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大樓

出自政大記憶網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研究大樓興建於1993年,完工於1995年,位於政大校門東側,面對商學院館後方,鄰接學思樓,圖為研究大樓正門。
研究大樓外觀方正,側向立面呈階梯狀;地面九層,地下一層,總共十層。圖為研究大樓側面。

研究大樓興建於1993年,完工於1995年,位於政大校門東側,面對商學院館後方,鄰接學思樓,建物內為教師研究室和普通教室。

規劃興建

1980年代後期,政大急速擴張,增加許多系所,師生人數也隨著增加。為解決教師研究室不足問題,政大向教育部積極爭取工程預算。1992年6月在第六任校長張京育任內,奉准編列預算興建研究大樓一幢,興建地點最初選定山下校區原有「六」、「七」字頭教室處。[1]

研究大樓在鄭丁旺校長任內起造,由建築師何清朋設計監造,宏鎰營造有限公司承造。室內裝修由菊竹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監造,宏佳騰室內裝修有限公司負責施工。1993年7月7日開工,1995年8月24日竣工。[2]</ref>。建築面積32531.39平方公尺,樓地板面積144584.35平方公尺,工程費用87517190元。[3] 大樓外觀方正,側向立面呈階梯狀;地面九層,地下一層,總共十層[4],完工之後的用途主要做為教師研究室,部份空間交由教務處管理,做為一般教室或視聽教室[5]

用地爭議

研究大樓在規劃和興建過程中,引發校內師生討論,繫爭點在於大樓地點用途。當時行政大樓和研究大樓恰巧同時進行規劃。部分老師與學生反應,規劃中的行政大樓地點在山下校園正中央,佔盡地利,但卻未必合理。同時規劃的研究大樓則擺在指南路二段馬路邊,交通噪音不利於研究和教學殊為堪慮。倘能將二者地點互換,則未來到訪或辦事的來賓毋須進入校園即可到訪行政大樓,另一方面,研究大樓若移至校園中央則可避免外部噪音,並較容易連結校園各個學院系所。因此校務會議有代表倡議兩棟大樓地點互換。但這項倡議最終並未被校方接受,研究大樓依原定計劃設在馬路旁邊。[6]

參考資源

  1. 彭明輝,2006年,〈校園建物歷史—研究大樓〉,《政治大學校史 1987~1996》,臺北:政治大學。
  2. 建築物使用執照(研究大樓84使字第652號)。
  3. 建築物使用執照(研究大樓84使字第652號)、建築物室內裝修案(107裝修第2780號)。
  4. 臺北市工務局,1995年,〈建築物使用執照 研究大樓84使字第652號〉。
  5. 建築物使用執照(研究大樓84使字第652號)。
  6. 國立政治大學,1956年,《國立政治大學校務會議紀錄》,臺北:國立政治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