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承烈

出自政大記憶網
於 2024年4月14日 (日) 06:00 由 Pailinch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圖檔描述:傅承烈大頭照
圖片出處:楊翠屏【歐華作協專欄】
本名:Père Jean de Laffe S.J.
性別:男
國籍:法國
出生:1906年6月23日
逝世:1979年5月23日

CC BY-NC 3.0
CC BY-NC 3.0

本網站上傳圖片採用CC-BY-NC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勿做為商業用途」

傅承烈(法語:Père Jean de Laffe S.J.,1906年6月23日—1979年5月23日),生於法國中部的普瓦捷省,天主教耶穌會會士,兄弟姊妹共有三人當神父。

生平

傅承烈(Père Jean de Laffe S.J.,1906年6月23日—1979年5月23日),生於法國中部普瓦捷省(Poitiers, France),家中兄弟共有三人擔任神職。

少時立志從軍,本擬在中學畢業後進入聖西門軍校(Saint-Cyr),其後轉入修道院,成為神職人員。1924年進法國北部Beaumont-sur-Oise初修院,結業後服兵役一年[1]

1933年奉派至中國傳教,先在上海學習中文。1938年6月4日晉升神父,成為天主教耶穌會會士,從初修院至成為神職人員共歷時14年。從1940年至1951年間,都在耶穌會創辦的上海震旦大學講授哲學及法文課程,同時兼任該校運動組長及童軍團牧師。教學兼辦校務之餘,同時致力於傳教工作。

1949年國共內戰國民政府撤守臺灣之後,仍留在上海傳教。1951年12月間突遭中共逮捕,囚禁上海監獄,成為第一位被捕的耶穌會教士,此後歷經14個月的牢獄生活,於1953年2月獲釋,並遭驅逐出境,隨即經香港返回法國,此後兩年在巴黎教區工作。

1955年夏天傅承烈重返遠東,1956年在臺北創辦震旦文化中心(Le Centre Culturel de l’Aurore),先以教授法文為主,後擴至西、英、德、日等國語言,讓一般民眾也有機會學習法文。同時也在臺北復辦震旦大學校友會。

前一年國立政治大學在復校,次年創辦西洋語言學系,校長陳大齊聘請傅承烈專任該系法文課程,自1955年開始受聘至1972年退休,專任政大時間長達17年。期間也在輔仁大學和軍法學校兼任法文教席。1962年至1964年間更一度擔任蔣宋美齡夫人法語會話私人教師。

此後長住臺灣生活二十多年,除但任教會神職工作外,也繼續教授法語,他熱心助人,曾多次協助留法學生赴法深造辦理簽證、以及擔任法國留華學生的保證人。

1964年法國對臺斷交期間,傅承烈曾四處奔走演講,為我國處境仗義執言,其後內政部認定傅承烈一生在華從事教育工作,作育英才無數,促進致力促進中法文化交流,著有貢獻,因此在1978年5月間頒贈內政一等三級獎章[2]

1979年5月23日病逝臺中,享年73歲,身後安葬彰化靜山耶穌會墓園

著作

留有著作【Chrétiens dans la Chine de Mao】,描述他在中共政權下的親身體驗和獄中生活。

軼事

大事記

記事
1906 6 23 生於法國中部
1923 6 高中會考及格,主修希臘、拉丁語文
1924 11 7 進法國北部 Beaumont-sur-Oise 初學院
1933 10 13 來上海傳教
1938 6 4 晉升神父
1940 在上海震旦大學教授哲學和法文,兼職童軍團牧師、體育主任
1951 12 17 遭匪共囚禁於上海十四個月,耶穌會第一位被捕的會士
1953 2 2 被驅逐出境抵達香港,回巴黎教區工作
1955 重返台灣,在臺北創辦震旦文化中心
1955 國立政治大學法文專任教授
1955 私立輔仁大學法文教授兼軍法學校法文教授
1962 榮任蔣夫人法語會話私人教師
1978 5 23 獲頒內政一等三級獎章一座和獎章證書
1979 5 23 病逝台中

參考資料

  1. 林志鴻,2000年,〈懷念兩位法國長者友人:傅承烈神父及葉維祺領事〉,《巴黎視野 PARISCOPE》第10期,頁29-32。
  2. 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法籍神父 Jean de Leffe(傅承烈)獲頒內政獎章,020-040807-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