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民1

出自政大記憶網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朱建民123.jpeg

朱建民(1909年2月12日-2013年9月28日)是台灣著名的學者和教育家,曾擔任國立政治大學教務長。他對台灣的教育和學術研究有著深遠的影響。


生平[編輯]

1909年朱建民生於中國河南潢川的一個普通家庭。


1928年他考入中央政治學校(今國立政治大學),主修外交系。在這裡,他受到嚴謹的學術訓練和全面的知識教育,逐漸萌發了對外交和政治學的濃厚興趣。1933年順利畢業,並於1936年前往德國柏林大學攻讀法學系,同時擔任駐德國大使館隨使,回國後在中央政治學校擔任助教,同時擔任外交部科員,開始了他的學術和教育事業。憑藉對學術的熱愛和不懈的努力,他迅速成為學校內的重要教員之一,教授政治學和國際關係相關課程。


1950年於立法院擔任外交委員會主任秘書,1953年升任中央政治學校之專任教授兼主任秘書,隔年成為立法院外交委員會之委員,1959年出任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隔年轉任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兼系主任,1962至1963年獲美國獎學金,前往哈佛與密歇根大學研究政治學,並於1963年回國後出任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兼主任同時兼任私立東吳大學教授,隨後擔任國立政治大學教務長,任教期間致力於培養下一代的外交和政治人才,在他的領導下,國立政治大學的學術聲譽和教育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


1968年其妻葉湘旭女士病逝,享壽68歲。


1969年卸下教務長一職後,朱建民同時兼任了外交研究所主任與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院長,並於兩年後卸下外交研究所主任一職,1973年以政大法學院長之身分隨中央文化工作委員會赴韓訪問,受韓國成均館大學贈授名譽法學、政治學博士學位,隔年便離開法學院長一職,卸下教職後,他對教育和學術的熱情並未減退,並於1974年受邀擔任正中書局董事長,他繼續撰寫和發表大量學術論文和專著,1977年以《外交與外交關係》一書成為嘉新優良著作獎66年度得獎人。他的其餘著作,如《國際組織新論》、《近代的台灣》和《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等,也對學術界和實務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008年因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日益嚴重,三年來一直在三總呼吸照護病房渡過。隔年百齡華誕時,由前校長歐陽勛出面約政大師生六十餘人為朱建民祝壽,並出版「慶祝朱建民教授百齡誕辰學術論文集」。


2013年9月28日朱建民逝世,享年104歲。他的一生跨越了整整一個世紀,見證了中國和台灣的巨大變遷,也為教育和學術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著作[編輯]

《國際組織新論》、《近代的台灣》、《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

軼事[編輯]

遽聞朱建民先生授課不用麥克風,坐在最後一排仍然可以聽到他宏亮的聲音,上下課甚至準時到「分秒不差」。

大事記[編輯]

朱建民大事記
日期 大事記
1909年2月12日 出生於河南潢川
1928年 考入中央政校外交系
1933年 自中央政校外交系畢業
1933年 擔任外交部科員
1936年 攻讀德國柏林大學法學系
1950年6月 擔任立法院外交委員會主任秘書
1953年 擔任中央政校專任教授兼住任秘書
1954年 擔任立法院外交委員會委員
1956年 擔任國立政治大學校友會理事長
1959年 擔任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
1960年 擔任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1961年 擔任中國政治學會第五屆理事
1962年 赴美於哈佛大學與密歇根大學研究政治學
1963年 擔任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兼主任、私立東吳大學兼任教授
1964年 擔任國立政治大學教務長
1969年 擔任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院長、外交研究所主任
1970年 擔任中國法治學會第七屆理事
1972年 擔任第五屆考試院考試委員
1973年 獲韓國成均館大學名譽法學、政治學博士學位
1974年 受邀擔任正中書局董事長
2010年 因慢性阻塞性肺氣腫住進三總呼吸照護病房
2013年9月28日 辭世


參考資料[編輯]

政大校友總會、國史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