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的美

出自政大記憶網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我在政大待了近四年,在迎向鳳凰花的告別前,不妨用文字紀錄下這些年的點點滴滴。政大在許多人心中處在尷尬的位置,
我們當不了文組的最高學府,不敢稱自己是學霸,卻也有足以引以為傲的師資,不敢說自己是學店;
我們不像公館學校,有著一整片的商圈和多樣化的食物,堪稱是美食沙漠,卻也有許多學生們心中的綠洲,成為大家肚子中黑暗的明燈;
我們多數的建築都已經十分老舊,不敢說有頂尖的硬體,但仍是依山傍水,在靜謐閒適的文山區融合了自然景觀,以及沒有學生在趕課時會喜歡的山上校區、宿舍。
  還沒上大學前,多虧了大眾媒體賦予了大學光鮮亮麗的外表,學生們對未來的學校總是有許多近乎妄想的理想,
踏入有著最新設備和寬敞桌椅的教室學習新知、和同學們相約到學校最美的圖書館討論小組報告、回到安寧舒適的宿舍作為一天的結尾。上面的這些妄想,在我在政大的期間從來沒有發生過,
甚至連南上找我的朋友說想要逛政大,我都需要再三的勸阻,告訴他們寧願去動物園看猴子,也不要看草長得比猴子還高的水岸電梯,當我以為我這輩子在談起學校的美景,永遠要在台大、北大的同學面前抬不起頭時,達賢圖書館就這麼橫空出世了。
  說實話,那時候不論是我、還是周遭的同學,沒有一個人對於達賢圖書館的工程抱著太大的期望,沒起期待、沒有傷害,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緣故,達賢圖書館的成功更是顯得耀眼無比。
達賢的外觀可以說是充滿設計感,對於看慣政大老舊建築、已經失去建築審美觀的學生來說,幾乎可以稱是久旱逢甘霖了,戶外的草皮、湖濱更是風景宜人,還有可愛的鴨子們成群的游泳、嬉戲,彷彿來到了鮮為人知的秘境一般,讓身心靈都得以放鬆。
但,達賢內部的設計,才真正讓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感動,踏人達賢的我,像是哈利波特中,哈利第一次走進霍格華茲,抬頭看著漂浮的蠟燭、老舊而典雅的裝潢、活潑中帶著一絲莊嚴時,只能從一次次從嘴裡吐出無聲的驚嘆,試著平復內心的悸動,
儘管達賢沒有漂浮的蠟燭和會動的畫像,但是能讓人由下往上眺望階梯式的樓層設計,一眼看盡達賢豐富的館藏和樓層規劃,這樣的視覺衝擊,成為我對政大留下最美麗的一片回憶。
  往後,每當和朋友討論起大學校園,如果有人膽敢用戲謔的口吻提起,「政大是不是沒什麼好看的啊?建築都又老又破!」,我總是和同為政大的朋友相視一笑,
「你說的沒錯,但是我們政大有個地方,顯然是你還沒去過的,讓我跟你說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