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懷民

出自政大記憶網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圖檔描述:林懷民大頭照  
引用自:維基百科  

CC BY-NC 3.0

本網站上傳圖片採用CC-BY-NC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勿做為商業用途」

林懷民(1947年2月19日-),臺灣嘉義縣新港鄉人,現代舞蹈表演團體雲門舞集創辦人與藝術總監,作家、舞蹈家與編舞家。林懷民為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士、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2006年獲選為Discovery頻道《台灣人物誌》的6名主角之一。

生平

1947年,出生於臺灣臺南縣嘉義區新港鄉(今嘉義縣新港鄉),曾祖父林維朝祖籍漳州龍溪,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秀才。祖父林開泰為留學日本的醫生[1],父親林金生則為臺灣首任嘉義縣縣長。

1961年,14歲,就讀台中一中。該年美國荷西·李蒙現代舞團來臺表演。啟蒙了林懷民對舞蹈的熱愛。此時林懷民也開始寫作,作品「兒歌」刊登在《聯合報》的副刊上。他用稿費上了生平第一次的舞蹈課,為期兩個月

1962年,15歲,考進私立衛道中學高中部。

1965年,18歲,考上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

1966年,19歲,從法律系轉到新聞系就讀。並開始間斷的習舞。曾師事旅美舞蹈家黃忠良

1967年,臺灣舞蹈家王仁璐首度引進現代舞大師瑪莎·葛蘭姆的技巧,並在西門町附近的中山堂,舉辦臺灣第一次現代舞蹈發表會,啟蒙了林懷民對於瑪莎·葛蘭姆現代舞編舞理念的喜好。

1969年,22歲,出版中短篇小說集《蟬》,畢業後留學美國,唸密蘇里大學新聞系碩士班,並正式在瑪莎·葛蘭姆以及摩斯·康寧漢舞蹈學校研習現代舞。

1972年,25歲,愛荷華大學英文系小說創作班畢業,獲藝術創作碩士學位。

1973年,回臺北創辦臺灣第一個現代舞劇團「雲門舞集」。

1980年,獲第六屆臺灣國家文藝獎及第三屆吳三連文藝獎。

1983年,創辦台灣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為第一任系主任,研究所所長。

1983年,獲第一屆世界十大傑出青年。

1993年,出版「說舞」與「擦肩而過」兩本書,由遠流出版社出版。

1996年,獲紐約市政府文化局「亞洲藝術家終生成就獎」。

1996年,赴奧地利葛拉茲歌劇院,導演歌劇「羅生門」

1997年,獲香港演藝學院榮譽院士。

1999年,獲頒有「亞洲諾貝爾獎」之稱的麥格塞塞獎。在柬埔寨協助當地舞者組構教案,推廣瀕臨失傳的古典舞。

2000年,獲歐洲舞蹈雜誌選為「二十世紀編舞名家」。國際芭蕾雜誌列為「年度人物」。

2002年,獲國立交通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2003年,獲行政院文化獎。

2005年,獲選Discovery頻道臺灣人物誌。

2005年,上美國時代(TIME)雜誌的2005年亞洲英雄榜。

2006年,獲國立臺灣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2009年,五月十二日,德國舞動國際舞蹈節頒給終身成就獎。

2010年,出版《高處眼亮 林懷民舞蹈歲月告白》

2013年,美國舞蹈節終身成就獎、一等景星勳章

2017年,宣布2019年退休。

編舞作品

1974年——寒食 (舞)

1975年9月2日——白蛇傳

1978年——薪傳

1979年——廖添丁

1983年——紅樓夢

1985年——夢土

1984年——春之祭禮.台北一九八四

1991年——我的鄉愁,我的歌

1993年——九歌 (舞劇)

1994年——流浪者之歌

1997年——家族合唱

1998年——水月

1999年——焚松

2001年——竹夢

2001年——行草

2002年——煙

2003年——松煙(原名行草貳)

2004年——風景

2005年——狂草

2006年——白·美麗島

2008年——花語

2010年——聽河、屋漏痕

2011年——如果沒有你

2013年——稻禾

2014年——白水 微塵

2017年-----【關於島嶼】

其他作品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生態紀錄片《返家八千里》國語旁白 中華航空公司形象廣告「華航不一樣了!」

參考資料

林懷民-維基百科

林懷民|雲門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