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劉季洪
」
於 2024年4月13日 (六) 13:58 由
Pailinch
(
留言
|
貢獻
)
所做的修訂
(
差異
)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
差異
) |
下個修訂→
(
差異
)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警告:您目前正編輯頁面的舊修訂版本。
若您發布,在此修訂之後變更的任何內容將會遺失。
警告:
您尚未登入。 若您進行任何的編輯您的 IP 位址將會被公開。 若您
登入
或
建立帳號
,您的編輯將會以您的使用者名稱標示,並能擁有另外的益處。
防垃圾訊息檢查用。
請勿
填寫此欄位!
==人物簡介== 劉季洪(1903-1989),字季洪,以字行。教育學者,1955年應聘任教教育研究所。1959年接替陳大齊校長,擔任政大復校第二屆校長,1973年自政大退休,1989年病故,享壽86歲。 ==生平== 劉季洪,本名鐘,字季洪,筆名寄鴻,後以字行。本籍江蘇豐縣。六歲入私塾就讀。1915年高小畢業。次年考取江蘇省立第七師範學校,1921年師範畢業。考入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理化部(即北京師範大學前身)。 1925年大學畢業,應聘前往徐州擔任江蘇省立第七師範學校教師兼訓育主任,並代理教務主任至次年暑假。1926年冬,至北平孔德學校中學部任教兼教務工作。次年五月,任江蘇省政府教育廳督學,先後任職中國國民黨南京市黨部執行委員、指導委員、監察委員等。不久即接掌江蘇省立南京通俗教育館。1929年夏天奉派赴日本考察教育。1930年8月,獲公費赴留學美國,申請進入華盛頓州立大學,主修教育學。一年後獲教育碩士學位。在美留學期間赴各地參觀教育設施,再轉赴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註冊聽課。以一年時間,遊歷英、法、德、丹麥、義大利等國,進行考察教育行政組織及學校制度等設施。 1933年5月返抵國門,即在江蘇省立教育學院任教。1935年6月,接掌省立河南大學校長,接事後即先調整人事,整頓校風,再推展教學研究工作;對學生則採輔導、管理同時並重,因此該大學聲譽日振。1938年夏,因戰事接近,河南大學有遷校之歧議,乃請辭校長。次年3月,到教育部任職,擔任簡任祕書。1942年至1944年,調任社會教育司司長。在部服務期間,兼在中央政治學校教育系授課。1944年7月,接任國立西北大學校長,時當對日抗戰最艱困之際,到職後即盡力設法維持師生生活所需,鼓勵精神的振奮,並積極推展教學研究工作。抗戰勝利後,1946年5月,西北大學自陝南遷回西安,同時要積極擴建校舍,皆為繁鉅任務,由於劉氏的周詳擘畫,努力經營,卒使國立西北大學成為一規模完備之最高學府。1947年10月,辭校長職;應國立政治大學(原中央政治學校改隸)之聘,任教授兼教育系主任、教育研究所所長及文學院院長。 1949年5月,國共內戰局勢逆轉,攜家渡海來臺,先擔任正中書局總編輯;同時應聘為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即臺灣師範大學前身)教育系教授,同年秋兼教育系主任。1953年,任正中書局總經理。次年辭之,惟仍擔任編審委員及編審委員會主委,後又被推為正中書局董事長。政大在臺復校,先辦研究所。1955年3月應聘任教教育所。1959年8月,接替陳大齊校長擔任政大復校第二屆校長,針對學校需注意事項,多方著手,主要施政在於擴展學校體制,增強教師陣容,充實教學設備,加強學術合作與推廣教育。 1973年自政大退休。同年8月轉任考試院副院長。1978年9月繼任考試院院長,改進考政、為國掄才。1984年9月院長任期屆滿,第二次退休M,獲聘為總統府資政。1989年元月逝世,享壽86歲。
摘要:
請注意,所有於政大記憶網所做的貢獻可能會被其他貢獻者編輯,修改或刪除。若您不希望您的著作被任意修改與散佈,請勿在此發表文章。
您同時向我們保證在此的著作內容是您自行撰寫,或是取自不受版權保護的公開領域或自由資源(詳情請見
政大記憶網:版權
)。
請勿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發表文章!
取消
編輯說明
(在新視窗開啟)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
討論
貢獻
建立帳號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
編輯
編輯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