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驥

出自政大記憶網
於 2024年5月31日 (五) 01:43 由 101.136.48.202留言 所做的修訂 →‎生平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馬國驥(1888-1964),字紹良,江蘇省青浦縣人。



生平

馬國驥(1888-1964),字紹良,江蘇省青浦縣人。出生於上海,父親馬伯畬是從商之人。1909年自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1],先後擔任該校教員及《約翰聲》期刊編輯等職。1912年畢業於北京清華學校[2]

隔年,經由中國政府官派成為庚子賠款留學生[3],前往美國哈佛大學攻讀政治法律。在校期間,加入哈佛外交學會、美國國際法學會和美國政治學會。1915年獲得該校政治學碩士學位[4]

1916年返回中國後,先是出任清華學校英文教員,後在1917年調至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擔任齋務長及教員。1922年在外交部政務司擔任辦事,直至1927年[5]

三零年代前後,受聘於復旦大學社會科學科擔任主任兼教授,1936年擔任財政部固定稅則委員會委員,並在宋子文任財政部長期間派駐英國主持中英稅務事宜。

中日戰爭後,多次代表中國參加聯合國貿易與就業籌備委員會會議。1947年返回上海,就職於江海關關務署。

1949年隻身一人隨國民政府遷台,而後在1955年執教於國立政治大學西語系,講授英國文學及莎士比亞課程。1960年前往土耳其安卡拉大學講述漢學,為中土文化交流專約簽訂後首位交換學者。

1964年2月20日,因心臟病於台灣療養院逝世,享壽七十九歲。

大事記

年份 事件
1888 出生於上海
1908 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任該校教員、《約翰聲》編輯、松江府中學校教員及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
1911 肄業北京清華學校
1912 北京清華學校畢業
1913 八月以官費赴美,就讀哈佛大學政治法律系,加入哈佛外交學會、美國國際法學會及政治學會
1915 美國哈佛大學政治學碩士畢業
1916 回國,歷任國立清華學校英文教員、美國派赴淸華學校交換演講敎員麥克洛君書記
1917 擔任武昌高等師範學校齋務長及教員
1922 任職外交部政務司辦事
1927 辭去外交部職務
1930 擔任復旦大學社會科學科主任兼教授
1936 任職財政部固定稅則委員會委員
1946 多次赴美參加聯合國貿易與就業籌備委員會會議
1947 任職江海關關務署
1949 隨國民政府遷至台灣
1955 任教政治大學西語系,講授英國文學、莎士比亞課程
1958 赴土耳其安卡拉大學講學一年
1964 因心臟病辭世於台灣療養院

參考資料

附註

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系列十七記載之出生年有誤,應為1888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