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胡秉正
」
於 2024年3月29日 (五) 03:37 由
心咪
(
留言
|
貢獻
)
所做的修訂
(
差異
)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
差異
) |
下個修訂→
(
差異
)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警告:您目前正編輯頁面的舊修訂版本。
若您發布,在此修訂之後變更的任何內容將會遺失。
警告:
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址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
或
建立帳號
,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並能擁有另外的益處。
防垃圾訊息檢查用。
請勿
填寫此欄位!
[[image:胡秉正.jpg|right|200px|thumb|{{image:胡秉正.jpg}}]] 胡秉正(1904年12月22日-1994年),又名胡維綱,安徽合肥人,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致力於教育工作,專攻教育心理學,為教育界做了許多貢獻與改革。 ==生平== 胡秉正祖先,胡家原先為經商,後來家道中落才設師塾維持生活。胡秉正自6 歲起,在父親裕墉的私塾讀書。15歲(1918年8月)插班入合肥縣立啓明 小學就讀高小二年級。然而,因爲師資不好於1919年轉到城東小學。因二哥胡秉清資助自己上學,從而改變他原本經商的道路去往教育工作的道路上。1921年,先修班畢業進入省立二中。1923年9月進入南京安徽中學成爲其第一届學生。民國15年9月,聽從二哥胡秉清的建議前往蘇州江蘇省立醫學專科學校就讀醫學系。但後來,因想從事教育工作還是選擇轉系到教育系。1929年八月初,因戰爭休學,爲了在二哥入獄時期協助維持二哥的家計不得不去打工便到安慶安徽大學預科班擔任齊務員(訓育員),兼任社會學教師,改名胡維綱。1930年春季,復學并在1930年下學期修完所有學分。1931年一月底,赴日本留學進入東亞語文補習學校學日文。但,因戰爭不太平回國到安慶省立第一職業學校任職訓育主任,當年8月一日,爲了圓出國留學的夢,決定在到法國留學前學習法語便在張宗良的推薦下到安徽中學擔任教務主任。但後來,於1933年8月,在中央大學教育系艾偉老師得建議下前往英國倫敦大學專攻心理學,獲得M.Sc(Master of Science,科學碩士)學位。 回國後,於1938年九月,在李鴻音的介紹下擔任中央軍校上校教官,專做軍事測驗工作。12月初,因理念不相同測驗工作不順利便放棄此工作,在杭立武德接洽下成爲中英庚款董事會一員,職銜為教育專門幹事,負責審查董事會興辦各中學校務。1939年,派往雲南昆明籌辦中學,并在劉著良(胡秉正合肥二中校長)的邀請下到四川教育學院兼課教授教育心理學。同年年9月10日,完成終身大事娶胡文煥為妻。1940年4、5月,負責留英考試主辦工作,同年7月25日,大女兒胡承洛出生。1941年,被董事會派往各地視察會辦事業。1944年12月29日,在教育部長朱家驊邀請下擔任第九中學校長。同年3月3日,長子胡承渝出生。1946年7月,第九中學解散後擔任學術審議會專門委員。1947年三月,邊疆教育司司長凌純聲的邀請下擔任國立邊疆學校校長。1948年9月20日,二女兒胡承波出生。1949年4月18日,因國共和談失敗戰亂,辭去國立邊疆學校校長職務。同年5月,待戰局稍微穩定杭立武發表聘胡秉正擔任教育部督學,到台灣視察故宮博物館遷至台灣的情況。1950年3月,隨杭立武離開教育部後,擔任國立編譯館任編纂。同年8月,擔任省立屏東中學校長。1953年2月,爲了教書的夢想,遷至臺北并在過渡時期擔任故宮博物館院前聯合管理處國立北平圖書館編纂。1953年8月,爲了協助美援協會,胡秉正到法商學院和行政專科學校擔任教授,負責教授普通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1954年,也到警官學校任教。1956年8月,如願成爲專任教書,到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任教心理學。1959年8月,因劉季洪接任國立政治大學校長,胡秉正受到舉薦接任任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主任。同時,也擔任臺中東海大學的兼課教授1967年,發表<孟氏行爲困擾調查表之修訂及對大學生行爲困擾調查研究>:《政大學報》第十五期,為教育界做出貢獻。1969年,再次受到劉季洪(當時國立政治大學校長)提拔擔任國立政治大學教務處長。1969 年支持台北師範大學成立教育心理學系,擔任第二任系主任。成立「中國行為科學社」。1992 年 8 月擔任「中國行為科學社」第六任社長。1972年8月辭去教務處長改爲專任教學。1975年8月1日,退休。1994年去世。 ==著作== * 《吳偉士普通心理學》譯,正中書局出版 * <孟氏行爲困擾調查表之修訂及對大學生行爲困擾調查研究>:《政大學報》第十五期;1967年 * 《教育心理學》1971年,作者:胡秉正;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 《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1973年—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名詞解釋;中國行爲科學社 * 《心理學》第三章<行爲的發展>;1972年9月;中國行爲科學社 * 《教育心理學》第五章<【教】與【學】的社會心理因素>;1976年1月;中國行爲科學社 * 《青年心理學》第一章<青年期:意義及歷史的展望>;中國行爲科學社 ==軼事== 胡秉正爲了圓教書的夢打算在1953年寒假辭去省立屏東中學校長一職,到臺北教書。當時,他向當時的教育廳長陳雪屏請辭時,陳雪屏對胡秉正有些誤解。從旁人的説辭中,陳雪屏認爲胡秉正是個不盡責的人,所以對於他的請辭並不奇怪。