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天驄」:修訂間差異

出自政大記憶網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 次修訂)
第32行: 第32行:


[https://www.storm.mg/article/352583 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 作家尉天驄獲貢獻獎]
[https://www.storm.mg/article/352583 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 作家尉天驄獲貢獻獎]
[[Category:人物]][[Category:中國文學系]][[Category:國立政治大學校友]][[Category:國立政治大教授]]
[[Category:國立政治大學教授]][[Category:系系友]]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12175002.aspx 東文壇拓荒者尉天驄84歲辭世 一生體現文學關懷],中央社,2019年12月17日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12175002.aspx 東文壇拓荒者尉天驄84歲辭世 一生體現文學關懷],中央社,2019年12月17日

於 2022年4月20日 (三) 01:08 的最新修訂

圖檔描述:尉天驄大頭照  
引用自:聯合文學 

CC BY-NC 3.0
CC BY-NC 3.0

本網站上傳圖片採用CC-BY-NC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勿做為商業用途」

尉天驄(1935年1月24日-2019年12月17日),原籍江蘇省碭山縣,作家、文學評論家,1949年起定居臺灣,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政治大學中文系所教授,退休後仍於該校中文研究所、臺灣文學研究所兼課。曾任《筆匯》月刊、《文學季刊》、《中國論壇》等刊物主編。

生平[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據台灣大百科全書記載:「1959年5月4日,尉天驄從王藍、陳紀瀅手中接辦《筆匯》雜誌,並標明「革新號」,以與過去的黨國色彩切割。該雜誌強調以青年人為主體,和陳映真、劉國松、許常惠等人介紹新的文化思潮,與另一份學院色彩較強、由白先勇等人辦的《現代文學》,在1960年代前後出現,展現出當時年輕文化人與寫作者對現況不滿,意欲引介西潮、擴展本地視野的企圖心。

1970年代,尉天驄提倡寫實文學,主張文學應該面對生活,面對社會,並反映社會各階層人民,對於辦雜誌十分熱衷;影響1950年代至1980年代頗多。1972年,他和唐文標於《文季》展開對以現代詩為主的現代派作品批判,引發唐文標事件。1977年8月,在臺灣鄉土文學論戰中,尉天驄與陳映真、王禎和等首當其衝,受到親國民黨文人余光中、彭歌等的批評和攻擊。事後,他編輯了一本《鄉土文學討論集》(1978),請胡秋原寫序,共收錄了雙方七十四篇文章,是研究臺灣鄉土文學的重要參考資料。寫作文類以文學評論、雜文隨筆為主,亦有短篇小說。為文,肯定人的尊嚴、對各種形式之專制獨裁,批判不遺於力。

1983年,尉天驄以《民族與鄉土》獲巫永福評論獎。退休後,仍然繼續擔任政治大學中文系、臺文所兼任教授, 2009年獲政治大學頒授名譽教授,一生與政大關係密切。歷經世事之演變以及多年的沉潛,尉天驄思想為之一變,對個人、家族、國家和世界思潮多作反省,以「理想主義」的追尋自我期許。平日為文肯定人性尊嚴,對各種形式之專制獨裁,批判不遺於力。

尉天驄的姑丈為政治理論家任卓宣,已過世的妻子孫桂芝為聲樂家、畫家,其子尉任之亦為作家。

2019年12月17日病逝於台北萬芳醫院,享壽84歲。

作品[編輯 | 編輯原始碼]

論著

  • 《文學扎記》(1971,新風出版社)
  • 《路不是一個人走出來的》、《民族與鄉土》(1979,香港縱橫出版社/1979,臺灣慧龍出版社)

小說集

  • 《到梵林墩去的人》(1970,大林書局)

散文集

  • 《棗與石榴》(2006,印刻出版社)
  • 《回首我們的時代》(2011,印刻出版社)

雜文集

  • 《天窗集》(1976,藍燈出版社)
  • 《眾神》(1976,遠行出版社)
  • 《理想的追尋》(1985,新地出版社)
  • 《荊棘中的探索》(1985,新地出版社)

參考資料[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尉天驄-維基百科

尉天驄學思歷程- 政大中文系圖數位資料庫

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 作家尉天驄獲貢獻獎

東文壇拓荒者尉天驄84歲辭世 一生體現文學關懷,中央社,2019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