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承烈」:修訂間差異
(→生平) |
(→生平) |
||
第4行: | 第4行: | ||
少時立志從軍,中學畢業後原想考[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9C%A3%E8%A5%BF%E5%B0%94%E5%86%9B%E6%A0%A1 Saint-Cyr軍校],後突然改變,決定進修道院成為神職人員。1924年11月7日進法國北部[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93%A6%E5%85%B9%E6%B2%B3%E7%95%94%E5%8D%9A%E8%92%99 Beaumont-sur-Oise]初修院,結業後服兵役一年。 | 少時立志從軍,中學畢業後原想考[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9C%A3%E8%A5%BF%E5%B0%94%E5%86%9B%E6%A0%A1 Saint-Cyr軍校],後突然改變,決定進修道院成為神職人員。1924年11月7日進法國北部[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93%A6%E5%85%B9%E6%B2%B3%E7%95%94%E5%8D%9A%E8%92%99 Beaumont-sur-Oise]初修院,結業後服兵役一年。 | ||
1933年10月13日奉派來上海傳教,學習中文。1938年6月4日晉升神父,即天主教耶穌會會士(Société des Jésuïtes,簡稱S.J.),從初修院至成為神職人員共歷時14年。1940年至1951年在上海震旦大學(天主教耶穌會所創辦)教授哲學及法文並兼該校運動組長及童軍團牧師。雖忙於教學,但仍未疏於福傳工作。1951年12月17日突遭匪共囚禁於上海,也是第一位被捕的耶穌會會士。1953年2月2日經過共計14個月的牢獄生活後,被驅逐出境抵達香港,隨即回法國巴黎教區工作兩年。 | 1933年10月13日奉派來上海傳教,學習中文。1938年6月4日晉升神父,即天主教耶穌會會士(Société des Jésuïtes,簡稱S.J.),從初修院至成為神職人員共歷時14年。1940年至1951年在[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9C%87%E6%97%A6%E5%A4%A7%E5%AD%A6 上海震旦大學](天主教耶穌會所創辦)教授哲學及法文並兼該校運動組長及童軍團牧師。雖忙於教學,但仍未疏於福傳工作。1951年12月17日突遭匪共囚禁於上海,也是第一位被捕的耶穌會會士。1953年2月2日經過共計14個月的牢獄生活後,被驅逐出境抵達香港,隨即回法國巴黎教區工作兩年。 | ||
1955年夏天重返遠東地區,在臺北創辦震旦文化中心(Le Centre Culturel de l’Aurore),即震旦法、西、英、德、日語補習班,教授法文為主,以及震旦大學校友會。同年,亦受聘於國立政治大學法文專任教授,任教17年、天主教輔仁大學法文教授,任教6年並兼軍法學校法文教授。1962年至1964年榮任蔣夫人法語會話私人教師。1978年5月23日由於一生從事教育工作,為中國作育英才,其學子不少擔任政府要職,而在中法兩國1964年斷交時,曾到處奔走演講,為我仗義執言,其後協助我留法學生辦理赴法簽證,一生為中國服務,對促進中法兩國人民之認識與了解貢獻良多、致力促進中法文化交流,因此特依內政獎章規則之規定,頒贈內政一等三級獎章一座和獎章證書。1979年5月23日罹癌病逝臺中,享年73歲,安葬於彰化靜山耶穌會墓園。 | 1955年夏天重返遠東地區,在臺北創辦震旦文化中心(Le Centre Culturel de l’Aurore),即震旦法、西、英、德、日語補習班,教授法文為主,以及震旦大學校友會。