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十還」:修訂間差異
(→生平) |
無編輯摘要 |
||
(未顯示由 3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73 次修訂) | |||
第1行: | 第1行: | ||
孟十還 | [[file:孟十還_頭像2.png|right|210px|thumb|{{image:孟十還_頭像2.png}}|孟十還(1908-不詳),曾任政大東語系教授兼系主任,資料來源:國史館。]] | ||
孟十還(1908-不詳),原名孟顯直。翻譯家、作家。曾留學蘇聯,返國後活躍上海文壇,抗戰時任職國防最高委員會秘書廳,戰後一度擔任海拉爾市長。復校後專任教授,1962年兼東語系主任。1978年退休,在美辭世。 | |||
== 生平 == | == 生平 == | ||
中學畢業後, | 孟十還,又名孟憲智;筆名孟咸直、咸直、孟斯根、斯根等。祖籍遼寧,1908年12月24日生於北平。中學畢業後,赴哈爾濱就讀俄語專門學校,畢業後從事新詩創作,1923年起,先後在瀋陽《盛京時報》及大連《青年翼》等刊物發表各種散文詩及新詩作品,包括《淚和血》、《流水中的落葉》、《一個秋裡底哀聲》等。 | ||
1925年 | 1925年經[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8%81%E6%83%9F%E6%B1%BE 丁惟汾]介紹參加國民黨,曾任國民黨哈爾濱市特派員。1927年前往蘇聯留學,先後就讀[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8E%AB%E6%96%AF%E7%A7%91%E4%B8%AD%E5%B1%B1%E5%A4%A7%E5%AD%A6 莫斯科中山大學]、[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8E%AB%E6%96%AF%E7%A7%91%E5%9B%BD%E7%AB%8B%E5%A4%A7%E5%AD%A6 莫斯科國立大學]政治經濟系。1932年返國,曾擔任中央通訊社上海分社編輯、浙江省政府圖書館主任等職,同時致力於譯作。1934年,[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B2%81%E8%BF%85 魯迅]和[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8C%85%E7%9B%BE 茅盾]發起創立《[https://baike.baidu.hk/item/%E8%AD%AF%E6%96%87/10133931 譯文]》雜誌,由[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BB%8E%E7%83%88%E6%96%87 黎烈文]主編,上海生活書店發行。孟十還曾在這本雜誌發表過多篇俄國文學作品,也因此而和魯迅結識。 | ||
1935年和曹靖華、方土人兩人共同翻譯《蘇聯作家的創作經驗》,介紹多位蘇聯時期作家給華文讀者。1936年,創立《[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D%9C%E5%AE%B6/1027559 作家]》月刊擔任主編,這份刊物是當時左翼文學作家發表作品的重要園地。此後曾經翻譯一系列俄國文學書籍,包括小說作品《果戈理選集》、《普式庚短篇小說集》、《五月之夜》、《嚴寒》,以及理論著作《果戈理寫作方法》。 | |||
1937年對日抗戰爆發後西遷,曾擔任漢口《大時代週刊》社長。1940年入重慶中央訓練團受訓;之後任職國民政府國防最高委員會秘書廳。抗戰結束後曾派往東北接收,擔任興安省海拉爾市市長<ref name=":0">[https://ahonline.drnh.gov.tw/index.php?act=Archive/search/eyJxdWVyeSI6W3siZmllbGQiOiJfYWxsIiwidmFsdWUiOiLlrZ*ljYHpgoQifV0sImRvbWNvbmYiOnsicXVlcnlfaGlzdG9yeV9jb250ZW50IjoiYmxvY2siLCJwb3N0X3F1ZXJ5X2NvbnRlbnQiOiJibG9jayIsImZhY2V0c2J5Ijoiem9uZ19uYW1lIn19 〈孟十還〉,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系列二十一,編號:129-210000-1693。]</ref>。 | |||
