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館」:修訂間差異
無編輯摘要 |
無編輯摘要 |
||
第6行: | 第6行: | ||
==規劃興建== | ==規劃興建== | ||
1976年政大校方擬建體育館1座,由已故[[歐陽勛]]校長起造,經總務處蒐集成功大學與台北體專等校新建體育館藍圖參考,會同訓導處規劃;經體育館興建委員會決議:建築地點預定在大操場南端<ref name=" | 1976年政大校方擬建體育館1座,由已故[[歐陽勛]]校長起造,經總務處蒐集成功大學與台北體專等校新建體育館藍圖參考,會同訓導處規劃;經體育館興建委員會決議:建築地點預定在大操場南端<ref name=":1">彭明輝,2007年,《政治大學校史 1987-1996》,頁134,臺北:國立政治大學。</ref> ,由華泰建築事務所張昌華建築師設計監造,由開盛營造有限公司承造,造價臺幣 21,634,240元。建地面積10817.12平方米,高19.25米。<ref name=":2">台北市政府工務局,〈政治大學體育館建築物使用執照〉副本,69字第0346號。</ref> | ||
1977年8月6日,由時任教育部長,也是前政大[[李元簇]]校長主持開工典禮。體育館開工後,發現基地土質過差,經建築師研究加深基處以保結構安全,並辦理變更定案,直至9月22日始正式動工興建。1979年6月23日,因局部變更與景美溪堤防施工影響,延展2期始告竣工,1980年3月3日修建完成。<ref name=" | 1977年8月6日,由時任教育部長,也是前政大[[李元簇]]校長主持開工典禮。體育館開工後,發現基地土質過差,經建築師研究加深基處以保結構安全,並辦理變更定案,直至9月22日始正式動工興建。1979年6月23日,因局部變更與景美溪堤防施工影響,延展2期始告竣工,1980年3月3日修建完成。<ref name=":3">彭明輝,同前註。</ref> | ||
==場館規劃== | ==場館規劃== | ||
體育館內部包括禮堂1座,座位5500個,籃球場4個(其中符合國際標準之活動籃球架一套)、桌球室、韻律室、柔道室、重量訓練室、體操館、劍道室、跆拳室、網球場、羽球場、排球場等30餘個單位,體育館前的體育場亦同時填高整建。 <ref name=" | 體育館內部包括禮堂1座,座位5500個,籃球場4個(其中符合國際標準之活動籃球架一套)、桌球室、韻律室、柔道室、重量訓練室、體操館、劍道室、跆拳室、網球場、羽球場、排球場等30餘個單位,體育館前的體育場亦同時填高整建。 <ref name=":4">同前注。</ref> | ||
==整修== | ==整修== | ||
政大體育館於1979年6月落成啟用,迄今已逾38年,除本身自然折舊,也受外在因素如地震影響,對建築物結構與外牆之穩定性、安全性造成影響;此外,考慮內在因素如學生使用人數增加,也發現室內運動空間不足、體育設施及機電設備老舊等問題。整體來說,已達到需全面檢修及整建的程度。但因體育館使用年限未到,無法拆除重建,因此改以全館內外整修拉皮、運動器材設備以及田徑場跑道更新為目標,規劃體育館整修計畫,並以校友捐贈之3億元作為計畫執行費用。 | 政大體育館於1979年6月落成啟用,迄今已逾38年,除本身自然折舊,也受外在因素如地震影響,對建築物結構與外牆之穩定性、安全性造成影響;此外,考慮內在因素如學生使用人數增加,也發現室內運動空間不足、體育設施及機電設備老舊等問題。整體來說,已達到需全面檢修及整建的程度。但因體育館使用年限未到,無法拆除重建,因此改以全館內外整修拉皮、運動器材設備以及田徑場跑道更新為目標,規劃體育館整修計畫,並以校友捐贈之3億元作為計畫執行費用。 | ||
整修工程於2017年8月完成,在空間格局不變的前提下,除各場地完整修繕外,亦針對局部場地功能做了調整,例如:二樓觀眾席增設貴賓座位88個、記者席75個;新購置符合FIBA(國際籃球總會)LEVEL1認證之大型計分板及一組活動式籃架;擴大北側地下室健身房場地,並區分為飛輪教室、綜合健身區及自由重量區,規劃成量體足、品質優的全新健身房。 <ref name=":5">王清欉、吳高讚、張凱隆,2019年,〈國立政治大學體育館整修計劃紀實〉,《政大體育研究》,頁1。</ref> | |||
==場館使用== | ==場館使用== | ||
