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葆慎」:修訂間差異
無編輯摘要 |
無編輯摘要 |
||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3 次修訂) | |||
第1行: | 第1行: | ||
譚葆慎(1897-不詳),號敬甫,廣東省新會縣人,專長於外交事務,1932年至1950年任 | 譚葆慎(1897-不詳),號敬甫,廣東省新會縣人,專長於外交事務與英語,1932年至1950年任倫敦總領事。1956年任政治大學外交學系、西洋語文學系<ref name=":-1">今英國語言學系前身</ref>教授,並擔任西語系首屆系主任。 | ||
== 生平 == | == 生平 == | ||
譚葆慎,號敬甫,1897年出生於廣東省新會縣<ref name=":0">〈譚葆慎(譚敬甫)〉,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系列二十四,編號:129-240000-4597。</ref>。廣東新會譚家為書香世家,祖父[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D%9A%E5%9C%8B%E6%81%A9 譚國恩]師出清末漢學家[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99%88%E6%BE%A7 陳澧]之門,為清光緒丙戊科進士,曾任工部主事、橫濱理事、廣西平樂府知府等職。 | 譚葆慎,號敬甫,1897年出生於廣東省新會縣<ref name=":0">〈譚葆慎(譚敬甫)〉,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系列二十四,編號:129-240000-4597。</ref>。廣東新會譚家為書香世家,祖父[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D%9A%E5%9C%8B%E6%81%A9 譚國恩]師出清末漢學家[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99%88%E6%BE%A7 陳澧]之門,為清光緒丙戊科進士,曾任工部主事、橫濱理事、廣西平樂府知府等職。父親[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AD%9A%E5%AD%B8%E8%A1%A1 譚學衡],是[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8%8F%AF%E6%B0%91%E5%9C%8B%E9%99%B8%E8%BB%8D%E8%BB%8D%E5%AE%98%E5%AD%B8%E6%A0%A1 廣東水陸師學堂]第一屆學生<ref name=":1">譚家齊,2019年7月,〈清末海軍重臣譚學衡(1871–1919)生平考論〉,《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69期,頁123-154。</ref>,早年學習英語、天文、駕駛、攻戰之法等西學,先後清末擔任海軍部大臣、民國海軍總長。 | ||
譚葆慎承襲父祖,致力西學,1919年赴美國就讀[https://en.wikipedia.org/wiki/University_of_California 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政治系,1921年取得學士學位,1923年入[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rvard_Kenneth_C._Griffin_Graduate_School_of_Arts_and_Sciences 哈佛文理研究院(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研究<ref name=":0">〈譚葆慎(譚敬甫)〉,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系列二十四,編號:129-240000-4597。</ref>。 | |||
1924年 | 1924年學成返國,同年任[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AD%A6%E6%B1%89%E5%A4%A7%E5%AD%A6 武昌師範大學(今武漢大學)]教授,並於1925年擔任[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C%97%E6%B4%8B%E6%94%BF%E5%BA%9C 北洋政府]外交部秘書<ref name=":2"> 刘国铭主編,2005年12月,〈谭葆慎〉,《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北京:团结出版社,頁2368。</ref>。1927年,因北洋政府外交經費縮減、組織精簡,外交官員南下轉職國民政府<ref name=":3"> 北洋政府. (2024, May 11). Retrieved from 維基百科, 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C%97%E6%B4%8B%E6%94%BF%E5%BA%9C&oldid=82603519 </ref>,譚葆慎南下投效南京國民政府外交部。1929年,任漢口特別市政府秘書處秘書,次年改任漢口市政府秘書處<ref name=":4">〈譚葆慎〉. (擷取日期:2024, May 31). Retrieved from 中華民國政府官職資料庫: https://gpost.lib.nccu.edu.tw/view_career.php?name=%E8%AD%9A%E8%91%86%E6%85%8E </ref>。在1929年至1933年間任公職之餘,也在[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B%BD%E7%AB%8B%E9%9D%92%E5%B2%9B%E5%A4%A7%E5%AD%A6 青島大學]擔任英文教授<ref name=":0">〈譚葆慎(譚敬甫)〉,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系列二十四,編號:129-240000-4597。</ref>。 | ||