同年,亦受聘於國立政治大學法文專任教授,任教17年、天主教輔仁大學法文教授,任教6年並兼軍法學校法文教授。1962年至1964年榮任蔣夫人法語會話私人教師。1978年5月23日由於一生從事教育工作,為中國作育英才,其學子不少擔任政府要職,而在中法兩國1964年斷交時,曾到處奔走演講,為我仗義執言,其後協助我留法學生辦理赴法簽證,一生為中國服務,對促進中法兩國人民之認識與了解貢獻良多、致力促進中法文化交流,因此特依內政獎章規則之規定,頒贈內政一等三級獎章一座和獎章證書。1979年5月23日罹癌病逝臺中,享年73歲,安葬於彰化靜山耶穌會墓園。 |
於 2024年3月29日 (五) 03:41 的修訂
傅承烈(法語:Père Jean de Laffe S.J.,1906年6月23日—1979年5月23日),法國中部Poitiers人,是天主教耶穌會會士,兄弟姊妹共有三人當神父。在臺灣生活二十多年,除教會神職工作外,也教導眾多學生法語,協助留法學生辦理赴法簽證、擔任法國留華學生保證人。
生平
少時立志從軍,中學畢業後原想考Saint-Cyr軍校,後突然改變,決定進修道院成為神職人員。1924年11月7日進法國北部Beaumont-sur-Oise初修院,結業後服兵役一年。
1933年10月13日奉派來上海傳教,學習中文。1938年6月4日晉升神父,即天主教耶穌會會士(Société des Jésuïtes,簡稱S.J.),從初修院至成為神職人員共歷時14年。1940年至1951年在上海震旦大學(天主教耶穌會所創辦)教授哲學及法文並兼該校運動組長及童軍團牧師。雖忙於教學,但仍未疏於福傳工作。1951年12月17日突遭匪共囚禁於上海,也是第一位被捕的耶穌會會士。1953年2月2日經過共計14個月的牢獄生活後,被驅逐出境抵達香港,隨即回法國巴黎教區工作兩年。
1955年夏天重返遠東地區,在臺北創辦震旦文化中心(Le Centre Culturel de l’Aurore),即震旦法、西、英、德、日語補習班,教授法文為主,以及震旦大學校友會。同年,亦受聘於國立政治大學法文專任教授,任教17年、天主教輔仁大學法文教授,任教6年並兼軍法學校法文教授。1962年至1964年榮任蔣夫人法語會話私人教師。1978年5月23日由於一生從事教育工作,為中國作育英才,其學子不少擔任政府要職,而在中法兩國1964年斷交時,曾到處奔走演講,為我仗義執言,其後協助我留法學生辦理赴法簽證,一生為中國服務,對促進中法兩國人民之認識與了解貢獻良多、致力促進中法文化交流,因此特依內政獎章規則之規定,頒贈內政一等三級獎章一座和獎章證書。1979年5月23日罹癌病逝臺中,享年73歲,安葬於彰化靜山耶穌會墓園。
著作
留有著作【Chrétiens dans la Chine de Mao】,描述他在中共政權下的親身體驗和獄中生活。
軼事
大事記
年 | 月 | 日 | 記事 |
---|---|---|---|
1906 | 6 | 23 | 生於法國中部 |
1923 | 6 | 高中會考及格,主修希臘、拉丁語文 | |
1924 | 11 | 7 | 進法國北部 Beaumont-sur-Oise 初學院 |
1933 | 10 | 13 | 來上海傳教 |
1938 | 6 | 4 | 晉升神父 |
1940 | 在上海震旦大學教授哲學和法文,兼職童軍團牧師、體育主任 | ||
1951 | 12 | 17 | 遭匪共囚禁於上海十四個月,耶穌會第一位被捕的會士 |
1953 | 2 | 2 | 被驅逐出境抵達香港,回巴黎教區工作 |
1955 | 重返台灣,在臺北創辦震旦文化中心 | ||
1955 | 國立政治大學法文專任教授 | ||
1955 | 私立輔仁大學法文教授兼軍法學校法文教授 | ||
1962 | 榮任蔣夫人法語會話私人教師 | ||
1978 | 5 | 23 | 獲頒內政一等三級獎章一座和獎章證書 |
1979 | 5 | 23 | 病逝台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