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何日章 的原始碼
←
何日章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使用者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研究著作== [[image:何日章_2.jpg|right|350px|thumb|何日章(1893-1979),圖書館學者,1929年擔任河南博物館期間,參與安陽陰墟挖掘工作。]] 何日章著有《著者三位排研法》、《中國圖書十進分類法》等書。並熱心研究殷墟甲骨文、鐘鼎文之考據鑑定。其學術思想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 === 萌芽時期(1917年-1930年) === 又可分為前期與後期。前期為1917年至1923年,何日章先生主要在河南第一、三、五師範學校擔任教員,以及在河南省教育廳任職,從事的是教育事業。這一時期,其有《上教育廳長書》、《近三年河南教育之現狀》等先後發表,主要就國內外教育形勢、河南的教育狀況及對策,發表自己的見解。1924年至1930年為後期,何日章先生任河南省圖書館館長。1927年參與籌建河南省博物館,相繼兼任副館長、館長。1929年底組織了對安陽殷墟甲骨文的發掘。其先後發表了《圖書館學概論》、《河南圖書館之現狀及計畫》、《十八年的河南圖書館》等文章,編輯出版了《洛陽石棺考》、《登封如意考》、《河南圖書館藏石跋》、《河南圖書館藏石目》等專業書籍,並為之做序跋。1929年,還主持對河南圖書館的新版藏書參照金陵圖書館的分類法(劉國鈞的《十進分類法》)進行了分類,奠定了其圖書館思想的形成。 === 形成時期(1930年-1943年) === 1930 年4月,何日章先生離開河南省圖書館後,前往上海。至1933 年1月兩年多的時間裡,何日章先生與圖書館界的朋友交往甚多,如江蘇金陵圖書館館長柳詒徵、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杜定友等,與朋友探討最多的仍然是圖書館及圖書分類問題。1933年元月,何日章先生應聘北上到北平師範大學任圖書館館長(課長)。到任後,何日章先生立即著手業務建設。當時北平師範大學圖書館在業務上所面臨最大的問題同國內其他圖書館一樣,即中外新舊圖書的分類問題。這樣,何日章先生與館員袁湧進一起,參照國內其他圖書館的分類法,經過大約一年的時間,編制出 《中國圖書十進分類法》。 之後,此法被國內幾十家圖書館應用。《中國圖書十進分類法》的完成,標誌著何日章先生學術思想和學術體系的形成。1937 年隨著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的全面爆發,北平師範大學西遷,西遷後的北平師範大學先後改組為「國立西安臨時大學」、「國立西北聯合大學」、「國立西北師範學院」,何日章先生一直任圖書組、圖書館主任。儘管當時的條件極為艱苦,但何日章先生仍能靈活自如的運用其學術思想和智慧進行恩書館行政管理、業務建設。日章先生的圖書館管理思想也於這一時期形成。 === 發展時期(1948年-1979年) === 1948年,何日章先生移居臺灣,先後在臺灣省立圖書館任研究員、臺灣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任館長。這一時期,何日章先生除進行正常的圖書館工作外,致力於圖書分類法的研究工作,對其所編制的 《中國圖書十進分類法》進行了兩次修訂。1956 年,結合在臺灣省立圖書館工作及研究的實際情況,將修訂後的 《中國圖書十進分類法》 再版。此次修訂,補充了一些部類項目,增加了著者號碼。1959年,何日章先生應臺灣國立政治大學劉季洪的邀請,出任政治大學教授,併兼任圖書館館長。在政治大學,何日章先生給學生講授的是圖書分類法,主要內容是其編著的 《中國圖書十進分類法》。 為了科研教學及圖書館實際工作的需要,何日章先生再次對 《中國圖書十進分類法》,進行修訂,於1964年出版。這次修訂,不僅部類內容更加完善,而且形式上更加科學統一,字體均採用楷書,大部分的部類、項、日翻譯成英文。此後,《中國圖書十進分類法》 成為臺灣大學、臺灣政治大學、臺灣國立師範大學、臺灣輔仁大學等著名大專院校圖書館學系的教科書。為了便於 《中國圖書十進分類法》推廣應用,並結合圖書館的實際工作,這期間,何日章先生還編制了 《中文著者三位排檢法》,豐富了何氏分類法的學術恩想。
返回到「
何日章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建立帳號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