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金庸 的原始碼
←
金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使用者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創辦報刊=== 1959年,查良鏞等人於香港創辦《明報》,後來推出包括《明報晚報》、《明報月刊》和《明報週刊》、及馬來西亞《新明日報》系列報刊,金庸還成立了明報出版社與明窗出版社。1991年1月23日註冊成立「明報企業有限公司」,當年3月22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明報集團1991年度的盈利接近一億元,1991年明報集團香港上市後,他退出報業管理層,於是他從此去周遊列國、教書、靜修、遊山玩水、研經,他在1991年的《資本雜誌》的《九十年代香港華人億萬富豪榜》名列中排第64位,他亦被譽為文人致富的典型例子。 查良鏞為《明報》撰寫社評二十餘年,以「左手寫社評,右手寫小說」傳為美談。1960年代,由於中蘇交惡,中國大陸安全無保障並面臨威脅,開始積極發展研究核武器,外交部長陳毅在1963年提出了「核褲論」:「當了褲子也要造核子!」。查於1964年在《明報》發表《要褲子不要核子》社評,反對在貧窮情況下造原子彈。左翼報紙《大公報》、《文匯報》、《新晚報》等以「反共反華」、「親英崇美」、「背叛民族立場」回應。直到最後陳毅出面制止了左派的攻擊。雖然明報系列並非激進刊物,但文化大革命爆發時,查良鏞和《明報》公開對其持反對態度。在《明報月刊》40週年的撰文上,金庸也直言刊物是和文革對著幹,具體展現在紀錄彭德懷功績、出版吳晗的《謝瑤環》劇本,極力捍衛中國傳統文化和批判錯誤抨擊。查遂被香港左派分子罵為「漢奸」、「走狗」、「豺狼鏞」;更曾受死亡恐嚇,一度離開香港暫避。回港後一路受香港政府特別保護直至20世紀70年代末。
返回到「
金庸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建立帳號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