1935年 | 1935年奉派派駐英國,擔任駐英使館一等秘書、兼駐倫敦總領事<ref name=":4">〈譚葆慎〉. (擷取日期:2024, May 31). Retrieved from 中華民國政府官職資料庫: https://gpost.lib.nccu.edu.tw/view_career.php?name=%E8%AD%9A%E8%91%86%E6%85%8E </ref>。1950年,中華民國聲明與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英國斷交<ref name=":5">中華民國—英國關係. (2024, May 26). Retrieved from 維基百科, 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AD%E8%8F%AF%E6%B0%91%E5%9C%8B%E2%80%94%E8%8B%B1%E5%9C%8B%E9%97%9C%E4%BF%82&oldid=82787212 </ref>,同年三月結束於英國大使館的工作<ref name=":0">〈譚葆慎(譚敬甫)〉,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系列二十四,編號:129-240000-4597。</ref>。 | ||
1952年回國。1956年, | 1952年回國。1956年,應聘政治大學教職,於西語系任教,兼任西語系系主任<ref name=":0">〈譚葆慎(譚敬甫)〉,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系列二十四,編號:129-240000-4597。</ref>,為政大西語系開設後第一任系主任<ref name=":6">首頁/系所介紹/本系簡介/本系簡介. (2020, February 13). Retrieved from 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 https://english.nccu.edu.tw/PageDoc/Detail?fid=4597&id=1822 ;文中列出「歷年來主持系務者」第一位為「譚葆禎」,禎字應為誤植。 </ref><ref name=":7"> 國立政治大學.人事室編,1959年,《國立政治大學教職員錄》,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人事室,頁10。</ref>。1960年,亦於外交系任教<ref name=":8"> 國立政治大學.人事室編,1960年,《國立政治大學教職員錄》,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人事室,頁20。</ref>。 | ||
1964年 | 1964年自政治大學退休,卒年不詳<ref name=":0">〈譚葆慎(譚敬甫)〉,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系列二十四,編號:129-240000-4597。</ref>。 | ||
== 軼事== | == 軼事== | ||
在1958年的總統府人事調查表中,譚葆慎留下了簡短的自述,「民國四十一年回國閒居至四十五年蒙政大聘為教授余回國目的希望繼續外交工作」<ref name=":0">〈譚葆慎(譚敬甫)〉,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系列二十四,編號:129-240000-4597。</ref> | 在1958年的總統府人事調查表中,譚葆慎留下了簡短的自述,「民國四十一年回國閒居至四十五年蒙政大聘為教授余回國目的希望繼續外交工作」<ref name=":0">〈譚葆慎(譚敬甫)〉,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系列二十四,編號:129-240000-4597。</ref>。 | ||
== 大事記== | == 大事記== | ||
{| class="wikitable" | |||
|- | |||
! 年份 !! 事件 | |||
|- | |||
| 1897 || 出生於廣東省新會縣 | |||
|- | |||
| 1921 || 畢業於加州大學政治系 | |||
|- | |||
| 1923 || 哈佛文理研究院政治系研究一年後歸國 | |||
|- | |||
| 1924 || 武昌師範大學教授 | |||
|- | |||
| 1925 || 北洋政府外交部秘書 | |||
|- | |||
| 1927 || 南京外交部部長秘書 | |||
|- | |||
| 1929 || 九月,國立青島大學英文教授 | |||
|- | |||
| 1929 || 十二月,漢口特別市政府秘書處秘書 | |||
|- | |||
| 1930 || 漢口市政府秘書處秘書 | |||
|- | |||
| 1935 || 駐英大使館一等秘書兼駐倫敦總領事 | |||
|- | |||
| 1950 || 中華民國與英國斷交,譚葆慎奉命回國 | |||
|- | |||
| 1952 || 回國 | |||
|- | |||
| 1956 || 國立政治大學西語系教授,為西語系開設後第一任系主任 | |||
|- | |||
| 1960 ||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 | |||
|- | |||
| 1964 || 自政治大學退休 | |||
|} | |||
== 參考書目== | == 參考書目== | ||
於 2024年7月14日 (日) 06:45 的最新修訂