1949年國共內戰局勢逆轉,隨政府渡海來臺。先後任職國防部新中國出版社社長、考試院資料館館長、臺灣航業公司主任秘書顧問,以及中央黨部第六組特約研究員等職。1958年起應聘至政大東方語言學系專任,講授俄語課程。1962年應校長[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8A%89%E5%AD%A3%E6%B4%AA 劉季洪]邀請,擔任東語系主任。 | |||
1978年退休,晚年依親移民美國。卒年不詳。 | |||
== 著作 == | == 著作 == | ||
早期於瀋陽《盛京時報》及大連《青年翼》發表多個散文詩及新詩,包括: 《淚和血》、《流水中的落葉》、《一個秋裡底哀聲》。 | |||
上海時期以俄國文學譯作為主,包括:《我如何寫作》(上海:天馬書店)、與曹靖華、方土人兩人共同譯作《蘇聯作家的創作經驗》。曾和魯迅一同翻譯《果戈里選集》中的《密爾格拉德》。擔任《作家》雜誌主編時曾譯《普式庚短篇小說集》與《五月之夜》二書。1948年戰後出版譯作《杜勃洛夫斯基 : 普式庚選集》一書。 | |||
來臺後作品以教科書為主<ref name=":2">[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AD%9F%E5%8D%81%E9%82%84 〈孟十還〉辭條,維基百科。]</ref>,包括《俄文文法》、《實用俄語會話》(臺北:文星書店,1958),以及《共匪文化工作之硏究》(匪情專題硏究叢書,第17輯) | |||
== 軼事 == | == 軼事 == | ||
:1. 孟十還 | :1. 孟十還與1930年代左翼作家魯迅往來密切,孟十還原名孟顯直,改名過程和魯迅有關。1934年魯迅創辦《譯文》,孟十還以筆名孟斯根向《譯文》投稿。當時審稿編輯黎烈文覺得這個筆名和另一作者相似,因此向魯迅提出,是否能請譯者換個筆名發表。魯迅就委託友人聶紺弩和孟十還協商。聶紺弩和孟斯根討論筆名時,順手從書架上抽出一本《紅樓夢》,建議以翻到該頁上人物姓名為其筆名。聶紺弩翻到了賈環,感覺賈環在書中口碑不好,不宜取名。孟斯根卻認為不妨事,自認比賈環差上十倍,筆名可用為「十環」。隨後,孟十還寫信給魯迅,告知自己的新筆名。自此撰文寫稿均沿用這個名字<ref name=":3">[https://baike.baidu.com/pic/%E5%AD%9F%E5%8D%81%E8%BF%98/8404545/11/cefc1e178a82b9014a90c41dcbdabe773912b31b41df?fr=lemma&fromModule=lemma_content-image#aid=11&pic=cefc1e178a82b9014a90c41dcbdabe773912b31b41df 赤非,2011年,〈孟十還筆名取自紅樓夢〉,《紅學補白》第31章,北京:新華出版社。]</ref>。 | ||
: | |||
:2.孟十還與魯迅傳世書信迄今留存有32封。雖然這些書信內容大都在討論翻譯問題,但可看出兩人交情非比。1936年魯迅過世以後,孟十還曾在喪禮上為其抬棺<ref name=":4">[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2013/03-12/4635578.shtml 聞達,2013年3月12日,〈翻譯家孟十還與魯迅通信多達32封 曾為魯迅抬棺〉,《瀋陽晚報》。]</ref>。 | |||
==大事記== | ==大事記== | ||
{| class="wikitable" | {| class="wikitable" | ||
! 年份 !! 大事記 | |||
|- | |- | ||
| 1908 || 出生於北平,原籍遼寧。 | |||
|- | |- | ||
| | | 1923 || 在瀋陽《盛京時報》發表新詩和散文詩 | ||
|- | |- | ||
| | | 1925 || 在大連的《青年翼》發表新詩和散文詩 | ||
|- | |- | ||
| 1925 || 在大 | | 1925 || 在丁惟汾介紹下參加國民黨,曾任國民黨哈爾濱市特派員 | ||
|- | |||
| 1927 || 前往蘇聯留學,先後就讀莫斯科孫中山大學、莫斯科大學政治經濟系 | |||
|- | |||
| 1932 || 自蘇聯返國,先後擔任中央通訊社上海分社編輯、浙江省政府圖書館主任等職。 | |||
|- | |||
| 1934 || 魯迅發起《譯文》創刊,投稿多件作品,並和魯迅書信往來 | |||
|- | |||
