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藝中611
」
於 2021年5月4日 (二) 16:02 由
36.231.122.59
(
留言
)
所做的修訂
(已建立頁面,內容為 "若要提及政大的哪棟建築最具氣質,藝文中心在我心目中當之無愧,暈黃的燈光在夜色裡盪開,向沉靜的山頭傳遞悠揚的樂聲…")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
差異
) |
下個修訂→
(
差異
)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警告:您目前正編輯頁面的舊修訂版本。
若您發布,在此修訂之後變更的任何內容將會遺失。
警告:
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址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
或
建立帳號
,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並能擁有另外的益處。
防垃圾訊息檢查用。
請勿
填寫此欄位!
若要提及政大的哪棟建築最具氣質,藝文中心在我心目中當之無愧,暈黃的燈光在夜色裡盪開,向沉靜的山頭傳遞悠揚的樂聲。總是自嘲粗俗、不懂文化的我,應該與此地沒有瓜葛。然而,在我大一的荒唐歲月中,藝中611那個狹小的空間曾經是家。 藝中611是古箏社的社辦,這裡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一架架古箏被直立放入一排的琴盒中,左手邊的櫥櫃堆著歷屆收集的曲目,角落的是全面無休的小除濕機,幫助古箏抵擋政大濃稠的濕氣,可惜他們還是飽經摧殘,無法再擁有當年美妙的音色,除濕機旁的風扇更是超過應活的壽命,外殼已如斑駁的油漆一片片剝落。 我時常在離開這裡時,多環顧兩眼,心裡想著若不是有這間社辦的存在,我與J學長也不會成為要好的朋友。 與J學長結識是在去年的社團聯展,還記得那天雨絲細長,他們正收拾攤位上雨水帶來的散亂,我在磚道上有些踟躕,畢竟古箏對我來說是全新的事物,難免會害怕畏怯。但J學長看到我後熱情招呼,在得知社上幹部都是中文系的時候,那股莫名的歸屬感便把我拉進了古箏社。 J學長雖然長得高大,卻是個溫柔細膩的人,當我總是笨手笨腳地調不好音時,他會拿著調音器過來幫我調;當我永遠忘記譜面的記號代表什麼時,他還是會不怨其煩的再講解一次。但我們真正建立關係的時候,是一次練完琴後,我開始崩潰的述說我對中文系的想像以及期待的落空,J學長並不是安慰我不要難過,而是跟著我一起發表一連串的厭世言論,原本憤恨的情緒才得到慰藉。 從那時,我便總是找到機會就翹課來藝中611練琴,這邊有一股讓人安心的木頭香,窗外並不總是春和景明,偶有唏哩嘩啦的雨聲,和著我不成調的琴聲。 午後的藝文中心是座寧靜的小城,城外枝條摩挲,烈陽闖不進這座小城,裡頭的人享受著山間的安詳,時間在看不見的角落,隨著下方的溪水緩緩流動。沒有課的時候、練完琴的時候、有好多的時候,我會在這兒發呆,漫無目的摸著索著,我到底喜歡什麼。 確實,那時的我不喜歡中文系,卻有點喜歡古箏社。 我喜歡在這裡聽著老師用彈奏古箏來分享人生的道理與境界,坦吐間充滿溫文儒雅的藝術氣質,那大概是樂器養成的仙氣吧。我喜歡在這裡看著J學長彈著柔情似水的曲調,指尖滑過弦時也是那麼的優雅從容,他總是手捧曲譜跟我說著曲目背後的故事與情感,儘管我有時根本不解其意,但還是聽的挺開心。我喜歡在這裡練琴,雖然心裡深知自己不具備天分,但慢慢的將一個一個音符串起來,總能給我一種踏實的成就感。 感謝古箏社給了大一徬徨無助的我情感上依靠,這份情感就如山林裡濃厚的霧氣,久久不會消散。
摘要:
請注意,所有於政大記憶網所做的貢獻可能會被其他貢獻者編輯,修改或刪除。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證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詳情請見
政大記憶網:版權
)。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取消
編輯說明
(在新視窗開啟)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
討論
貢獻
建立帳號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
編輯
編輯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