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大樓

出自政大記憶網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資訊大樓於1990年興建,1993年完工,位在山下校區西側,面對行政大樓,背後是樂活館,攝於2025年,攝影者:余欣諭。
資訊大樓為L型建築,這棟校舍主要提供計算機中心和一般教學使用。攝於2021年。攝影者:政治大學秘書處。

資訊大樓,1990年興建,1993年完工,在山下校區西側,位於樂活館、集英樓、新聞館和行政大樓之間,建物呈L型,主要供計算機中心和一般教學使用。經緯度 24.987/23.9826/23.8525/22.9757, 121.575/120.685/120.865/120.469

規劃興建

政大計算機中心原設於大仁樓二樓。1989年時任校長張京育擬重新規劃校園建築,十月間成立「校園整體規劃及校舍興建委員會」[1],經討論決定拆除山下校區西側的天放樓和自強四舍,在現址新建資訊大樓一棟[2]。1990年,校方徵選資訊大樓新建工程圖,校方將作品列於果夫樓供師生觀賞與提供意見,三家建築師寄送工程圖參選,最終交由李灼明建築師設計監造[3],彰祥營造有限公司負責承造,造價台幣49,280,984元[4]。同年暑假包商拆除天放樓和自強四舍,準備在原址上興建新大樓。[5] 1989年11月張京育校長主持破土儀式,正式動工,1993年1月中旬竣工,工期共計三年二個月。

外觀風格

資訊大樓建物外觀呈L型,以鋼筋混凝土構造技法建造而成,地上六層、地下一層,樓地板面積7945.93平方公尺[6]。外牆使用馬賽克與洗宜蘭石打造,室內地坪採用石英磚鋪成。教室大樓部份,地面四層、地下一層的建築。

建物用途

資訊大樓主要作為計算機中心和一般教學使用,資訊大樓部份,為全校電算中心,內部空間包括國際會議廳、階梯教室、微電腦教室、主機室、工作站、圖書室、辦公室等。教室大樓部份,主要用途為一般教學使用,設有大中小型教室共25間,階梯教室一間[7]。其中一至三樓設置多間E級教室與研討室,四樓另設有多媒體網路學習教室、電腦教室,以及資訊學院辦公室,地下一樓則為心腦學中心和器材儲存空間[8]

參考資源

  1. 彭明輝,2007年10月,〈校園建物歷史-資訊大樓〉,《政治大學校史 1987-1996》,台北,政治大學,頁65。
  2. 政治大學,1993年5月20日,〈第519次行政會議紀錄 總務處書面補充說明〉,《政治大學校刊》第204期,校慶特刊。
  3. 政治大學,1990年3月31日,〈政治大學總務處工作報導〉,《政治大學校刊第188期》
  4.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1993年5月4日,〈使用執照〉複本,編號:82使字147號
  5. 政治大學,1993年3月31日,<政治大學總務處營繕組工作報導>,《政治大學校刊第203期》
  6.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1993年5月4日,〈使用執照〉複本,編號:82使字147號
  7. 政治大學,1990年5月20日,〈政治大學總務處工作報導〉,《政治大學校刊》第189期,頁7707。
  8. 政治大學教室設備查詢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