| 1935 || 與曹靖華、方土人合作翻譯《蘇聯作家的創作經驗》(上海:大東書店) | |||
|- | |||
| 1936 || 出版譯作《嚴寒通紅的鼻子》(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與魯迅一同翻譯《果戈里選集》。4月,創辦《作家》雜誌並擔任主編。10月,魯迅去世,孟十參與其喪禮並為其抬棺。 | |||
|- | |||
| 1937 || 對日抗戰爆發後西遷,曾擔任漢口《大時代週刊》社長 | |||
|- | |||
| 1940 || 1940年入重慶中央訓練團受訓;之後任職國民政府國防最高委員會秘書廳。 | |||
|- | |- | ||
| | | 1946 || 抗戰結束,奉派前往東北接收,擔任興安省海拉爾市市長。 | ||
|- | |- | ||
| | | 1947 || 出版譯作《普式庚短篇小說集》和《五月之夜》(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8)。 | ||
|- | |- | ||
| | | 1948 || 出版譯作《杜勃洛夫斯基:普式庚選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8)。 | ||
|- | |- | ||
| | | 1949 || 隨政府渡海來臺。先後任職國防部新中國出版社社長、臺灣航業公司主任秘書顧問,以及中央黨部第六組特約研究員等職。 | ||
|- | |- | ||
| | | 1955 || 9月,派任考試院職位分類計劃委員會專門委員,任職同院職位分類資料館。 | ||
|- | |- | ||
| | | 1957 || 擔任中央黨部第六組特約研究員等職,負責編纂《匪情專題硏究叢書》第17章《共匪文化工作之硏究》 | ||
|- | |- | ||
| | | 1958 || 應聘至政大東方語言學系專任,講授俄語課程。1962年應校長劉季洪邀請,擔任東語系主任。 | ||
|- | |- | ||
| | | 1958 || 出版《俄文文法》、《實用俄語會話》(臺北:文星書店,1958)。 | ||
|- | |- | ||
| | | 1962 || 擔任政大東語系主任。 | ||
|- | |- | ||
|} | |} | ||
[[Category:政大人物]] | |||
[[Category:政大教職員]] | |||
[[Category: | |||
[[Category:作家]] | [[Category:作家]] | ||
[[Category:翻譯家]] | [[Category:翻譯家]] | ||
[[Category:俄國文學研究者]] | |||
[[Category:東語系]] | |||
[[Category:外語學院]] | |||
[[Category:國立政治大學時期]] |
於 2024年10月9日 (三) 04:05 的最新修訂
孟十還(1908-不詳),原名孟顯直。翻譯家、作家。曾留學蘇聯,返國後活躍上海文壇,抗戰時任職國防最高委員會秘書廳,戰後一度擔任海拉爾市長。復校後專任教授,1962年兼東語系主任。1978年退休,在美辭世。
生平[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孟十還,又名孟憲智;筆名孟咸直、咸直、孟斯根、斯根等。祖籍遼寧,1908年12月24日生於北平。中學畢業後,赴哈爾濱就讀俄語專門學校,畢業後從事新詩創作,1923年起,先後在瀋陽《盛京時報》及大連《青年翼》等刊物發表各種散文詩及新詩作品,包括《淚和血》、《流水中的落葉》、《一個秋裡底哀聲》等。
1925年經丁惟汾介紹參加國民黨,曾任國民黨哈爾濱市特派員。1927年前往蘇聯留學,先後就讀莫斯科中山大學、莫斯科國立大學政治經濟系。1932年返國,曾擔任中央通訊社上海分社編輯、浙江省政府圖書館主任等職,同時致力於譯作。1934年,魯迅和茅盾發起創立《譯文》雜誌,由黎烈文主編,上海生活書店發行。孟十還曾在這本雜誌發表過多篇俄國文學作品,也因此而和魯迅結識。
1935年和曹靖華、方土人兩人共同翻譯《蘇聯作家的創作經驗》,介紹多位蘇聯時期作家給華文讀者。1936年,創立《作家》月刊擔任主編,這份刊物是當時左翼文學作家發表作品的重要園地。此後曾經翻譯一系列俄國文學書籍,包括小說作品《果戈理選集》、《普式庚短篇小說集》、《五月之夜》、《嚴寒》,以及理論著作《果戈理寫作方法》。
1937年對日抗戰爆發後西遷,曾擔任漢口《大時代週刊》社長。1940年入重慶中央訓練團受訓;之後任職國民政府國防最高委員會秘書廳。抗戰結束後曾派往東北接收,擔任興安省海拉爾市市長[1]。
