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達賢

出自政大記憶網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司徒達賢(1948-),1976年到校,執教企管系,歷任教授、公企中心副主任、系主任、所長、副校長、講座教授,2016年獲仲尼教學獎,2018年退休。2025年獲選政大傑出校友。

司徒達賢(1948-),1976年到校,執教企管系,歷任教授、系主任兼所長、公企中心副主任、副校長、講座教授,2016年獲仲尼教學獎,2018年退休。2025年獲選政大傑出校友。

經歷

司徒達賢,英文名 Dah-Hsian Seetoo,1948年7月10日生於臺灣臺北,祖籍廣東開平。祖輩曾在香港經商,清末遷至上海,因水患糧食生意破產,家道中落。其父司徒夢巖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畢業,曾擔任江南造船廠總工程師,因避戰火渡臺。[1]

國語實小畢業後,在師大附中完成初高中學業。高中時期得知因患色盲、無法讀理工科系,當時政大和美國援密西根大學合作,創立公企中心、導入企業管理課程,決定以企業管理為終身志業。1966年以第一名進入本校企管系,1970年畢業。1971年獲教育部公費赴美,前往伊利諾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1973年獲頒碩士學位。1973年獲西北大學入學許可,攻讀企業管理博士學位,是華人中第一位在美國專攻管理的學者。1976年完成博士論文《大型水平合併之策略》(The strategy of large horizontal merger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以美國大型企業之策略議題為對象,是華人學者第一個企業管理的實證研究。

1976年學成歸國,時年28歲。返回母校任教企管系,歷任政治大學公企中心副主任、企業管理系系主任(1985-1987)、所長(1986-1992),以及政治大學副校長(1994-2000)。在校期間以「個案討論式教學」著稱,是臺灣專研企業策略的第一位博士學者,後來更仍為台灣個案教學法的先驅,善以實務案例配合理論,訓練學生「聽、說、讀、寫」培養批判思考能力。任教企管系時間近五十年,學生超過3000人。2001年獲選為政治大學商學教學特優教師,2003年又獲選為全校教學特優教師。

1981年政大企管系首開風氣之先,創辦「企業家管理發展進修班」,(簡稱企家班),開班以來主授個案研究,上課規則嚴格,修課學生在上課前必須先進行分組討論;更要求企業老闆或經理人上課不遲到、不翹課;若因公務出國需先請假。以「敬業、樂業」的精神認,培育無數企業領袖人才,門下弟子遍及產官學界:白崇亮、宋學仁、馬志玲、尹衍樑、尹啟銘、宋文琪、林信義、王振堂、周永明等人,對台灣的經濟及社會影響深遠。

任教期間一共指導近八十篇博士論文,一百餘篇碩士生論文,並發表數十篇學術論文,和參與數十種外界委託之專題研究。先後獲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管理獎章」、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管理學報年度論文獎」、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科技管理學會院士」及經濟部中小企業金書獎等榮譽。

2010年擔任講座教授。2016年獲得政治大學第一屆仲尼傑出教學獎。1998年獲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管理獎章」,2008年擔任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2008-2010)。2018年退休,獲聘名譽教授,仍持續兼課教學。

2019年,以司徒達賢教授為名的達賢圖書館正式落成,這座被稱為「臺灣最美的大學圖書館」由司徒達賢教授的學生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出資興建,採全館實物捐贈,表達對老師感恩。2025年,榮膺政治大學傑出校友。

資料來源

  1. 張彥文,2018年7月,〈管理學大師出身音樂世家 司徒家族的一頁傳奇〉,《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2018年七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