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葦」:修訂間差異

出自政大記憶網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第18行: 第18行:
《懷德海的哲學與教育》,1952年1月,台灣教育輔導月刊
《懷德海的哲學與教育》,1952年1月,台灣教育輔導月刊
《懷德海的文化哲學》,1952年2月第4卷第3期,大陸雜誌
《懷德海的文化哲學》,1952年2月第4卷第3期,大陸雜誌
《價值通論簡史》,1955年9月第11卷第6期,大陸雜誌
《價值通論簡史》,1955年9月第11卷第6期,大陸雜誌<ref name=":2">[https://p.udpweb.com/ 台灣學術經典檢索,國立政治大學]
《物理學與形上學(上)》,1958年3月第16卷第5期,大陸雜誌
《物理學與形上學(上)》,1958年3月第16卷第5期,大陸雜誌
《物理學與形上學(下)》,1958年3月第16卷第6期,大陸雜誌
《物理學與形上學(下)》,1958年3月第16卷第6期,大陸雜誌
第27行: 第27行:
《科學底哲學(下)》,1965年6月第30卷第12期,大陸雜誌
《科學底哲學(下)》,1965年6月第30卷第12期,大陸雜誌
《當代教育哲學大綱》,1998年9月,正中書局.流傳文化.墨文堂文化
《當代教育哲學大綱》,1998年9月,正中書局.流傳文化.墨文堂文化
《知識、行為與教育-教育歷程底哲學基礎之研究之一》,1965年5月,期刊論文
《知識、行為與教育-教育歷程底哲學基礎之研究之一》,1965年5月,期刊論文<ref name=":3">[https://nccur.lib.nccu.edu.tw/simple-search?query=%E8%B6%99%E4%B8%80%E8%91%A6&query0=%E8%B6%99%E4%B8%80%E8%91%A6 政大機構典藏]
《阿拉伯國家的教育哲學》,1957年9月17日,政論周刊第141期
《阿拉伯國家的教育哲學》,1957年9月17日,政論周刊第141期



於 2024年5月30日 (四) 20:26 的修訂

趙一葦先生

趙一葦(1909-不詳),教育學者。 1956年8月出任政治大學公民教育研究所專任教授,為現今教育研究所與大學部教育系前身。曾著當代教育哲學大綱一書。

生平

趙一葦,於1909年8月出生在上海郊區,成長於都市之中。先世以務農起家,生活勤儉,至祖輩已經能自營田宅。父親曾有求學歷程,志在辦讀傳家,而未衣科名,熱心於公益 長期投入社會服務。母親鄭氏性情賢淑,佳話流傳於鄰里之間。趙一葦先生有兩位長兄與長姐,長兄從事教育,曾於上海辨理市立學校試驗新型教育分針,聲譽遠播東北與南洋,並著教育及青年素養書籍,二三十餘種。[1]


頗嚮往以教育推行政治,以學校為社會之中心,因此有志於以大學校長搭配一地方之行政首長,期望能讓學術與社會民主之改革有密切的聯繫。這種剛勁而民生化的教育設施,需要自決有強健之體格者始能勝任。因而有意注重在此。1940年九月至1947年七月間於大夏大學擔任教授一職,擔任中國國民黨上海市特別黨部科長至1946年十二月,1947 2月至8月轉繼任三民主義青年團上海支團部第二部團主任。

同時成長過程在無家庭負擔的情況下,趙一葦先生得以北遊蘇京,並有機會一覽世界名都,與歐美淵博學士一同交流研究,在1947年卸下教授一職前往美國哈佛大學修習教育哲學,於1951年5月止,取得博士學位,1948年夏天又另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修習教育哲學。1951年回國一邊擔任教育相關的行政職務,一邊在多所大學中授課。曾為台灣省教育廳第二科科長和台灣省教育廳專門委員,1951九月後在國立台灣大學政工幹部學校擔任兼職教授,也受私立淡江英語專科學校聘為專任教授。

1952年在革命實踐研究院受培訓,為第24期成員,而後自1953年起因國民政府實行第二階段的教育訓練,改為革命實踐研究院黨政軍幹部聯合作戰研究班的二期成員。[2]。1956年開始於國立政治大學擔任專任教授,1960年為中華民國國際教育研究會第二三屆候補理事。在台期間也曾任中國教育學會台灣省會七屆候補理事、中國教育協會第十三屆與十六屆理事、國立編譯館世界名著譯本委員會委員、行政院引導留學生回國服務委員會秘書。

研究與著作

《懷德海的哲學與教育》,1952年1月,台灣教育輔導月刊 《懷德海的文化哲學》,1952年2月第4卷第3期,大陸雜誌 《價值通論簡史》,1955年9月第11卷第6期,大陸雜誌<ref name=":2">台灣學術經典檢索,國立政治大學 《物理學與形上學(上)》,1958年3月第16卷第5期,大陸雜誌 《物理學與形上學(下)》,1958年3月第16卷第6期,大陸雜誌 《歷史哲學》,1959年1月第18卷第2期,大陸雜誌 《美國哲學思想底演變》,1963年5月,期刊論文 《美國當代哲學底特徵》,1964年4月第28卷第8期,大陸雜誌 《科學底哲學(上)》,1965年6月第30卷第11期,大陸雜誌 《科學底哲學(下)》,1965年6月第30卷第12期,大陸雜誌 《當代教育哲學大綱》,1998年9月,正中書局.流傳文化.墨文堂文化 《知識、行為與教育-教育歷程底哲學基礎之研究之一》,1965年5月,期刊論文<ref name=":3">政大機構典藏 《阿拉伯國家的教育哲學》,1957年9月17日,政論周刊第141期

軼事

受教育時間因過程中如同父親一般為社會做出貢獻服務,就讀時間甚久。但這樣時輟時做的步調,與其說是一個個機會所組成,不如說是有意計畫的。趙一葦先生常自稱為「向著理想的計畫的人生」,說到底究竟是本身的執拗使然,抑或是個性堅毅使然,自己也無法明確斷定。

人生乃向著理想而計畫,性向與交遊深受此觀念影響,只要是有益於剛勁而民生化改革的人格或培養者便喜歡與其互相交流。再者只要能深思、有理想抱負、有底氣且挾義的人士都是趙一葦先生願意往來者。 具體而言愛好面相廣泛包含音樂、游泳、閱讀、旅行。

大事紀

日期 大事紀
1909 8月出生於上海市郊區
1940 九月任職大夏大學教授
1946 12月卸任中國國民黨上海特別市黨部科長
1947 2月至8月擔任三民主義青年團上海支團部第二部團主任
1947 7月因出國留學卸任大夏大學教授
1947 於美國哈佛大學就讀教育哲學
1948 夏季時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就讀教育哲學
1951 5月取得教育哲學博士學位
1951 6月擔任台灣省教育廳專門委員
1951 9月兼任國立台灣大學教授/政工幹部學校教授
擔任私立淡江英語專科學校專任教授
1952 革命實踐研究院24期
1953 革命實際研究院黨政軍幹部聯合作戰研究班 二期
1956 擔任國立政治大學專任教授
1960 中華民國國際教育研究會第二、三屆候補理事
擔任中國教育學會台灣省會七屆候補理事
擔任中國教育協會第十三屆理事
擔任中國教育協會十六屆理事
國立編譯館世界名著譯本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引導留學生回國服務委員會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