譚葆慎(1897-不詳),號敬甫,廣東省新會縣人,專長於外交事務與英語,1932年至1950年任倫敦總領事。1956年任政治大學外交學系、西洋語文學系[1]教授,並擔任西語系首屆系主任。
生平[編輯 | 編輯原始碼]
譚葆慎,號敬甫,1897年出生於廣東省新會縣[2]。廣東新會譚家為書香世家,祖父譚國恩師出清末漢學家陳澧之門,為清光緒丙戊科進士,曾任工部主事、橫濱理事、廣西平樂府知府等職。父親譚學衡,是廣東水陸師學堂第一屆學生[3],早年學習英語、天文、駕駛、攻戰之法等西學,先後清末擔任海軍部大臣、民國海軍總長。
譚葆慎承襲父祖,致力西學,1919年赴美國就讀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政治系,1921年取得學士學位,1923年入哈佛文理研究院(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研究[2]。
1924年學成返國,同年任武昌師範大學(今武漢大學)教授,並於1925年擔任北洋政府外交部秘書[4]。1927年,因北洋政府外交經費縮減、組織精簡,外交官員南下轉職國民政府[5],譚葆慎南下投效南京國民政府外交部。1929年,任漢口特別市政府秘書處秘書,次年改任漢口市政府秘書處[6]。在1929年至1933年間任公職之餘,也在青島大學擔任英文教授[2]。
1935年奉派派駐英國,擔任駐英使館一等秘書、兼駐倫敦總領事[6]。1950年,中華民國聲明與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英國斷交[7],同年三月結束於英國大使館的工作[2]。
1952年回國。1956年,應聘政治大學教職,於西語系任教,兼任西語系系主任[2],為政大西語系開設後第一任系主任[8][9]。1960年,亦於外交系任教[10]。
1964年自政治大學退休,卒年不詳[2]。
軼事[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在1958年的總統府人事調查表中,譚葆慎留下了簡短的自述,「民國四十一年回國閒居至四十五年蒙政大聘為教授余回國目的希望繼續外交工作」[2]。
大事記[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年份 | 事件 |
---|---|
1897 | 出生於廣東省新會縣 |
1921 | 畢業於加州大學政治系 |
1923 | 哈佛文理研究院政治系研究一年後歸國 |
1924 | 武昌師範大學教授 |
1925 | 北洋政府外交部秘書 |
1927 | 南京外交部部長秘書 |
1929 | 九月,國立青島大學英文教授 |
1929 | 十二月,漢口特別市政府秘書處秘書 |
1930 | 漢口市政府秘書處秘書 |
1935 | 駐英大使館一等秘書兼駐倫敦總領事 |
1950 | 中華民國與英國斷交,譚葆慎奉命回國 |
1952 | 回國 |
1956 | 國立政治大學西語系教授,為西語系開設後第一任系主任 |
1960 |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 |
1964 | 自政治大學退休 |
參考書目[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 今英國語言學系前身
- ↑ 2.0 2.1 2.2 2.3 2.4 2.5 2.6 〈譚葆慎(譚敬甫)〉,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系列二十四,編號:129-240000-4597。
- ↑ 譚家齊,2019年7月,〈清末海軍重臣譚學衡(1871–1919)生平考論〉,《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69期,頁123-154。
- ↑ 刘国铭主編,2005年12月,〈谭葆慎〉,《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北京:团结出版社,頁2368。
- ↑ 北洋政府. (2024, May 11). Retrieved from 維基百科, 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C%97%E6%B4%8B%E6%94%BF%E5%BA%9C&oldid=82603519
- ↑ 6.0 6.1 〈譚葆慎〉. (擷取日期:2024, May 31). Retrieved from 中華民國政府官職資料庫: https://gpost.lib.nccu.edu.tw/view_career.php?name=%E8%AD%9A%E8%91%86%E6%85%8E
- ↑ 中華民國—英國關係. (2024, May 26). Retrieved from 維基百科, 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AD%E8%8F%AF%E6%B0%91%E5%9C%8B%E2%80%94%E8%8B%B1%E5%9C%8B%E9%97%9C%E4%BF%82&oldid=82787212
- ↑ 首頁/系所介紹/本系簡介/本系簡介. (2020, February 13). Retrieved from 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 https://english.nccu.edu.tw/PageDoc/Detail?fid=4597&id=1822 ;文中列出「歷年來主持系務者」第一位為「譚葆禎」,禎字應為誤植。
- ↑ 國立政治大學.人事室編,1959年,《國立政治大學教職員錄》,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人事室,頁10。
- ↑ 國立政治大學.人事室編,1960年,《國立政治大學教職員錄》,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人事室,頁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