體育館開放對象僅為本校學生(憑學生證)、本校教職員工/其眷屬(憑教職員證正本或影本/眷屬關係證明)以及校友(限個人,憑校友證入館,因場地有限,原則於假日無借用時段) | 體育館開放對象僅為本校學生(憑學生證)、本校教職員工/其眷屬(憑教職員證正本或影本/眷屬關係證明)以及校友(限個人,憑校友證入館,因場地有限,原則於假日無借用時段) | ||
<ref name=" | <ref name=":6">國立政治大學體育室官網。</ref> | ||
體育館的對系隊,校隊等的訓練時段(非開放時段)週一至五:8至12時、14至18時、19:30至22時。而對一般學生開放時段是週一至五:12時至13:50(中午時段)、18時至19:20(傍晚時段)、22:10至23:30(夜間延長時段)(寒暑假至21時),而週六的開放時間是在上午8時至21時30分(寒暑假至18時)如有活動外借暫停開放。 | 體育館的對系隊,校隊等的訓練時段(非開放時段)週一至五:8至12時、14至18時、19:30至22時。而對一般學生開放時段是週一至五:12時至13:50(中午時段)、18時至19:20(傍晚時段)、22:10至23:30(夜間延長時段)(寒暑假至21時),而週六的開放時間是在上午8時至21時30分(寒暑假至18時)如有活動外借暫停開放。 | ||
週日及國定例假日的開放時間是在上午08時至17時30分(寒暑假至17時)如有活動外借暫停開放。<ref name=" | 週日及國定例假日的開放時間是在上午08時至17時30分(寒暑假至17時)如有活動外借暫停開放。<ref name=":7">同前注</ref> | ||
==參考資料== | ==參考資料== |
於 2025年3月23日 (日) 11:03 的修訂



體育館,位於山下校區西側,景美溪河堤邊,和綜合院館相鄰。也是大一的新生訓練場地和畢業典禮會場。
規劃興建
1976年政大校方擬建體育館1座,由已故歐陽勛校長起造,經總務處蒐集成功大學與台北體專等校新建體育館藍圖參考,會同訓導處規劃;經體育館興建委員會決議:建築地點預定在大操場南端[1] ,由華泰建築事務所張昌華建築師設計監造,由開盛營造有限公司承造,造價臺幣 21,634,240元。建地面積10817.12平方米,高19.25米。[2]
1977年8月6日,由時任教育部長,也是前政大李元簇校長主持開工典禮。體育館開工後,發現基地土質過差,經建築師研究加深基處以保結構安全,並辦理變更定案,直至9月22日始正式動工興建。1979年6月23日,因局部變更與景美溪堤防施工影響,延展2期始告竣工,1980年3月3日修建完成。[3]
場館規劃
體育館內部包括禮堂1座,座位5500個,籃球場4個(其中符合國際標準之活動籃球架一套)、桌球室、韻律室、柔道室、重量訓練室、體操館、劍道室、跆拳室、網球場、羽球場、排球場等30餘個單位,體育館前的體育場亦同時填高整建。 [4]
整修
政大體育館於1979年6月落成啟用,迄今已逾38年,除本身自然折舊,也受外在因素如地震影響,對建築物結構與外牆之穩定性、安全性造成影響;此外,考慮內在因素如學生使用人數增加,也發現室內運動空間不足、體育設施及機電設備老舊等問題。整體來說,已達到需全面檢修及整建的程度。但因體育館使用年限未到,無法拆除重建,因此改以全館內外整修拉皮、運動器材設備以及田徑場跑道更新為目標,規劃體育館整修計畫,並以校友捐贈之3億元作為計畫執行費用。
整修工程於2017年8月完成,在空間格局不變的前提下,除各場地完整修繕外,亦針對局部場地功能做了調整,例如:二樓觀眾席增設貴賓座位88個、記者席75個;新購置符合FIBA(國際籃球總會)LEVEL1認證之大型計分板及一組活動式籃架;擴大北側地下室健身房場地,並區分為飛輪教室、綜合健身區及自由重量區,規劃成量體足、品質優的全新健身房。 [5]
場館使用
體育館開放對象僅為本校學生(憑學生證)、本校教職員工/其眷屬(憑教職員證正本或影本/眷屬關係證明)以及校友(限個人,憑校友證入館,因場地有限,原則於假日無借用時段) [6]
體育館的對系隊,校隊等的訓練時段(非開放時段)週一至五:8至12時、14至18時、19:30至22時。而對一般學生開放時段是週一至五:12時至13:50(中午時段)、18時至19:20(傍晚時段)、22:10至23:30(夜間延長時段)(寒暑假至21時),而週六的開放時間是在上午8時至21時30分(寒暑假至18時)如有活動外借暫停開放。
週日及國定例假日的開放時間是在上午08時至17時30分(寒暑假至17時)如有活動外借暫停開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