但後來,省立屏東中學的家長們鬧到教育廳上質問陳雪屏,還上升至省議會,只爲挽留胡秉正繼續擔任該校校長。 此外,在此事解決後,空軍也鬧出一事。在胡秉正與家人將要搬離屏東住所時,空軍派人守在大門墻頭上看守,不讓除胡家家人外的人進出,還揚言要收回校長宿舍,只爲挽留胡秉正。甚至把將要接任省立屏東中學校長一職的辛椿宣惹火,撂下一句表示這校長的職位他不接了。最後,在陳雪屏的幫助下與國防部接洽才得以解決此事件。 陳雪屏也明白了她對胡秉正的誤解,並看見了胡秉正辦學的成功。(胡秉正剛接校長時招收的那一届高一新生參加大學聯考,獲得百分之八十八的錄取率,其中上國立大學的有百分之七十五;私立的有百分之十三) ==大事記== {| class="wikitable" |+ 胡秉正大事記 |- ! 日期 !! 大事記 |- | 1904年1月22日 || 出生於安徽合肥 |- | 1909年 || 在父親裕墉的私塾讀書 |- | 1918年8月 || 插班入合肥縣立啓明小學就讀高小二年級 |- | 1919年 || 轉學到城東小學就讀高小二年級 |- | 1920年|| 城東小學畢業 |- | 1921年|| 先修班畢業進入省立二中就讀 |- | 1923年9月 || 進入南京安徽中學 |- | 1926年 || 南京安徽中學畢業 |- | 1926年9月 || 前往蘇州江蘇省立醫學專科學校醫學系 |- | 1927年 || 轉系到蘇州江蘇省立醫學專科學校教育系 |- | 1929年8月初 || 休學,擔任安慶安徽大學預科班擔任齊務員(訓育員),兼任社會學教師,改名為胡維綱 |- | 1930年春季 || 復學蘇州江蘇省立醫學專科學校教育系,修完所有學分 |- | 1931年1月 || 赴日本留學進入東亞語文補習學校學日文,安慶省立第一職業學校任職訓育主任 |- | 1931年8月 || 任職安徽中學擔任教務主任 |- | 1933年8月 || 前往英國倫敦大學專攻心理學,獲得M.Sc(Master of Science,科學碩士)學位 |- | 1938年9月 || 擔任中央軍校上校教官 |- | 1938年12月初 || 成爲中英庚款董事會一員職銜為教育專門幹事,負責審查董事會興辦各中學校務 |- | 1939年 || 派往雲南昆明籌辦中學,四川教育學院兼課教授教育心理學 |- | 1939年9月10日 || 娶胡文煥為妻 |- | 1940年4、5月 || 負責留英考試主辦工作 |- | 1940年7月25日 || 大女兒胡承洛出生 |- | 1941年 || 派往各地視察會辦事業 |- | 1944年12月29日 || 擔任第九中學校長 |- | 1944年3月3日 || 長子胡承渝出生 |- | 1946年7月 || 擔任學術審議會專門委員 |- | 1947年3月 || 擔任國立邊疆學校校長 |- | 1948年 9月20 || 二女兒胡承波出生 |- | 1949年4月18日 || 辭去國立邊疆學校校長職務 |- | 1949年5月 || 擔任教育部督學,到台灣視察故宮博物館搬遷事宜 |- | 1950年3月|| 擔任國立編譯館任編纂 |- | 1950年8月 || 擔任省立屏東中學校長 |- | 1953年1月 || 辭去省立屏東中學校長職務,擔任故宮博物館院前聯合管理處國立北平圖書館編纂 |- | 1953年8月 || 擔任法商學院和行政專科學校教授(教普通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 |- | 1954年 || 到警官學校任教普通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 |- | 1956年7月 || 辭去法商學院和行政專科學校擔任教授 |- |1956年8月 || 擔任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心理學教授 |- | 1959年8月 || 擔任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主任,臺中東海大學兼課教授 |- | 1967年 || 發表<孟氏行爲困擾調查表之修訂及對大學生行爲困擾調查研究>:《政大學報》第十五期 |- | 1969年 || 擔任國立政治大學教務處長,支持台北師範大學成立教育心理學系並擔任第二任系主任,成立「中國行為科學社」 |- | 1972年8月 || 辭去教務處長改爲專任教學 |- | 1975年8月1日 || 退休 |- | 1992年8月 || 擔任「中國行為科學社」第六任社長 |- | 1994年 || 去世 |} ==連結== 參見[https://www.pths.ptc.edu.tw/ischool/publish_page/3/?cid=12 屏東中學網頁]、[https://aca.nccu.edu.tw/zh/dean/%E6%AD%B7%E4%BB%BB%E6%95%99%E5%8B%99%E9%95%B7 政治大學歷任教務處網頁],又見楊豫馨《一片 仁心照杏壇:胡秉正傳》,台北:遠流,1995 年 2 月,《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國史館藏。
摘要:
請注意,所有於政大記憶網所做的貢獻可能會被其他貢獻者編輯,修改或刪除。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證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詳情請見
政大記憶網:版權
)。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取消
編輯說明
(在新視窗開啟)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檔案:胡秉正.jpg
(
編輯
)
模板:CC-BY-NC
(
編輯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
討論
貢獻
建立帳號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
編輯
編輯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