加快腳步了。

  兩年前轉學到政大,臺北將海洋擋在山巒之外,卻將雲層關在盆地之內,使臺北的天空像塊灰抹布,悶住盆地內每個人的心情。第一次來政大,那天下大雨,冒雨前往百年樓,上山途中衣服被雨霑得很沉重,不慎被雨滴打中的皮膚隱隱作痛,每踏出一步都會從鞋墊擠出積水,大雨讓這條路變得特別脩遠。當我踏上臺階,繞過晦暗的兩塊巨石,見到百年樓,一幢上了年紀的建築在陰雨中顯得黌宇森然。看了幾眼後便轉身離開,發現方才經過的兩塊巨石有個耀眼的名字為「精神堡壘」,石碑上寫著立碑緣由,斑駁呈現著久遠的壯烈事件。

  那天離開後,對於政大的印象就是濛濛煙雨,美則美矣,但成為日常生活便失去了美的距離。那天的雨對我而言幾乎重複了兩年。當我撐傘走在建築密度高的山下校區,與我擦肩而過的同學盡面無表情,低著頭快速離去,當兩人在狹仄道路相見,彼此會將雨傘高高舉起讓對方通行,就像是某種雨天的禮儀。雨中的每個人用傘隔離出一個自我完滿的世界,可以不必說話,也不必有表情,如果再戴上耳機,簡直便是大隱隱於市了。偶爾我挪開傘,從各建築屋頂篩成的狹小天井,望向蒼白天空,看見遠山被一層薄霧籠蓋著,若隱若現的山稜線偶爾會有幾輛纜車從雲中款款駛出,從此成為我精神流浪時最常望著的風景。

  曾經舉目是山是海,望盡北海岸遼闊的人如何將疏蕩的心憋進臺北盆地中?又如何捨得從宮燈大道走進溼熱的山路?

  前幾日夜晚,我和同學坐在觀眾席說話,看著操場上的人逐漸稀少,終至無人,昏黃路燈下映照出細雨橫斜疏影。我們說了一整晚。我說,我的生活不是海,就是山。望著海時常常想回臺北盆地,但現在進了山,反而想起海了。我們直說到天空被皴染上一層深藍色,我送她回山上宿舍,自己走下山時,天已經快亮了。整晚沒睡的感官卻比任何時刻都清晰,從山上望去,政大的各處的燈火仍亮著,卻不見任何一人,好像剛散場的舞臺上沒有演員,而我是唯一的觀眾。空氣被雨水清洗過後聞起來很乾淨。山風一經過我身旁,使我感到舒暢,披著外套,負手邁開步子往山下走去。

  腳下的雨水未乾,一路上能聽見清麗的鳥叫聲,斜前方的月亮婉約地跟著我,路過渡賢橋時有轟隆的溪水從橋下流過,我好奇溪水最終會流去哪裡,但我希望能一路奔流向淡水河,替我再看看淡水的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