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簇

出自政大記憶網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李元簇(1923-2017),政校法政系畢業校友。法律學者,1968年到校,執教法律系所,1973年就任復校後第三任校長,後轉任教育部長、法務部長、總統府秘書長,以及中華民國副總統。影像出自:政治大學圖書館。

李元簇(1923-2017),中央政治學校法政系畢業校友。法律學者,1968年到校,執教法律系所,1973年就任復校後第三任校長,後轉任教育部長、、法務部長、總統府秘書長,以及中華民國副總統。

生平

李元簇,字玉鰲,號肇東。1923年9月24日生於湖南平江梅仙鄉東高村,世代耕讀。祖父李效仁清末留日曾參與同盟會,父李傳寬1930年死於湖南赤禍,家中手足五人,由寡母撫養長大。[1]

1936年畢業於懋通小學,畢業會考榮膺全縣第一。1942年湖南國立第十一中學畢業後,參加全省會考獨占鰲頭,由省政府教育廳保送入中央政治學校法政系就讀,1946年畢業後前往蘭州、迪化等地工作,先後擔任軍委會西北行營政務處科員、國府主席西北行轅政務處科員及民事處課員等職,兼任《掃蕩報》與《青島日報》駐蘭州記者。1947年二度參加高考,以全國優等第一名錄取司法官,同年進入政治大學高等科深造,翌年又以第一名畢業。1948年依高考志願派任東北安東地方法院推事,因國共內戰東北易幟,不克就任,改調臺灣。[2]

渡臺後歷任新竹地方法院推事、臺灣高等法院推事,1952年調任臺灣省保安司令部軍法處副處長,1955年升任軍法處長,1957年保安司令部改制後續任臺北衛戍司令部軍法處處長。[3] 同年以政府公費出國深造,最初在歌德學院修習德文,翌年進入波昂大學法學院,1963年以論文《外國法律在國內適用之可能性》,獲頒法學博士學位。之後留德,繼續法學研究。

1968年學成返國,最初兼擔任《中央日報》社論主筆,以及國際關係研究所研究員。嗣後應劉季洪校長之聘,出任法律系所教授,講授刑法及比較刑法等課程。1969年奉派借調擔任國防部法規司司長,任內統整及檢修國防法令規章,建立體制,草擬國防部組織法,1971年國防部組織法公佈後,續任法制司長。1973年奉派擔任政治大學在臺復校後第三任校長,任內曾兼任法律研究所主任、邊政研究所及三民主義研究所所長。任內革新校務、廣多方延攬師資,增加圖書經費,增設三民主義研究所、歷史研究所、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班,並納編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以及擴充社會科學資料中心,增建校舍包括中正圖書館游泳館體育館等,任內收購後山校地,校地在1974年為97.993平方公尺,2014年增至103.8公頃,奠定日後政大校區規模和發展基礎。

1977年奉派接任教育部部長兼行政院政務委員,1978年轉任法務部長。1984年6月辭卸任公職後,返回母校續任教職,講課深入精彩,兼以爬山為術科,頗得學生愛戴。同年就任總統府國策顧問。1988年,再度奉派擔任總統府秘書長,任期內盡忠職守、謹言慎行,協助府院調和鼎鼐,發揮襄贊中樞之功,深為總統李登輝倚重。1990年3月21日,經國民大會選舉成為中華民國第8任副總統,同年5月20日就職。任內銜命終止「萬年國會」,完成總統暨中央民意代表直選,成為臺灣民主憲政重要推手。因行事低調,被媒體形容為「沒有聲音的副總統」。[4]

1996年5月20日,副總統卸任後退休,長年隱居苗栗頭份鄉間。2017年3月8日凌晨辭世於頭份寓所,享壽94歲。

軼事

  • 李元簇校長上任後,發願要蓋一座全臺灣最宏偉的大學圖書館,囑時任總務處秘書張長芳主其事。張找了建築師規劃,最初規劃樓地板面積為三萬八千平方公尺,未料中興大學同時也在蓋圖書館,招標設計圖竟達四萬一千平方公尺。李元簇校長得知後,完全不能接受,要求張長芳想辦法勝過中興大學。張長芳和建築師討論過後,決定增加四個稜堡邊角的面積,讓樓地板面積變成四萬二千五百平方公尺,勝過中興大學圖書館,因此中正圖書館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大專院校圖書館。[5]
  • 李元簇校長轉任教育部長之後,雖然已經離開政大,卻想要仿照其它大學在校中造一座人工湖。但是政大實在沒有多餘校地可供造湖。後來靈機一動,想在流經校園東側的無名溪(醉夢溪)見建一座攔水壩,就可成湖。此一方案旋遭水利局否決,但迄至2000年代,仍有人持續夢想造水壩攔截溪水造湖。[6]
  • 李元簇校長上任,對於政大工友「成群結黨,好逸惡勞」,非常不以為然,要求時任總務長楊承彬整頓,楊承彬奉校長之令,集合全校工友,告知:把全校教室之清潔區域劃分清楚,要各個工友清掃乾淨。這些工友久居安逸生活,對於新人新政不以為然,群集討論如何抵制,最後決定,「若校長不收回成命,則將次日將砍殺校長」云云。楊承彬據實稟告李元簇,校長回以,次日一早八點鐘將準時坐在校長室,大門打開,歡迎擬砍殺他的工友儘速前來,他也絕不反抗或吭一聲。次日八點,帶頭的工友前往校長室,果見校長室大門敞開,李元簇校長安坐校長室。工頭一見,返回告知眾人,恫嚇無效,自此遵從學校指示,校園環境大為改觀。[7]
  • 1990年二月政爭中,李元簇於臨中全會前一天得到國民黨副秘書長鄭心雄通知「非主流派」李煥與郝柏村結盟的消息,李元簇緊急向李登輝通報,加上後來得自警政系統與心腹蘇志誠的情資,李登輝才一夕間心生警覺、並反守為攻,使主流派陣營成功反制「非主流派」。[8]

參考資料

  1. 國史館,李前副總統元簇先生生平事略,〈李元簇副總統文物/文件/個人經歷與行誼〉,典藏號:110-010100-00005-001。
  2. 國史館,同前註。
  3. 國史館,前副總統李元簇先生任職法務部時期相關職員資料表,〈李元簇副總統文物/文件/個人經歷與行誼〉,典藏號:110-010100-00003-001。
  4. 鍾麗華,2017年3月9日,〈李元簇辭世:無聲的副總統 晚年遠離政壇喧囂〉,《自由時報電子報》。網址: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084296。
  5. 張長芳口述、徐偉軒撰寫,2024年,《教育界的實業家:張長芳教授回憶錄》,頁53-54,臺北:萬卷樓。
  6. 同前註,頁55。
  7. 蘇正茂,2018年,〈政大創舉──連續舉辦47年法律系畢業同學會〉,《道南橋畔半生緣 國立政治大學第28屆同學畢業五十週年紀念輯》,頁36,臺北:國立政治大學。
  8. 楊舒媚,2017年3月8日,〈李元簇辭世內幕 通報敵情保李登輝 二月政爭立大功〉,《壹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