1949年國共內戰局勢逆轉,隨政府渡海來臺。先後任職國防部新中國出版社社長、考試院資料館館長、臺灣航業公司主任秘書顧問,以及中央黨部第六組特約研究員等職。1958年起應聘至政大東方語言學系專任,講授俄語課程。1962年應校長劉季洪邀請,擔任東語系主任。
1978年退休,晚年依親移民美國。卒年不詳。
著作[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早期於瀋陽《盛京時報》及大連《青年翼》發表多個散文詩及新詩,包括: 《淚和血》、《流水中的落葉》、《一個秋裡底哀聲》。
上海時期以俄國文學譯作為主,包括:《我如何寫作》(上海:天馬書店)、與曹靖華、方土人兩人共同譯作《蘇聯作家的創作經驗》。曾和魯迅一同翻譯《果戈里選集》中的《密爾格拉德》。擔任《作家》雜誌主編時曾譯《普式庚短篇小說集》與《五月之夜》二書。1948年戰後出版譯作《杜勃洛夫斯基 : 普式庚選集》一書。
來臺後作品以教科書為主[2],包括《俄文文法》、《實用俄語會話》(臺北:文星書店,1958),以及《共匪文化工作之硏究》(匪情專題硏究叢書,第17輯)
軼事[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1. 孟十還與1930年代左翼作家魯迅往來密切,孟十還原名孟顯直,改名過程和魯迅有關。1934年魯迅創辦《譯文》,孟十還以筆名孟斯根向《譯文》投稿。當時審稿編輯黎烈文覺得這個筆名和另一作者相似,因此向魯迅提出,是否能請譯者換個筆名發表。魯迅就委託友人聶紺弩和孟十還協商。聶紺弩和孟斯根討論筆名時,順手從書架上抽出一本《紅樓夢》,建議以翻到該頁上人物姓名為其筆名。聶紺弩翻到了賈環,感覺賈環在書中口碑不好,不宜取名。孟斯根卻認為不妨事,自認比賈環差上十倍,筆名可用為「十環」。隨後,孟十還寫信給魯迅,告知自己的新筆名。自此撰文寫稿均沿用這個名字[3]。
- 2.孟十還與魯迅傳世書信迄今留存有32封。雖然這些書信內容大都在討論翻譯問題,但可看出兩人交情非比。1936年魯迅過世以後,孟十還曾在喪禮上為其抬棺[4]。
大事記[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年份 | 大事記 |
---|---|
1908 | 出生於北平,原籍遼寧。 |
1923 | 在瀋陽《盛京時報》發表新詩和散文詩 |
1925 | 在大連的《青年翼》發表新詩和散文詩 |
1925 | 在丁惟汾介紹下參加國民黨,曾任國民黨哈爾濱市特派員 |
1927 | 前往蘇聯留學,先後就讀莫斯科孫中山大學、莫斯科大學政治經濟系 |
1932 | 自蘇聯返國,先後擔任中央通訊社上海分社編輯、浙江省政府圖書館主任等職。 |
1934 | 魯迅發起《譯文》創刊,投稿多件作品,並和魯迅書信往來 |
1935 | 與曹靖華、方土人合作翻譯《蘇聯作家的創作經驗》(上海:大東書店) |
1936 | 出版譯作《嚴寒通紅的鼻子》(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與魯迅一同翻譯《果戈里選集》。4月,創辦《作家》雜誌並擔任主編。10月,魯迅去世,孟十參與其喪禮並為其抬棺。 |
1937 | 對日抗戰爆發後西遷,曾擔任漢口《大時代週刊》社長 |
1940 | 1940年入重慶中央訓練團受訓;之後任職國民政府國防最高委員會秘書廳。 |
1946 | 抗戰結束,奉派前往東北接收,擔任興安省海拉爾市市長。 |
1947 | 出版譯作《普式庚短篇小說集》和《五月之夜》(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8)。 |
1948 | 出版譯作《杜勃洛夫斯基:普式庚選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8)。 |
1949 | 隨政府渡海來臺。先後任職國防部新中國出版社社長、臺灣航業公司主任秘書顧問,以及中央黨部第六組特約研究員等職。 |
1955 | 9月,派任考試院職位分類計劃委員會專門委員,任職同院職位分類資料館。 |
1957 | 擔任中央黨部第六組特約研究員等職,負責編纂《匪情專題硏究叢書》第17章《共匪文化工作之硏究》 |
1958 | 應聘至政大東方語言學系專任,講授俄語課程。1962年應校長劉季洪邀請,擔任東語系主任。 |
1958 | 出版《俄文文法》、《實用俄語會話》(臺北:文星書店,1958)。 |
1962 | 擔任政大東語系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