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鎬曾

出自政大記憶網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闕鎬曾,號靜波(1905-?) 1959年到校,先後任教於共同科目、歷史系,1972年退休。資料出處:政大畢業紀念冊,典藏於政治大學圖書館。

闕鎬曾(1905-),曾任福建省訓團政治教官、福建音專教師。1959年到校,先後任教共同科目、歷史系,1972年退休。

生平

闕鎬曾,籍貫福建永定,家中原本世代耕讀,差堪溫飽,至其父輩棄儒從賈,生活小康。家中兄弟六人居三,。

1930年1月畢業於中央大學史學系,任教江蘇省立東海中學史地課程,次年1月轉往浙江紹興中學,同年7月轉再往福建永定中學擔任文史教員。1940年1月受令至福建省立閩清師範學院,擔任史地教員兼事務主任,任職自同年2月始。1940年8月時奉派前往福建省訓練團擔任上校科長政治教官,為期兩年。隨後調任至國立福建省音樂專科學校,任職副教授,並於同年兼任訓導主任,1943年7月才辭卸職務,調任至福建省企業公司,任總務科長。1947年1月因公司結束離職。同年2月,返回福建省立南平中學擔任文史地教員。

1947年7月舉家遷往臺灣。最初擔任台南二中教務主任。1950年11月調升臺南新化中學校長,1959年八月卸任。1959年受聘擔任政治大學教師,終生致力於推行國民教育,完成多項著作。1972年11月自政大退休。[1]


著作研究

  • 《中國生命線》(浙江省:省立紹興中學校刊,1933年)
  • 《英美關係論》(浙江省:省立紹興中學校刊,1933年)
  • 《不列顛帝國之前途》(浙江省:省立紹興中學校刊,1933年)
  • 《中國封建制度井田制度與西洋封建制度佃莊制度之比較》(浙江省:省立紹興中學校刊,1933年)
  • 《兩漢的羌患》(臺北市:出版者不詳,年代不詳)
  • 《宋夏關係之研究》(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1964年)


大事記

日期 大事記
1905年 9月福建省永定縣出生
1930年 1月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史學系
1930年 2月任江蘇省立東海中學史地教員
1931年 1月浙江省立紹興中學,任職史地教員
1938年 8月福建省永定縣立中學,擔任國立文史教員
1940年 2月福建省立閩清師範學院,擔任史地教員兼事務主任
1940年 8月福建省訓練團,擔任上校科長政治教官
1942年 8月國立福建省音樂專科學校,任職副教授兼任訓導主任
1943年 8月建省企業公司,任總務科長
1947年 2月福建省立南平中學,擔任文史地教員
1947年 8月台灣省立台南第二中學,任職教務主任
1950年 11月台南縣立新化初級中學,擔任校長
1959年 8月到校,先後任教共同科目和歷史系。
1972年 11月自政治大學退休。

參考資料

  1. 〈闕鎬曾〉,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侍從室系列廿三,編號:129-230000-2620